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原来是这样啊!”沈先生闻言,脸上顿时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之前的矜持与试探瞬间消散,态度明显变得更热络、更亲近了几分。
他连连点头,由衷地感叹道,“难怪难怪!我就说嘛,赵老板你这店里,从布局到货品摆设,再到你待人接物,都透着一股子颇有章法、进退有度的气度,原来是得自陈老板的真传!真是名师出高徒啊!”
他端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目光深邃而坦诚,“实不相瞒,我这次远道而来江城,除了有那么一点点生意上的要紧事需要处理之外,其实更重要的一层目的。”
“便是久闻陈老板大名,一直想有机会登门拜访,亲身感受一下那位年轻才俊的风采。只可惜一直没有合适的引荐机会,没想到今日在此却得偿所愿!”
他放下茶杯,眼中带着一丝释然和欣慰,继续补充道:“说实话,我今天刚踏进赵老板这间铺子的时候,粗略地看了一圈,心里当时也是一惊,想着江城这古董圈,可真是藏龙卧虎啊,青年才俊辈出,连随便一个店面的小老板都如此眼力不凡,颇有见地。”
“我刚才还在想,要是能多结识几位像赵老板这样的人才,那此行也就不虚此行了。”
说着,沈先生仰头一笑,“没想到峰回路转,原来赵老板你和陈老板竟是如此深厚的朋友关系,甚至可以说是亲如兄弟,这可真是意外之喜,简直是上天的安排啊。”
“这下子,我这心里可就彻底踏实了,这份意外的收获,简直是喜出望外。能通过您认识陈老板,实在是再好不过了,我这趟来江城,光是这一层,就已经值回票价了!”
柱子听到沈先生这一番言语,脸上带着会心的微笑,他微微颔首,随后再次摆了摆手,轻描淡写地说道:“沈先生您真是太客气了,这些话,可真是高抬我了,我也就是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至于我哥……您要是真想见他,那可真是巧了,可谓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啊。”柱子故意卖了个关子,眼神中带着一丝狡黠,然后才继续道,“我现在就可以带您过去。他刚从外面回来,这会儿应该就在他自己的铺子里头,而且今天正好店里也没什么特别忙的客人,想来他应该有时间能跟您好好聊聊,品茗论道。”
“他要是知道您是专程来访的,肯定也会非常高兴的,能得您这样的前辈垂青,也是我哥的荣幸。”
沈先生顿了顿,眼神在店里的陈设上扫过一圈,然后目光重新落回柱子身上,语气变得更加认真:“赵老板,这倒是不用麻烦了。”
“这次来江城,其实我是受人之托。我有位世交老友,最近新居落成,想在书房里添置一件镇宅的物件。你也知道,现在做生意的人都讲究这个,既要有文化底蕴,又要能彰显身份。”
“所以我这次来,是想寻一件够分量的。”
沈先生说着,伸出三根手指,“我就直接说了,有三个要求:第一,最好是清三代的官窑,康熙、雍正、乾隆都行,这三朝的东西放在哪里都拿得出手;”
“第二,青花或者彩瓷都可以,但一定要器型完整,哪怕有点小瑕疵也不是不能接受,但决不能有冲线、炸底这种硬伤;第三嘛,画工必须精湛,要有典故、有寓意,最好是福禄寿喜、吉祥如意这类题材,摆在那儿客人一看就知道有点说头的。”
他说到这里,端起茶杯又抿了一口,似乎在组织语言:“我那位朋友,你懂的,做煤炭生意发家的,这些年也想附庸风雅,但说实话,他自己不太懂行,就怕被人忽悠。”
“所以特地托我来江城走一趟,我在古董圈子里混了二十多年,多少还是有些眼力的。”
“至于价格嘛......”说到价格,沈先生拉长了声音,目光意味深长地看着柱子,“只要东西对,只要真的是开门到代的好物件,价格方面——”
“好商量!”
柱子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接过话茬,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他心里这个激动啊,简直恨不得立刻跳起来。这可是送上门来的大买卖!而且听沈先生这口气,背后那位金主显然是不差钱的主儿,这单要是成了,自己这个月的业绩恐怕能翻好几番!
他努力压制住内心的兴奋,保持着表面的镇定,但说话的语速还是不自觉地快了几分:“沈先生您放心,只要东西真,只要您朋友满意,价钱绝对让您满意!咱们做生意讲究的就是诚信二字,细水长流嘛!”
柱子一听,心中暗喜得简直要飞起来了。他在古董这行也混了好几年了,什么样的客户没见过?但像沈先生这种,一开口就直奔清三代官窑,而且还特别强调够分量、有说头的,那绝对是来买好货的大主顾!
更重要的是,对方压根儿没提预算上限,只说价格好商量,这在行里是什么意思?说白了就是不差钱,只要东西对路,多少钱都愿意出!
知道这是来了大客户,而且还是那种最理想的客户——既有购买力,又懂一点但不是太懂,最关键的是还有明确需求。
柱子在心里快速盘算着库房里的存货,哪几件能拿得出手,哪件最适合推给沈先生。同时,他也在暗自庆幸,幸亏这些天陈阳给店里补了不少好货,否则今天真要错失良机了。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表情看起来淡定从容,不能让对方看出自己太急切,那样会影响后面的价格谈判。
他沉吟片刻,手指轻轻敲了敲茶几,做出深思熟虑的样子,然后抬起头,目光真诚地看着沈先生说道:“沈先生是爽快人,说话又这么直白,那我也不藏着掖着,咱们敞开了说。”
“实话跟您说,”柱子压低了声音,语气里透着一股子神秘,“店里现在确实有几件非常不错的清三代官窑。”
“这些都是我哥——也就是陈老板,前段时间从几个老藏家手里收来的,本来是打算留着慢慢出的,毕竟这种级别的东西,可遇不可求。”
他站起身来,走到内室门口,回头看着沈先生:“不过既然沈先生今天来了,又是真心想要好东西,那我就破个例,把这几件宝贝请出来,给您过过目?”
“您先坐着,我这就去拿。”
“求之不得!求之不得啊!”沈先生立刻站起身来,脸上也露出了期待的神色,显然对柱子这番话很是受用。他那位年轻助手也抬起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兴奋。
柱子快步走到内室,把库房里那几件压箱底的清三代官窑拿出来,抱着三个盒子,柱子走路都轻了许多,生怕千万别磕着碰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