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外,在听到前方那阵阵的山石崩落声后,亦卜剌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
此前他是真怕对面的埋伏不到位或者不给力,弄不死龟田这丫的,现在一瞧是“落石计”,那就稳了呀。
当然了,出于谨慎,亦卜剌还是选择继续按兵不动,以避免因自己的人马太早上去接应而打断了朙军的埋伏战术。
于是,他又观望了片刻。
终于,在落石发生后约一盏茶的功夫,陆陆续续有一些元军的残兵从山谷里逃出来了。
毕竟峰字营现在的人马众多,在这样的地形下,即便是埋伏的一方也很难做到彻底的断后包围,故最后还是有两三成残兵成功退了出来。
那到了这个时候,亦卜剌肯定是不能再袖手旁观了,否则恐怕连他自己的手下都会有微词,因此,在看到那些友军出谷之际,他便立马惺惺作态地带队喊杀一阵,上前“接应”。
接着,也不知道是不是他这“装模作样”的支援真的起作用了,反正那些紧追在峰字营后方追杀的朙军追到谷口,便都没有再往前冲了。
只有一人,例外。
这一刻,但见……风卷浮尘,马啸西风,从谷内那浓重到化不开的血腥气息中,一员高大如黑熊般的悍将,正舞着一根黑铁狼牙大棒,发狂般杀将出来。
这不是昆都力又是何人?
而眼下昆都力在追杀的目标,俨然便是骑在同一匹马上逃窜着的孙亦谐和黄东来。
昆都力对“龟田一峰”乃至整个峰字营的仇恨大家都是清楚的,今日风满楼也正是利用了这点,来了一手偷天换日、驱虎吞狼……把黄东来也给诓进去了。
反正不管此战的结果如何,风满楼都是赚的,区别无非是能消耗对面多少兵力,以及在元军内部引起多大的混乱而已。
在风满楼这里,孙黄也好、昆都力也罢,他根本不在乎你们是什么身份,也不会真正的、完全的信任你们,他只在乎你们对朙军的胜利有何价值。
当然,这只是从大局来讲,若从个人角度出发,风满楼自然还是希望这两位“护国天师”能活得长久些、而昆都力则最好尽快“起到他该起的作用”。
且说此刻,事情的发展也正如风满楼所愿……
一息过后,只见那昆都力前倾身体、斜拖兵刃,整个人仿佛与胯下的烈马融为一体般,再度驱马提速。
一时间,那马蹄踏地之声,重若擂鼓,密如雨奔,很快其马头就逼近了孙黄那匹马的马尾。
而孙黄二人,因共骑一匹马,本就跑得慢了,再加上这时候的黄东来为了假装“被擒”,还得横过来匍匐在鞍前装晕,导致马跑起来的阻力进一步加大。
这种状况下,昆都力追上他们自是顺理成章。
不多时,孙亦谐就已进入了昆都力的攻击射程,而后者也已举起了狼牙大棒,下一秒就准备给孙哥的后脑勺开瓢了……
不料!
那电光石火之间,昆都力只觉视线中有一道银芒一闪,他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儿呢,一丝寒意已穿过了他的右臂。
“什……”紧接着,他就感到自己持兵器的手变得颓然无力,似乎是手臂上有根筋被什么东西给撕断了。
而就在昆都力诧异的这两秒间,孙亦谐则是好似“背后长眼”了一般,看都不看就扬臂朝后方一甩三叉戟,那戟锋刚刚好越过了已然挥不动兵器的昆都力的右肩,使其身首分离,当场落马而亡。
这一切发生得实在太快,别说离得较远的亦卜剌,就算是周围正在逃窜的那些兵卒也都没看清昆都力是怎么被斩的……人们就只知道这“龟田将军”在马背上还擒着个俘虏的前提下,竟用一招就把昆都力给秒了。
当然列位看官自都明白,这其实是个“二打一”的局面,装昏的黄东来因为是横过来匍匐在马背上的,所以他随时能看到后方的动向,且根本不用特意调整姿势就能用很隐蔽的动作朝后面甩出暗器,而孙亦谐在黄东来的提醒下,自也不需要回看就能发动攻击。
不过归根结底,昆都力这样被杀,主要还是因为他被仇恨冲昏了头脑,今日如果他打完埋伏见好就收,不要死追着孙亦谐不放,那他也不至于会死在这里。
风满楼就算将来迟早还要找机会弄死他,也不会在这个他刚刚照着自己的命令立完功的时候动手。
然而,昆都力确实是……太想杀孙亦谐了。
他到死都没注意到自己追出山谷后,那些风满楼交给他“指挥”的朙军,一个都没跟上来……
也就是说,即便他没有被孙黄反杀,接下来等待他的也是元军的包围。
虽然昆都力本就是元军将领,但刚刚才率领朙军打了自己人一波埋伏的他,纵然没被当场格杀,被俘后等着他的也绝不可能是“欢迎归队”之类的待遇;再考虑到他的人缘儿和口才,恐怕没孙亦谐在旁拱火,他也很难再官复原职、甚至他都未必活得下来。
说白了,风哥什么都算到了。
只不过眼下的发展,是相对更好的一种结果,即孙黄都还活着,而昆都力这个原本是亦卜剌手下第一悍将的人,今天反倒变成了孙亦谐在元军那边的军功。
这下,亦卜剌可就傻眼了。
咱前面说了,他本以为他在“第二层”,可现在一看情况不对啊……
这龟田君不但是活着逃回来了,还在众目睽睽之下一个回合就挑翻了疑似已经投靠朙军的昆都力,并生擒了对方那个什么“护国天师”。
这么一算……这小子“冒进中计”之后损失的那点兵马,至少也能被“功过相抵”?
再考虑到这个小人本就巧舌如簧、又深受王爷的喜爱,搞不好他能吹出个“功大于过”来啊。
此处呢,咱只能说,亦卜剌那心肠啊,还是不够黑。
因为不久后,回到大营的孙亦谐,远远不止是把自己吹成“功大于过”那么简单……
这货在王爷面前,凭一条三寸不烂之舌、和一张三刀不透之面皮……把自己在战场上的英勇和功劳吹得是天花乱坠、旷古绝今,且在最后还不忘用“当然了,跟王爷相比,我这点实力也就马马虎虎了,今儿若是换了王爷亲自上阵……”这样的句式来个转折,强行给塔兀拍上一套全然建立在假设上的虚空马屁。
整完这些之后,他还没完。
“功”不是邀完了吗?那再聊聊“过”呗。
背锅的事儿,孙哥肯定是说起自己来避重就轻、淡写轻描,而说起别人来则捕风捉影、火上浇油,甚至可以无中生有……
于是乎,他就这么当着亦卜剌和一众见证者的面,愣是把今天他“冒进中伏”造成的损失,讲得好像有九成都是亦卜剌袖手旁观的责任似的。
关键……类似的操作,在王爷来之前,他可是亲自对昆都力干过的,而且干得比亦卜剌过分多了,害得人家全军覆没了都。
所以看到他能这么大义凛然地在王爷面前告状、痛批亦卜剌那尚不及他的行为,旁边的知情者们可以说全都被秀得头皮发麻啊。
在那几分钟里,他们真就都在内心深处发出灵魂拷问——这世间竟能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然,就这……也还没完呢。
孙亦谐讲完这些,亦卜剌那边肯定也要跳出来反驳加骂街啊。
这亦卜剌不出来还好,一出来,孙亦谐可就更来劲儿了,因为接下来,他就要展开讲讲“已经叛变投靠朙军”的昆都力,曾经是你亦卜剌的心腹爱将的这件事儿了……
要是你觉得这还不够,今儿上午你亦卜剌对王爷和王妃出言不敬的那出,人证也不少,咱也可以拿出来聊一聊。
那孙亦谐这么一搅合呢……周围那些本来还想出来帮亦卜剌讲几句的将领们,很快便也都不再多话了。
因为这时候他们都有点意识到:再继续掺和,一顶“朋党”的帽子多半就要被这小人给扣过来了,到时候怕是咱自身都难保。
长话短说,这天闹到最后,孙亦谐没受罚,亦卜剌倒是被拖出去打了军杖。
当然,塔兀还没离谱到敢下令直接把亦卜剌杀了或是撤职的程度,因为再怎么说亦卜剌这个主帅也是现任大汗钦封的,你勇亲王教训教训他可以,但“杀”或是“废”……就有点过了;况且,像亦卜剌这个级别的将领,必然都是出身自北元的贵族阶级,也就是说他家里多多少少都跟皇室沾亲带故,所以就算是大汗要办他都要三思,何况是你这个王爷呢。
不过,经此一番,亦卜剌也算是寒了心,用咱今天的话来讲,从这天之后他就“摆了”、“自闭了”……你们爱咋嚯嚯咋嚯嚯吧,我反正从此托病不出,问就是屁股烂了,上不了班,有事儿你们去找龟田好了,现在我说啥都没用,王爷都听他的。
而孙亦谐那边呢,当晚他就趁热打铁,在塔兀高高兴兴说着要给他论功行赏的当口,一脸真诚地表示自己不敢居功,但如果王爷非要赏些什么,那……“我龟田飘零半生,只恨未逢明主,王爷若是不弃,今愿拜为义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