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阳清冷而精准的声音透过内部通讯系统,在寂静的手术室内外回荡,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涛。
那一字一句,仿佛带着某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穿透了厚重的玻璃,穿透了每个人的耳膜,更穿透了石井良介那颗因手术陷入困境而焦躁不安的心。
手术室内,石井良介的团队成员们动作明显一滞,手中的器械悬在半空,面面相觑。
“心外管道?从三尖瓣隔瓣下方?”石井良介的助手下意识地重复着这句话,声音中充满了惊疑与难以置信。
这个方案与他们术前反复讨论、推敲的既定策略大相径庭,充满了未知的风险和挑战,简直像是在走一条从未有人踏足过的险峻山路。
石井良介本人更是浑身一僵,握着器械的手指无意识地收紧,指节泛白。额头上细密的汗珠早已汇聚成股,沿着鬓角滑落,浸湿了口罩的边缘。
他死死盯着那颗结构错综复杂、如同迷宫般的小小心脏,陈阳的话语像是一道撕裂夜空的闪电,瞬间劈开了他脑海中因固执和惯性思维形成的重重迷雾。
那个角度,那个路径……他并非完全没有考虑过。
但在他的认知里,那条路径操作空间极其有限,对吻合技术要求极高,且远期管道通畅性存疑,因此被他下意识地排除在了首选方案之外。
然而此刻,在内隧道构建屡屡受挫,手术陷入僵局,患儿生命体征开始出现轻微波动的危急关头,陈阳指出的这条“备用路线”,仿佛成了绝望的黑暗中唯一可见的、指引方向的灯塔。
“石井医生……”麻醉医生担忧的声音再次响起,监护仪上那几个开始波动的参数如同警报,敲打在每个人的心上。
石井良介猛地一咬牙,眼神中闪过一丝破釜沉舟般的决绝。他深知,继续在原路线上纠缠,无异于钻入死胡同,失败的可能性极大。
而陈阳,这个在报告厅里就展现出惊人理论深度和前瞻性思维的华夏医生,他的建议绝非无的放矢,那平静语气下蕴含的,是绝对的自信与深厚的底蕴。
“准备心外管道!”石井良介嘶哑着声音下令,那声音带着背水一战的沉重,也带着一丝抓住救命稻草的期盼。
观摩室内,已然是一片哗然,低沉的议论声如同潮水般涌起。
“石井君竟然……竟然采纳了那个华夏人的建议?”
“太冒险了!简直是拿患者的生命开玩笑!心外管道在幼儿心脏手术中的应用本就受限,更何况是这种闻所未闻的路径!”
“但是……你们看石井医生的动作……”
只见巨大的手术屏幕上,石井良介摒弃了之前的思路,开始按照陈阳提示的解剖层面,小心翼翼地进行游离。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目光紧紧跟随着他手中的器械。当那条在众人看来几乎不可能的通道,被石井良介以精湛的技巧一点点开辟出来时,所有资深的心胸外科专家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眼中充满了震撼。
成了!竟然真的存在一条相对安全、可行的通道!
接下来的管道吻合更是对主刀医生显微技术和心理素质的极致考验。
石井良介全神贯注,仿佛将全部的精气神都凝聚在了指尖,每一个针距、每一个线结都力求完美,如同在进行一场精细的雕刻。
而在这个过程中,陈阳偶尔通过通讯系统给出的简短提示,如“张力稍大,调整牵引”、“注意保护隔缘肉柱”,都精准地点在手术最关键的节点上,每每让石井良介豁然开朗,及时规避了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失误。
当心外管道最终搭建完成,血流恢复,超声多普勒证实连接通畅无阻,左心室的血液被成功泵入主动脉时,手术室内外几乎同时响起了一阵压抑不住的惊呼和由衷的赞叹!
“成功了!居然真的成功了!”
“不可思议……这个华夏的陈阳,他对心脏解剖的理解,难道已经到了出神入化、洞悉秋毫的地步了吗?”
“不仅是理解,还有这份临场的决断和精准的指导能力……太可怕了,他真的是一个如此年轻的医生吗?”
石井良介缓缓脱下手套,身体因长时间的专注和紧张而微微颤抖。
他隔着巨大的玻璃窗,目光复杂地望向观摩室方向,最终定格在陈阳那平静无波的脸上。
那目光中,有劫后余生的深深庆幸,有对绝对技术实力的敬畏,更有一丝难以言喻的、被碾压后的挫败,以及由衷的感激。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耗尽了全身力气,通过通讯系统,用干涩无比的声音说道:“陈教授,谢谢您的指导。”
陈阳只是微微颔首,脸上并无半分得意之色,仿佛刚才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理所应当的小事。
也就是这种近乎漠然的云淡风轻,反而更衬得他深不可测,给人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
屈浩然站在陈阳身侧,心中的震撼早已如同惊涛骇浪,无以复加。
这还是屈浩然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感受陈阳的水平,他是万万没想到陈阳在具体手术的临场指导上,竟然也能如此精准犀利,直指核心,力挽狂澜。
这需要何等恐怖的解剖知识储备、三维空间想象力以及丰富到极致的手术经验?
这一刻,屈浩然看向陈阳的目光,彻底变了,原先那点因为年龄和资历产生的微妙心态,此刻烟消云散,只剩下如同看待师长般的深深敬佩。
虽然刚才的手术并非神外手术,可陈阳表现出来的东西却能让人折服。
屈浩然作为最年轻的神外领域天才,真的是不会轻易服人的。
何永华和钟东阳不动声色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信息:这位年轻的陈主任,他的底牌,远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多,还要深不可测。
山本一郎则是满脸红光,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仿佛做出惊人壮举的是他自己一般。陈阳是他力排众议、坚持邀请来的,陈阳展现出的实力越强,越是证明他眼光独到,他的面子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