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轰隆隆——”

黄河水滔滔奔腾,从西北河道夹着万钧之势,涌泄而来。

在这一段倏然东向的狭长束口里面,陡然加速。

江水猛烈的拍打着南岸的河堤,溅起汹涌的浪花,转而咆哮东流。

黄河南岸的这一带河堤,都是用青条麻石层层交错垒砌,条石两头打着石孔,楔进了石柱加固。

而且河堤特意修成了波浪状起伏,来抵御分减西北江水,对南河堤的直接撞击。

在杜剑南的记忆里,后世上游不远,就是一个大坝,形成了一个超过20平方千米的长方形水库。

然后在往西走大约15里,就是小浪底水电站。

在巨浪的轰响之中,杜剑南走到一个波形河堤的波顶,坐下来点起一支烟,望着面前的滚滚浊浪。

青烟袅袅,在饱含着水沫子的空气中飘散。

思考。

在花园口-赵口段破堤,形成黄泛区,夺淮入海以后。

因为日军害怕国民政府再次对其余河段,进行类似的爆破决口。

使得东洋大本营不得不放弃了,走陇海线攻击西安这个战略方案。

在其后六年的时间里,除了偶尔两次路过,就没有对郑州-中牟-尉氏-项城以西地域,发动大规模的重兵渡水攻伐。

——

在东洋大本营原先的一个战略设计里,沿陇海线攻战西安以后,将会分兵三路。

一路南下汉中,攻击重庆。

然后从京汉,川蜀双管齐下,从北到南,步步为营的依次推进。

直到彻底的攻陷中国全境。

同时第二路西进,攻打兰州-酒泉-乌鲁木齐一线。

第三路北进,攻击银川-榆林-延安一带。

完全截断苏联对中国的军售。

假如真的让日军攻占西安,进而控制陇海线全域。

东洋不但在对中国作战中,取得了绝对居高临下的碾压势能。

而且同时具备了从珲春-海参崴,到呼伦贝尔,蒙古,哈密,乌鲁木齐。

在这条长达近6000千米的中苏边界上。

对苏联发动全面的西伯利亚战争,进行北亚洲所有权的角逐。

这样一来,德日两国很可能将会如同斯大林所恐惧的那样,从东西两个方向,对苏联发动举国战争。

——

黄泛区的形成。

使得日军大本营,主动放弃了‘陇海线战略’。

转而一心走长江水系,攻击武汉,南昌,长沙。

试图以此为跳板,进逼川蜀。

因为不能从其他地域,逼迫苏联停止对中国持续的军售。

所以日军关东军在7月,对苏军发动了张鼓峰(珲春)战役。

张鼓峰战役失败之后,日军同时也自认为看出了苏联的‘软弱’和‘外强中干’。

于是在39年5月,发动了更大规模的诺门坎战役。

然而,正是因为东洋之前的‘放弃陇海线战略’。

使得日军不具备从蒙古到新疆一线,截断苏联西伯利亚大铁路,庞大的动脉能力。

结果惨败在诺门坎。

苏日两国在‘诺门坎’战役之后。

双方签订合约,隐晦的表明了自己将来的意图。

日军至少在‘打败美国’之前,会完全放弃对西伯利领土的窥视。

停止北上战略。

转而全力南下,和英法美角逐东南亚,南亚,太平洋霸权。

而苏联则是开始压缩,直到最后完全停止对中国的军售。

全力经营欧洲防线。

以应对来自希特勒的巨大威胁。

而日军放弃了走汉中平原攻击重庆,没有了汉中平原的一马平川,日军的机械化部队就很难有效展开。

日军在武汉,湖南打得损失惨重。

看到从长江水系攻进川蜀,是一个很难啃下,得不偿失的铁骨头以后。

日军大本营决定暂时维持中日两国的现状,随即开始进行‘大陆交通线’战役。

打算在拿下了东南亚,南亚,搞定了英美法以后。

再回头‘收拾’躲在川蜀大山里面的老蒋。

甚至可以夸张的说。

花园口的那道巨大的爆炸,所扇动的翅膀。

可能改写了整部二战史。

也改变了中日两国的战争进程。

——

杜剑南脸色冷峻的坐在河堤上,望着下面动荡的江水。

犹如他此时动荡的心情。

“既然来了,总得做一点什么吧,不然来干什么?”

杜剑南站起来,恶狠狠的咬牙说道:“当看客?历史的,呵呵,一个见证者!”

——

洛阳,牡丹艳满城池。

中午,法肯豪森一行在和陈慰儒,修防处总务处长朱镛、第一战区工兵科长王果夫一起。

详细的讨论了黄河的汛情,如何治理水患,哪里容易决口需要防范这些问题。

之后程潜设宴款待‘天子’洋顾问法肯豪森,还有从南昌赶来的德使馆武官费恩中校,从西宁赶来的战地记者尤利安。

晏勋甫,刘斐,贺衷寒,刘叔琬等人陪宴。

之后,法肯豪森和费恩,尤利安三人,到达机场的贵宾楼歇息。

进了屋,关上门,拉上窗帘。

整个二楼房间里面,立刻幽暗了下来。

“将军,我不太明白,假如让我几千里坐飞机从西宁赶来,就是为了听您的黄河防汛,真的让我无法理解。”

尤利安的身份,显然不是一个战地记者这么简单。

他开口冷冷的说道:“希姆莱局长派我来到西域一带,有着远远比你帮助中国防汛,更加重要而神圣的使命。”

“来到洛阳,对于我的任务倒是很有帮助;不过将军,您必须保证那个杜中尉对于南昌溪霞湖空战,陈述的真实性,不然毫无意义。”

费恩望着法肯豪森很认真的说道:“这是戈林元帅给陶德曼大使,亲自下达的命令。”

“我无法保证;这个杜中尉,远远比我想象中要机警狡猾。当然,没有这些可贵的品质,他也不会‘取得’如此多的,根本就不应该存在的奇迹。”

法肯豪森摇头说道:“一打六十一,用一架E-152实现7架击落,其中5架是日军的重型轰炸机,2架要远比E-152先进的多的96-1式舰载机;简直太不可思议,他是亚利安超人么!”

法肯豪森提了一下精神继续说道:“听听他的满嘴鬼话,‘中国长久为世界中心的思想,使得我们喜欢‘示恩’于海外蛮邦,讲究‘不战而屈人之兵’,没有任何的血腥扩张基因’。不扩张,他们中国哪里来得东亚第一版图?中国掩藏在骨子里面的侵略性,要远远强于欧洲!”

“将军,现在并不是说这些事情的时候,如果愿意,回国以后您可以去当大学教授,相信很多的学生会很爱听。”

尤利安听得极为不耐烦,冷声开口打断:“难道你怀疑这个中尉不是靠空战技能打败了日军,而是凭借着超出人类的神秘能力,或者武器?”

“没有任何的神秘力量;战机残骸,两架没有任何的弹孔,应该是密集阵型里面的误撞,湖水里面打捞的那架,机体镶嵌着全是7.7mm口径的日军子弹,也是误伤。”

费恩满脸震惊的说道:“我仔细询问了很多亲眼目睹的居民,可以还原出一小部分的空战现状,虽然只是一小部分,就让我感到心跳已经停止;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恐怖的精准计算?”

“今天见过以后,假如有可能,我会向大使建议,一定要设法邀请这个杜队长,去一趟柏林。”

费恩很认真的说道:“他把那场空战,变成了一场站在刀尖上的华丽独舞!”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黜龙极品大昏君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镇国少将军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凤帝九倾三国:开局被刘大耳逼出山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穿越之横扫三国校花的贴身狂少大唐:我能搞钱,多娶公主合理吧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锦衣春秋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重生皇太子,召唤武将争霸天下沙雕网友援北伐大乾暴君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执戟战红楼马谡别传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异世枭雄传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人在隋唐:从合成词条开始无敌笙书传老子传奇:大道至简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携手狐仙共修真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医妃火辣辣包拯历险记千山记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乱世荒年,从富养妻妾开始无敌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