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刘副大队长!你这小日子过得挺悠闲嘛!”人未到声先至,毛奇处长嗓门洪亮,带着他特有的豪爽劲儿,大步走进了办公室。
刘正茂闻声立刻从椅子上站起来,笑着迎上前:“毛处长!姐!你们今天怎么有空到我们这乡下来了?是有什么要紧事吗?” 他一边打招呼,一边示意他们坐下。
毛奇哈哈一笑,半开玩笑地说:“想你了,过来看看你不行啊?不欢迎?”
“欢迎!当然欢迎!领导莅临指导,我们求之不得!”刘正茂笑着回应,同时转头对谷薇说:“谷薇,麻烦给毛处长和我姐泡两杯茶。”
刘阳云怕弟弟误会,轻声解释道:“正茂,我跟毛处长说了你家要打井,想请厂里帮忙做压水器的事,毛处长就说要亲自过来看看你的新房盖得怎么样,顺便把这事定了。”
“哦,是这样!那太感谢毛处长关心了!”刘正茂连忙道谢,并从抽屉里拿出香烟,抽出一支递给毛奇,“打井队估计今天就会进场施工,待会儿您去我家就能看到具体情况。”
毛奇接过烟,叼在嘴上,又顺手从刘正茂递来的火柴盒里抽出一根火柴,“嚓”一声划着,点燃香烟,深深吸了一口,吐出一串烟圈后,才进入正题:“过来找你,一是看看你的新房,沾沾喜气。二来嘛,确实有件重要的事要跟你商量。”
刘正茂见毛奇神色认真了些,便也收起了玩笑的心态,问道:“什么事这么重要,还劳您毛处长亲自跑一趟?”
毛奇弹了弹烟灰,说道:“上次在你家吃饭,聊到我们厂里那么多职工家属待业的问题,你当时提了个建议,说我们江麓厂可以自己办几个家属工厂,还具体提到了办自行车厂和电风扇厂。我把这个想法向厂领导汇报后,他们很感兴趣,让我拿一个具体的可行性方案出来。所以,我这就来找你这个‘始作俑者’求援来了!” 他说着,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刘正茂。
实际情况是,毛奇向厂领导提出办家属工厂的建议后,领导们确实动了心。毕竟厂里需要安排工作的职工家属数量庞大,光靠厂里的岗位根本消化不了。如果真能办成家属工厂,安置几百上千人,无疑是天大的好事。但领导们也担心,万一投资建厂后,没过多久就经营不下去倒闭了,那损失更大,反而会引发矛盾。主管后勤的副厂长张鹏武(也是刘阳云未来的公爹)私下提点毛奇,让他先拿出一份像样的、能证明项目可行的详细方案来。只要方案能说服大家,证明新厂能够自负盈亏、持续经营,张鹏武就愿意在厂务会上力挺毛奇,推荐他担任新厂的厂长。
对于毛奇来说,虽然现在是后勤处长,但实权不如一个独立核算的分厂厂长。如今有个机会能独当一面,他自然非常心动。可他文化水平不高,部队扫盲班程度.写这种复杂的建厂方案实在是力不从心,于是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最初提出这个点子的刘正茂。
刘正茂听了,沉吟道:“毛处长,以你们江麓厂的技术实力和加工能力,办自行车厂或者电风扇厂,在技术上应该都不算太难。关键看厂里有没有决心真正把它干成、干好。”
毛奇叹了口气,推心置腹地说:“安置几千家属,厂里当然有决心。可领导们也怕啊!怕投了钱,厂子办起来没两天就黄了,钱打了水漂不说,家属们希望落空,更要闹腾,到时候厂领导可就里外不是人了。所以,这个方案必须得有说服力,得让领导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可行性和前景。”
刘正茂点点头,表示理解:“您说得对。无论是自行车还是电风扇,目前来看都是市场需求很大的商品,前景广阔。但核心是产品质量必须过硬。如果你的产品买回去没用几天就坏了,那肯定干不长久。反过来,只要质量好,建立起口碑,就不愁销路,利润也会很可观。”
“所以啊,这个方案就得靠你了!帮我写一个,要那种面面俱到、非常完整详细的方案!”毛奇直接提出了请求。
“您打算先重点考虑办哪个厂呢?自行车还是电风扇?”刘正茂需要明确方向。
“这两个有啥区别?你给仔细讲讲。”毛奇想听听具体分析。
“电风扇厂,相对简单一些。”刘正茂条理清晰地说道,“核心技术是电机的制造和组装。工人需要学会绕制电机线圈,只要有合格的漆包线和硅钢片,这活儿技术门槛不算太高,工人熟练了就好。电机解决了,剩下的就是机壳和扇叶的冲压成型,最后是总装和包装。基本上,绕线车间、冲压车间、组装车间、包装车间,四个主要车间就能支撑起来。规模嘛,可以先按用工500人左右来规划。如果电机质量稳定可靠,外观设计也跟得上,一年做到上千万产值是很有可能的。如果未来原材料供应充足,市场销路打开,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年产值做到上亿也不是没有机会。”
“上亿产值?”毛奇听到这个数字,眼睛都瞪大了,“真能搞这么大?那都快赶上我们厂里的一些主力分厂了!你再给我仔细说说自行车厂的情况!”
刘正茂继续分析:“对于你们江麓厂来说,生产自行车可能更容易上手。一辆自行车拆解开来,主要部件包括车把、前叉、车架、钢圈、辐条、链条、链轮、飞轮,还有刹车系统、脚踏、车座、车铃等等,大大小小差不多二十种配件。你们厂的优势在于金属加工,可以重点自己生产车把、前叉、车架、钢圈、链轮这些主体结构件,主要涉及下料、焊接、除锈、电镀(比如镀铜、镀铬)这几道关键工艺。其他一些标准件和小配件,比如辐条、链条、轴承、轮胎等,可以寻找外面的专业厂家配套采购。自行车厂的特点是用工会比电风扇厂更多,因为涉及的工序和组装环节更繁杂。市场前景同样非常广阔,几乎家家户户都需要。”
听完分析,毛奇心里权衡了一下。江麓厂办家属工厂的首要目的是消化待业家属,自行车厂用工数量明显更多,更能解决实际困难。于是他拍板道:“那就先主攻自行车厂!你帮我做一个办自行车厂的详细方案!”
刘正茂出于负责的态度,提醒道:“毛处长,按照正规流程,通常应该先做详细的市场调研和可行性分析,根据调查结果再来制定具体的建厂方案。” 他担心毛奇有点急于求成,本末倒置。
毛奇摆摆手说:“你先帮我把方案框架写出来,我拿着方案去找领导汇报。只要领导原则上认可,我们马上接着做深入调查!” 刘正茂心里想,江麓厂的领导应该不至于这么不严谨,或许毛奇有自己的沟通策略。
既然毛奇坚持,刘正茂也不好再推辞,毕竟对方亲自来了,而且这事对姐姐在厂里的发展也可能有帮助。他点头答应:“行,毛处长您开口了,这个忙我一定帮。您给我点时间,我把方案写好后,让我姐姐转交给您。”
“够朋友!”毛奇高兴地一拍大腿,站起来说,“要是厂里真采纳了你的方案,把这事办成了,我个人送你一瓶好酒表示感谢!”
刘正茂笑着说:“酒就不用了。您要是真想谢我,不如帮我个忙,让江麓商店把我们之前的货款给结一下就行。”
“货款?这事你找阳云不就办了吗?”毛奇有些不解地看向刘阳云。
刘阳云脸上露出一丝为难,支吾着解释道:“毛处长,是商店的陈会计那边……她说要等这批货全部卖完才能结算。”
“哪有这样的规矩?!”毛奇一听就皱起了眉头,“商店天天开门营业,货是滚动销售的,怎么可能有‘卖完’的时候?这分明是故意刁难!小刘,你们这边还欠多少货款?”
刘正茂心里清楚,江麓商店虽然归后勤处管,但会计陈姐是厂财务科直接派下来的老资格。陈会计大概觉得刘阳云资历浅,又是靠着与张副厂长家的关系当上主任,心里不太服气,明面上不说什么,工作上却时常设置障碍。而毛奇是厂里的老处长,地位高,资历老,连财务处长都要让他三分,更别说陈会计的丈夫了。
毛奇当即表态:“我回去就跟陈会计说!让她马上给你结算!以后进货,咱们现款现货,不搞赊账了!”
刘正茂要的就是这句话,连忙道谢:“太好了!谢谢毛处长支持!我们小本经营,资金周转要紧,要是货款老是压着,我们也没钱继续进货,最后对大家都不好。”
“我懂!你放心,只要我毛奇还在江麓厂,就不会在货款上让你们为难!”毛奇拍着胸脯保证。他和刘阳云其实都心知肚明,刘正茂很可能是利用江麓厂的名义从一些渠道进货销售,但只要货源稳定、质量可靠,能给商店带来效益,毛奇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多深究。
“姐,那你先带毛处长去我家新房看看吧?顺便跟我妈说一声,准备一下午饭。”刘正茂对姐姐说。
“好。”刘阳云点头。
毛奇像是突然想起什么,说道:“哦,对了,小刘,张主任让我给你带个话,说他找你有点事,让你最近抽空去家里一趟。”
“行,我这两天忙完就回城去找张叔。”刘正茂应承下来。
“那我们先去你家看看,正好估量一下水井的深度和压水管需要多长,回头让厂里车间直接给你加工好送来。”毛奇做事倒是爽快。
“那太感谢了!”刘正茂笑着将两人送到办公室门口。
“你忙你的,我们过去了。记得我的方案啊!”毛奇临走又不放心地叮嘱了一句。
“放心!忘不了!”刘正茂笑着挥手,目送他们离开。
刘阳云走在前面,刚推开办公室的门准备出去,就和门外一个正要急匆匆进来的人撞了个满怀。那人手里抱着一大叠信纸,被撞得一个趔趄,纸张差点散落一地。他慌忙扶了扶眼镜,连声道歉:“对不起!对不起!实在抱歉!我走得太急了,没注意看路!”
刘阳云定睛一看,撞到的是个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中年男人,一脸书卷气,手里抱着的显然是文件材料,不像是有意冒犯。她大方地摆摆手,笑着说:“没事没事,您没撞着吧?下次小心点就行。” 说完,她对那人友善地笑了笑,便侧身让过,领着毛处长朝弟弟家的方向走去。
刘正茂送毛奇和姐姐到门口,正好看到了郝利基主任那副慌慌张张、略显尴尬的窘态,觉得有些好笑。他主动开口打招呼,给郝利基台阶下:“郝主任,这么着急,是新学校的教学设备清单已经整理出来了?”
郝利基见刘正茂问起,立刻进入了工作状态,扬了扬手里那厚厚一叠写得密密麻麻的信纸,语气带着几分兴奋和些许不确定:“刘副大队长!清单是搞出来了!老师们听说大队要给新教学楼配齐全新的设备,一个个都高兴坏了!根本不用我多动员,各科老师都主动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把能想到的设备器材全列上去了!东西是又全又细……就是……就是这数量种类实在有点多,不知道大队这边的预算……” 他的语气里既有期待,也有一丝担心要求过高的不安。
“清单出来了就好!来,郝主任,先坐下说。桌子上有烟,自己拿。谷薇,麻烦给郝主任泡杯茶。”刘正茂一边热情地招呼郝利基坐下,一边从他手中接过了那沉甸甸的一叠清单,“我先大致看看内容,心里好有个数。”
郝利基和刘正茂接触多了,知道他不喜欢客套,也就没太拘谨。他顺从地坐下,从桌上的“飞马”牌烟盒里抽出一支烟,说道:“好,那我抽支好烟。茶就不用泡了,谷薇同志,别麻烦了。我等下还有一节课,不能久坐。刘知青,您先看着清单,有什么不清楚或者觉得不合适的地方,等我下课再过来向您详细解释!”
“行,课不能耽误,那你先去忙,学生要紧!”刘正茂理解地点点头,教学工作确实是第一位。
郝利基这么急着离开,其实另有原因。赵范、司乐怡、王桃红这些年轻知青老师,在列清单时可谓是“放飞了自我”,写了很多看似与农村学校实际需求不太相符的“高端”教具。比如,赵范老师列了一台135单反照相机;司乐怡和王桃红老师则以丰富学生文艺生活、组织演出的名义,不仅列了钢琴、手风琴这类“大件”,还列出了小号、长号、二胡、各种鼓、吉他、口琴、笛子、唢呐等中西乐器,甚至提出要配一套专业的花鼓戏演出级别的音响设备。
体育老师韩亚武也不甘示弱,清单上从篮球架、排球、足球、乒乓球台、羽毛球,到跳绳、象棋、围棋、军棋等各种棋类,再到单杠、双杠、哑铃、杠铃、拉力器等健身器材,几乎是把他能想到的体育用品全写上了。再加上其他科目老师列出的一些教学必备的挂图、模型、实验器材等,这份清单的规模和“档次”远远超出了一所农村大队小学的常规配置。
郝利基早上收到各科老师交上来的清单初稿时,自己都觉得有点“离谱”,担心大队领导看了会认为老师们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但其他老师鼓动他,说这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策略,先把需求往高了报,大队能配多少算多少,总比一开始就限制思路要好。郝利基架不住大家的热情,也抱着一丝侥幸心理,就把清单整合后交了上来,但心里终究有些发虚,所以找个借口赶紧溜了,生怕刘正茂当面质疑,他不好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