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瑶从曾凡家里出去后,就在反思自己为什么失态,坐在车上看向胡同里,跟她擦肩而过的那个女人,刚好走了进去。
她刚来的时候打听到的信息:曾凡年轻的时候结过婚,没过两年就离了,也没有孩子,此后一直没再娶,父母十几年前离世后,他一直独自生活。
不过没结婚不等于没有女人来往,就算有女人来往也不一定是那方面关系,她也可以理解。
在原时空的景德镇和曾凡两次深谈后,尤其是有了第一次梦中平行时空的经历,吕瑶对于两人在一起已经没那么深的执念了。
这个时空,觉醒前的吕瑶几十年的时间,学业事业都很成功,始终孑然一身,并不是感情方面没有期待,而是自身太优秀,眼界难免过高,总想找到完美意中人而不能如愿,所以才蹉跎至今。
当在景德镇觉醒平行世界的记忆后,以为找到了情感的归宿,内心渴望多年的感情不可自已,匆匆忙忙赶过来相见。
同一具身体内,明显存在着两个不同的人格,两个人格都属于同一个主意识。
一个是在当前时空生活了几十年、情感极度缺乏的吕瑶;一个是刚刚觉醒的、把当前时空当做梦境的吕瑶,两个人格一直在争夺对于主意识的控制,觉醒人格掌握比较大的意识主导权,原有人格则是对身体更有控制力,两个人格大部分时间能和谐相处,刚才显然是原有人格占据了上风。
在原有人格新形成的认知里,自己之所以单身几十年,并不是眼光挑剔,而是一直在等待着和曾凡相遇,所以觉醒后迅速就赶过来相见,本来以为会是幸福圆满的结局,没想到却是冰冷无情的对待。
落差如此之大,当她听到曾凡那番话以后,内心的委屈可想而知,眼泪当然就不可抑止的涌出来。
再多的财富,再大的年龄,在面对感情问题的时候,认知一样有可能是小白,这得归功于国内外众多文艺作品的渲染和洗脑。
只看武侠小说的人,可能以为会武术的各个都是高手,年龄越大功力越高深,实际上他们可能被一顿王八拳打倒在地,更别说跟专业训练的拳手比赛了。
吕瑶的原有人格被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落差重创,觉醒人格重新掌握了意识控制权,回到车上后她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在那里思索接下来要做什么。
原先几次梦中穿越平行时空,她遇到的都是他认知内的曾凡,两个人有共同的大学经历,也可以认为就是基于她的意识产生的平行时空,但是那里面的曾凡也能给她一些指引,或者就是她深层意识的自我思考。
这次的经历显得有些反常,两个人的人生经历大相径庭,这是不是对自己的另一种形式的指引呢?
现在的曾凡尽管生活困顿,可是性格脾气跟她原先认识的仍然相差不大,别的时空觉醒了,这个时空就算没有觉醒原先的记忆,应该也会得到某些影响和指引吧,跟他保持联系,获得的指引肯定比自己独自摸索强得多。
这应该也算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某种现实映射,跟的上他步伐的人,都可能得到有意无意的指引,有的人不知道珍惜,只有抓住机会认真对待的人,才可能获得最大的好处,这是吕瑶切身的体会。
同样的记忆觉醒,曾凡能复现出能量球那么变态的科技产品,自己呢,在景德镇拉个坯都要从头找手感,除了一点记忆信息,好像什么也没带过来!
偏偏在这个时代,她记忆的那些时政信息派不上用场,反而能回去的话,现在的记忆倒是很有用。
想到这里,吕瑶忽然明白能量球包含的那些超越时代的技术是怎么回事了,怪不得曾凡一再强调不能太依仗那个,假如穿越时空成为家常便饭,那玩意就像这个时代的电子产品一样随处可见吧,痴迷于能量球带来的能力,就跟那些沉迷手机的人好像没多大区别了。
人人都有的东西,就等于人人都没有了,所有外物都不可过分依仗,意识的增强,认知的提升才是关键,这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财富。
意识和认知都是自我的一部分,曾凡说过意识本身也是一种物质存在,是构成一切物质的最基础能量,这也是能穿越不同时空的原因所在。
宏观的身体需要意识来驱动,可是只有意识没有认知,那就是一台没有安装软件的电脑,相当于植物人,意识是自我的本源,认知则决定自我存在的范围。
自我存在是局限在一个村庄,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个星球,一个时空,还是几个时空,无数个时空,都取决于认知的深度和广度。
在这方面,吕瑶知道自己的认知还差的很远,她也只是刚刚入门的学生,曾凡也是她唯一能寄以希望的导师。
她现在只能增强自己的五感和记忆,在原时空通过感应能量球,刚学会对皮肤进行简单的修复,运用的还并不熟练。
曾凡已经可以带着几个人肉身穿越时空,还能通过时间回溯封印记忆,他号称自己无神论,做出来的这些事,都是传说中神才拥有的能力。
也难怪,没有无神的信念,怎么可能获得神才能有的能力呢?
近代科学的发端,也是产生在人们对上帝信仰动摇的时候,心中有对神明的敬畏,永远也不可能产生超越神的认知。
认知提升到一定高度,每个人都能成神!
普通人想象中那种具象化的神或许不存在,宗教意义上那种神或许可能存在,只不过存在于信仰者的意念之中,虔诚的信仰者越多,意念越统一,这个“神”的力量越强大,或者降临于某个信徒身上,成为所谓的先知,或者展现出某种神迹,更加引人膜拜。
所以才有了宗教的出现,可惜传承的越久,信徒意念越纷杂,宗教的分歧当然会越多,所谓的神迹当然也越难以显现了,当人们的信仰不再一致,‘神’就已经死了,宗教不会消失,只是逐渐沦为某些人、某个团体或者某个阶层谋利的工具。
从这种角度来分析,应该是先有人,后有‘神’,不是‘神’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神’!
只有去除神的信仰,自己才有可能成为神。
集合众人信仰造出来的神,只能算是伪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心杂念,众人的信仰难以做到统一,即便偶尔统一也不可能持久,这个所谓的神当然也不可能一直存在。
与拜神相反的则是现代科学,通过一条条可以证伪的定律,构建起物质世界的认知大厦,这种方式尽管笨拙、缓慢,却更容易凝聚大多数人的共识,基础更加牢固。
凭借对世界的共同认知,每个普通人都能成为科学这个现代神灵的化身,为人类共同的认知大厦贡献自己的力量,一代代人可以在前人肩膀上继续努力,物质世界的认知大厦越来越庞大,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从宏观到微观,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现代科技不断发展,借助工具的力量,让普通人不需要信仰,也能获取过去以为的神才能拥有的能力。
轮船、火车、汽车、飞机、火箭,各种交通工具将人类的活动范围千百倍的扩大,水能、风能、热能、电能、核能各种能量从认识到应用,让人类得以掌握超越自身万亿倍的能量,做到过去只有传说中神灵才能做到的事情。
凡事有利也有弊,现代科学集合全人类之力构筑的物质世界认知大厦,也相当于一座坚固无比的巨大牢笼,将人类的认知牢牢的束缚其中,想要超脱变得格外艰难。
吕瑶坐在车子里整理思绪,脑子里也在漫无边际的遐想,偶尔看了一下时间,她才发现不知不觉就过了三个小时,刚才进去的女人始终没有出来,这就让她不得不产生不太好的联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