当年还只是斗之气阶段的修士的林朝辞就能瞒过凌影的感知,如今跟凌影境界相同的林朝辞想要瞒过凌影的感知,可以说再轻松不过了。
再加上萧薰儿收集情报的渠道一向比较依赖凌影。
所以,在凌影没发觉的情况下。
直到林朝辞带着小蝶登门拜访。
萧薰儿才知道了林朝辞回来的事实。
当然,类似于这种失察的事例,虽然无法责怪凌影,但也不能把责任全部推给萧薰儿就是了。
毕竟,她本身的境界并不高。
兢兢业业的炼化了六七年。
才算把金帝焚天炎收服。
在此之前,她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亲自收集情报。
更没有那个心思去分辨情报的真假。
只要情报与她无关。
基本上是当成乐子在看。
很少去干涉什么。
因此,情报的真假也就不重要了。
在这个收服炼化的过程中,萧薰儿固然能提炼出一些斗气,但这些斗气连填补金帝焚天炎这个窟窿还不够,想要提升境界,就更不可能了,这也是她随身携带那么多丹药的原因,就是为了喂饱金帝焚天炎这个吞金巨兽,以免饿急眼了噬主,说白了就是防止引火烧身。
因此,萧薰儿的境界一直处于起伏不定的状态下。
白天或许能达到斗之气一段。
晚上立马会被金帝焚天炎烧没。
哪怕萧薰儿能在瞬息间跻身斗者。
哪怕萧薰儿能用一个时辰跻身斗师。
哪怕萧薰儿能用一天的时间突破斗皇。
在金帝焚天炎面前,都没有意义。
到了晚上,都会被烧光。
化作纯粹的养分。
持续性的喂养金帝焚天炎。
持续性的驯化金帝焚天炎。
直到金帝焚天炎被驯化成功,或是自身的境界能在一天之内飙升到斗圣,拥有使用暴力收服金帝焚天炎的可能性,就像萧玄当年驾驭多种异火一样,才能打破这个一成不变的规律。
也可以说,才能正式的修炼。
萧炎只是境界连续回退了三年,就气的破口大骂。
萧薰儿不仅忍受了六七年的时光。
还要每晚承受火焰焚身的痛苦。
或许她的见识和人生经验没有萧炎多。
但她的毅力绝对不亚于萧炎。
故此,在意外的见到了登门拜访自己的林朝辞和小蝶后,萧薰儿只是错愕了短短的一瞬间,随后,就反应了过来,大大方方的让开路径,并邀请道:“好久不见,进来喝杯热茶吧……”
谁都不差那一口茶。
但态度如何是很重要的。
这将决定接下来的谈话将以什么气氛为基础展开。
也将决定双方接下来的开场白到底是什么类型的。
“好久不见。”
“差不多有七年了吧?”
“在这七年的时间里,你过的如何?”
“找没找到你想要的东西?”
林朝辞跟随萧薰儿来到了客厅,在一张四四方方的茶桌前坐下,看着萧薰儿行云流水的煮茶动作,还有在点火的过程中使用的金色火焰,笑道:“说起来,能喝上金帝焚天炎煮的茶,也算是一件稀罕事了,实在是不胜荣幸。”
“少来……”
萧薰儿翻了个白眼。
似乎是无奈。
但也似乎是在娇嗔。
一边控火煮茶,一边闲聊道:“或许对别人来讲这是一件稀罕事,但对你来讲绝对不是,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手里拥有大陆上的全部异火,只要你想,别说用排行第四的金帝焚天炎煮茶了,就算用排行第二的虚无吞炎煮茶都不算什么难事,你就别在这里拿我寻开心了。”
“好好好,不开玩笑总行了吧?”
林朝辞举了一下双手。
貌似投降。
实则意味着此事中止。
随后,自顾自的放下手,接过萧薰儿递来的茶杯。
看着杯中澄澈如镜的热茶。
吹了吹,抿了一口。
一旁的小蝶也有幸分到了一杯。
毕竟,她现在的身份很多。
不再像原先那样,只是林朝辞的侍女。
哪怕是出于最基本的尊重。
萧薰儿也会给对方准备一杯热茶。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她接下来想跟林朝辞聊的事,跟小蝶也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作为当事人。
小蝶有资格坐在一旁倾听。
至于凌影,就没什么必要了。
先不说凌影不是客人。
就说凌影的身份。
就没资格让她倒茶接待。
不过,这些细节都不重要,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萧薰儿没有特别关注。
林朝辞和小蝶也没有在意。
双方都知道,接下来的话题更重要。
“我很好奇,你是怎么知道的?”
“根据我的了解。”
“你应该是去中州闯荡了才对。”
“虽然你藏的很好,我也不想动用家族的力量找你,以至于对你的具体行踪不太了解,但你既然回来了,说明你一定知道了这件大水冲了龙王庙的事,这也意味着,在你使用正常传信方式的情况下,必然有人知道你的行踪。”
“反之,如果你用的一些我不知道的手段了解的此事,那么,我以上所说的一切推测皆作废。”
“但不管怎么说,都应该有些风声。”
“人是不可能预料到自己完全预料不到的事件的。”
“就像意外。”
“什么时候会发生,谁也不知道。”
“如果知道,也就不叫意外了。”
“所以,在说起详情前,你介意给我解释一下吗?”
萧薰儿抿了口茶。
茶水虽然比较烫。
但也只是相较于普通人而言的。
对身体经过全方位强化的修士来讲。
温度尚且处于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萧薰儿的境界虽然不高。
毕竟,她炼化异火的时间不长。
留给她修炼的时间比较短。
但体内拥有金帝焚天炎的她完全不用担心被烫伤。
盯着杯中升起的缕缕白色蒸汽。
以聊天的口吻随便问道。
林朝辞也没拒绝回答这个问题,尽管他的回答在萧薰儿听来就很不切实际了:“我确实是去中州闯荡了,不过,我的眼睛能看到未来,所以,在察觉到不对劲时,我就掐好时间回来了,说起来,你也够决绝的,萧炎斗气消失了足足三年,你也不说请个人给他看一看……”
“未来不是一成不变的。”
“你就那么肯定自己看到的是真的?”
“罢了,这是你的秘密。”
“我不该质疑的。”
萧薰儿摆摆手,不以为然:“至于萧炎那个家伙……有点小聪明,但不多,见到我就像是老鼠见了猫,平日里甚至有意的躲着我,先不说我请人给他检查会给我带来多大的麻烦,毕竟,凌老都没看出来的问题,怕是要让斗宗来才能看出来,甚至有可能惊动斗尊,哪怕是我,想要请这个级
别的修士出手也要支付一些人情,绝对不是我说句话就能办到的,萧炎他还没这个价值,就说他对我的抗拒……拜托,我又不喜欢他,更不欠他什么,没必要热脸贴冷屁股,你说,是这个道理吧?”
“有道理。”
林朝辞点点头,附和了一句。
像雅妃那样目光敏锐的人终究是少数。
而且,退一步说,雅妃的目光敏锐也仅仅是建立在萧炎当时被药老附体,寄售丹药的基础上。
如果萧炎没有寄售丹药。
如果萧炎没有拜师药老。
雅妃一样会忽视萧炎。
所以,不能说萧薰儿的判断有问题。
只能说,萧薰儿做出了一个正常人都会做的判断。
至于说,萧炎斗气消失的秘密或许牵连一桩机缘……
不夸张的说,萧薰儿不在乎!
萧炎的机缘再大,上限摆在那里!
就算指点萧炎的不是药老。
而是萧玄的残魂。
或是净莲妖圣的残魂。
再不济,把条件拉满,直接让血斧萧晨这个斗圣老祖过来指点萧炎,活的斗圣可比死的斗圣强,而且,还是萧族直属,信誉上直接拉满。
但跟古族一比,又算得了什么?
萧薰儿的亲爹就是古族的族长古元!
九星斗圣!
萧炎的机缘上限不过是萧薰儿的下限。
萧薰儿还有这个必要大费周章。
甚至搭上不少人情。
只为了探索一个上限未知的机缘吗?
就算开出来一个斗圣残魂。
从付出的代价上相比较,也没赚多少。
既然如此,还不如不折腾。
放弃助人情节,尊重他人命运。
跟林朝辞这种开了上帝视角的修士还是有区别的。
不过,林朝辞也不会逼着萧薰儿投资萧炎什么的。
从他介入斗破位面开始。
原剧情就已经发生了改变。
对此,他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毕竟,他没来之前,剧情是按照这样发展的,他来了之后,剧情还是按照这样发展的,那么,既然他来没来都一样,他来的意义何在呢?
他并没有刻意的去破坏萧炎和萧薰儿之间的关系。
仅仅是把真相放到了两人面前。
如果世界意识从中作梗。
或许萧薰儿依然会喜欢上萧炎。
但在世界意识不敢作梗的情况下,萧炎和萧薰儿的关系会变成如今这样,仅仅是他们自己选择的结果,他只需要尊重这种选择就可以了。
更何况,即便拿原着推敲。
有些细节也是经不起分析的。
换句话说,如果萧薰儿真的像原着里描述的那样,对萧炎喜欢的不得了,在萧炎给她温养经脉时就喜欢上了萧炎,是绝对不会对陀舍古帝玉动心思的,更不会让萧炎白白废了三年。
萧薰儿和林青檀不一样。
即便两人拿的模板很是相似。
都是青梅竹马。
都有过温养身体的剧情。
而且,明确了都有好感。
但林青檀是真的没能力,林动的废也仅仅体现在根骨上,从始至终,他都没经受过萧炎的这种情况,但萧薰儿是有这个人脉资源背景的,也就是说,但凡当时的萧薰儿真的喜欢萧炎,她完全可以跟自己的父亲古元说,希望古元派一个斗宗,或是斗尊,乃至斗圣,过来看一看,理由这种东西,只要想有就可以有,最简单的一种就是希望通过获取萧炎好感的方式,曲线救国,让萧炎帮忙把陀舍古帝玉拿出来,馈赠给她,这样一来也能避免古元和萧玄的约定,至于萧炎在事后是否如约而行,说白了,不重要,萧薰儿甚至可以不用跟萧炎说,因为这个借口本就是一个幌子,目的已经达到了,自然没必要委以虚蛇。
故此,萧薰儿虽然喜欢萧炎。
但这份喜欢绝对不是从小就喜欢上的。
是必然经受过美化的。
真正说喜欢,或许是萧炎在迦南学院里再见萧薰儿,才是真正打动了萧薰儿,完成了从复杂的友情变为纯正的爱情的转化,也是督促着萧薰儿,在回归家族前,跟萧炎约定好再见。
女人终究是以感性为主。
而在眼下。
在复杂的友情都没有燃起火花的时候。
爱情什么的就更不存在了。
“说起来,你打算怎么处理此事?”
“萧家是你的家族。”
“那位纳兰小姐则是你的师侄。”
“大水冲了龙王庙,固然没错,话也是这么说的。”
“但这样一来,你们俩势必要对上。”
“要么是你赢了,云岚宗名誉受损。”
“纳兰家族就更不用说了。”
“退婚本就失了气度,失败
了就会直接成为笑柄。”
“要是你输了,萧家就很难堪了。”
“丢脸的虽然是萧炎。”
“但族内的舆论必然会压向你。”
萧薰儿给林朝辞分析着利弊,虽然她知道林朝辞能看明白这一点,但为了防止林朝辞一时冲动,出了什么不理智的决定,她还是多嘴一次,担忧道:“还有你身旁的这位剑侍,虽然她是云岚宗的少宗主,是这位即将前来催婚的纳兰小姐的师姐,让她出面固然可以免去你的尴尬,但她和你的关系众所周知,这份压力还是会给到你,反而会给人一种遮遮掩掩的感觉,不够光明磊落,不如你自己上。”
“这倒是实话。”
“但问题从来不在于此。”
“当小范围的问题无法被解决时,不妨从大的角度来看,只需要找个背锅的人就能化解此事。”
“而且,也谈不上背锅。”
“无非是实话实说。”
“把内幕敞开了聊。”
“再根据两个当事人的需求,取一个中间值应对。”
“这场所谓的风波就能平息下去。”
林朝辞不慌不忙的喝着茶,微笑着布局道:“总之,看我操作就是,我的手里可不缺两全法!”
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