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但现实总是很可惜的,

朱见济目前只能训练到自己身边的人,毕竟皇宫之内,有这个时间来听“小太子课堂”的,除了宦官宫女也没几个。

侍卫是要巡守的,

妃子是要给皇帝当座驾的,

他们都没有空来通过学习充实自己。

偏偏太祖皇帝当年还立下规矩,严禁民间私习天文历算,因此一般读书人都视数学研究为畏途。

在他们看来,学算术根本配不上自己读书人的身份,即便有人对此感兴趣,也只是把它当作小爱好,不敢大肆宣传。

根据朱见济的调查,除了皇家藏书阁和书香门第喜欢收集古书充排面外,像《九章算术》之类的古籍,在此时的民间几乎近于失传。

可想而知野生的数学家在大明有多珍贵,精通算数的自然也不多了。

朱见济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数学分溪和解析几河里面广撒网,然后碰运气的捞上来一条鱼,只能努力的自己培养,再把人放出去。

所以任用宦官是他现在一定会做的。

他也只有这些填鸭式教育养出来的“人才”可以用,可以去信任。

景泰帝无法理解儿子的意图,但这并不妨碍他无理由支持儿子。

因为景泰帝的执政理念就是“朕不会,你来搞,朕信你”这九字真言。

“不过为父下了这个旨意,青哥儿得应一件事。”

“你能把那些家伙管好吗?国库充裕了,青哥儿能保证打赢瓦剌吗?”

朱见济眨巴了下眼睛,“父皇,这是两件事了。”

“为父不管,你先给我应了!”景泰帝掐了一把儿子的脸。

差点让朱见济的脸盘子更大了。

“行吧行吧,我应了!”朱见济根本不敢“以下犯上”,只能表示自己投降了。

景泰帝这才满意的放开手。

父子俩相视一笑。

其实朱见济也能猜到好爸爸为什么让自己应这事,

起用宦官在朝野的负面议论是很大的,朱见济必须要通过事实来证明他的决策具有正确性——

在参政的这几个月里,朱见济的确弄出来了不少东西,但是在政治层面上,除了个考成法意义显着外,能拿出手的也没几个了。

东宫六率是训练出了点能耐,但那是太子护卫,没多少机会带出去给人炫耀下肌肉,还没有真正实战过。

皇庄的一系列事物中弄出来了个车马行,也就给东宫赚了点钱,提高了一下出行的舒适度。

而这种种……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景泰帝的支持。

皇帝喜欢让儿子这么玩,别人当然不能说话了。

没有真正的功绩,一旦靠山没了,人是不能挺直腰杆说话的。

而显示功绩最便捷的方法,就是打一场胜仗。

这样以后没了景泰帝,朱见济也能镇住那些臣子。

谁让好爸爸瞧着儿子成天上蹿下跳的忙活,一副骄傲的胖墩墩样子,便生怕他哪一天摔着了。

有些事情,未雨绸缪的好。

宣庙不到四十就没了,自己日夜操劳也只有一儿两女平安存活,谁能保证以后不出意外?

“对了,近来兴安有些古怪,是不是你使唤他做什么事去了?”

景泰帝心里感慨了一会儿,又把儿子抓过来问话。

朱见济对着好爸爸一直很坦然,“对啊,我是给了他一个任务!”

“不过现在不能告诉父皇,等他把东西拿给父皇看的时候,不用儿子多说,父皇也会明白的!”

“兴安是个老太监了,你也别折腾他。”

虽说对兴安生了刺,但景泰帝还是想跟人有始有终的。

从这点上看,景泰帝很有仁宗皇帝的风范。

目前就朱祁镇的画风跟老朱家凑不到一块去。

朱见济撇撇嘴。

心想等他的那份大礼送上去的时候,也不知道好爸爸会惊喜成什么样子。

能被景泰帝注意到,兴安那边应该是搞得差不多了,不然也不至于动静变大。

只需要安静等待就好了。

——————

时间转入五月。

皇帝下了一道重设太府寺的圣旨。

旨意上明确提出,由于大明各地的物价不一,受到了幕后黑手的操控,不利于经济发展,所以朝廷很有必要进行“均输平准”,来解决这个问题。

太府寺的工作,是调查全国各地的物价,然后设定相应的标准,以免养肥了买低卖高的奸商,真正的防止与民争利情况的发生,也方便新税法的推行。

对此,朝臣们接受良好。

连交商税他们都忍了,区区一个物价局又算什么?

再说他们家里虽然经商,但也不是把货物翻几十倍出卖的黑心商人啊!

江渊都不把这小小的太府寺放在眼里。

顶多是胡滢长孙胡安寿被赐予同进士出身,一飞冲天担任太常寺卿一事,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官员们当然不喜欢非做题家担任朝廷职务,可景泰帝用“恩荫”的借口把人压了下来——

大明朝也是有恩荫制度的,只是不像两宋那样泛滥而已,而且规则从太宗时期就越来越严格。

可胡滢他是什么人?

礼部几十年的吉祥物了,五朝元老的身份往那里一摆,谁敢说他没有恩荫子孙的资格?

再者太府寺的地位不高,于是臣子们说了几天,也就不嘀咕了,顶多觉得胡滢站到了皇帝太子的队伍那边,给子孙谋了福利。

但朱见济清楚,他们现在闭嘴,那是因为只注意到了空降的胡安寿,还没有把目光放到低调入职的太府寺吏员身上。

理所当然的,等京城里的商户都被拉去新开张的太府寺开了会,要求他们统一物价的时候,关于某些吏员的“特殊”就传到了官老爷们的耳朵里。

毕竟这些人家里都有商铺的,不可能不多问两句太府寺的事情。

由此,关于太府寺问题,又展开了第二次,波澜更加壮阔的大讨论。

就像景泰帝之前跟儿子说的,波很大,水很多,朱见济人小是挡不住的,即便金台上的两位已经表明“此乃权宜之策”。

皇帝把锅捞到自己怀里,厚着脸皮一再的把士大夫的抗议当空气,虽然奏疏上骂的是自己,可看奏疏生气到肿胀的人是朱见济啊!

为了儿子,景泰帝早就被喷过不少口水了。

如果有人吵的急了,直接拖出去打屁股,碰上个长痔疮的那场面会更惨烈。

这种大争吵持续了十几天,最后在六部长官的支持下,勉强镇压了下去。

一些原本激烈反对太府寺的官员在被胡安寿邀请去参加了开业典礼后就安静下来,还在太子心腹马冲的引荐下,被迫购买了不少自己曾经失去过的东西。

在和太府寺进行了坦率的交流后,他们虽然失去了很多钱,

但他们笑得极为平和。

正如朱见济所说,

这是一场你情我愿的交易!

他们坐着朴实无华但造价高昂的四轮马车,抱着赎回来的宝贝闭上了嘴。

显然是被皇太子的竹杠给敲怕了。

而于谦那边则是用自己的威望表达了他对皇帝的信任。

谁让朱见济跟他说了,这是为了方便收税弄出来的临时政策。

对于谦来说,保障国家稳定,强大军事力量是当前首要任务,某些读书人原则可以往后面放一放。

而且大明朝也不是没有过内官外任的例子——

郑和不是吗?

那些去监军的宦官不是吗?

怎么皇帝一派人出去管钱了,这群人就跳上天了?

于谦也不是很懂他们。

只有杨善和钟同这对烂兄烂弟坚持住了自己清流的原则,仍旧不同意让宦官这种腌臜的东西污染了纯洁的官场。

反正他们已经得罪了太子,还不如死磕到底,这样还能给自己在普通人口中留下一个好名声。

民间也不喜欢缺二两们啊!

但他们显然没有意识到,老百姓不喜欢宦官,不代表他们就一定会喜欢官老爷了。

只要朱见济占据的道德高点足够高,那谁都指责不到他!

最朴实的老百姓,通常会相信最朴实的话语。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极品大昏君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镇国少将军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凤帝九倾三国:开局被刘大耳逼出山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穿越之横扫三国校花的贴身狂少大唐:我能搞钱,多娶公主合理吧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锦衣春秋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重生皇太子,召唤武将争霸天下沙雕网友援北伐大乾暴君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执戟战红楼马谡别传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异世枭雄传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人在隋唐:从合成词条开始无敌笙书传老子传奇:大道至简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携手狐仙共修真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医妃火辣辣千山记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路过漫威的骑士楚韵最强炊事兵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太子城传奇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白话三国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东周策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重生之项羽崛起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