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阶梯教室,安静得落针可闻。
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庄重而期待的气息。
前排,庄启文腰背挺直,眼神锐利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渴望;于诗韵双手紧握放在膝上,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既紧张又兴奋;李浩飞、刘希等人则目光灼灼,如同等待检阅的士兵。
后排和两侧,京都中医药大学的学生们更是屏息凝神,无数道目光聚焦在讲台入口处。
对他们而言,这不仅仅是学期最后一课,更是一次近距离仰望传奇的机会。
“阳神”陈阳,这个名字在年轻一代中医学子心中,早已不只是一个称号,而是一种信仰,一个标杆。
陈阳今天穿着一身简单的深色西装,没有打领带,显得随和而又不失郑重。
他手中只拿着一个薄薄的文件夹,步履从容地走上讲台。
没有立刻开口,陈阳的目光缓缓扫过全场。
陈阳的眼神平和,却仿佛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掠过庄启文等人的坚毅,拂过于诗韵等人的忐忑,也感受到了后排学子们的狂热与憧憬。
这一刻,教室里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起立!”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霎时间,全场学生,包括前排的庄启文等参赛者,齐刷刷地站了起来,动作整齐划一,目光中充满了敬意。
“老师好!”声音整齐划一。
陈阳微微颔首,双手虚按,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教室的每个角落:“同学们,请坐。”
待众人落座,陈阳这才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今天,坐在这里的,有刚刚经历杏林大赛洗礼的佼佼者,也有我们京都中医药大学的未来之星,把特训班的开班仪式和这最后一课放在一起,是我向学校建议的。”
顿了顿,陈阳的目光再次扫视全场:“为什么?因为我希望,无论是已经初露锋芒的他们,还是正在积蓄力量的你们,都能记住今天,记住我们为何而学医,又将走向何方。”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激昂的口号,陈阳的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聊家常,却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心神。
“刚刚结束的大赛,波澜起伏,争议与感动并存。”
陈阳的声音带着一丝回忆:“我们看到了经典的厚重,也见证了创新的勇气;看到了前辈的坚守与反思......”
说话的时候陈阳的目光若有若无地在前排掠过:“也看到了后辈的锐气与担当。”
“肖景云肖老的事情,想必大家都已知道。”陈阳坦然提及,台下顿时响起一阵细微的骚动,但很快又归于平静。
“很多人问我,当时为什么坚持那样的决定?甚至不惜自身背负骂名。”
陈阳微微一笑,那笑容里有着超越年龄的通透与淡然:“因为我始终认为,医学,尤其是我们中医,它不是一门非黑即白的科学,它是一门在模糊中寻找精确,在动态中把握平衡的艺术。”
陈阳的声音逐渐拔高,带着一种振聋发聩的力量:“我们评判一位医者,不能仅仅因为他某一次的成功而将他捧上神坛,更不能因为他某一次的失误就将他打入地狱!”
“重要的是什么?是他在成功时不骄不躁,在失败后能否直面本心,能否从中汲取教训,能否依然保持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医术的追求!”
庄启文深深吸了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于诗韵紧握的手悄然松开,仿佛某种心结被这句话悄然化开。后排的学生们更是听得如痴如醉,这些话,他们在别处从未听过。
“今天,坐在这里的二十八位特训班成员,你们是幸运的,也是肩负重任的。”
陈阳的目光落在庄启文等人身上:“接下来的三个月,我和肖景云肖老,将分别带领你们,深入各地的中医医院,去看,去听,去学,去实践,甚至……去挑刺!”
“哗!”台下再次响起一阵低呼。
带队去各大医院“挑刺”?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陈阳似乎很满意大家惊讶的反应,他嘴角微翘,继续道:“没错,就是挑刺!我们要用最挑剔的眼光,去看看我们各地的中医医院到底办得怎么样?我们的同行们每天都在面对什么样的困境?我们的患者,是否真的能享受到他们应得的中医药服务?”
说着陈阳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现在,很多患者相信中医,却苦于找不到好的中医,找不到能让他们放心托付健康的中医医院。这是我们整个行业的痛点,也是我们这一代中医人必须直面的问题!”
“这次特训,不仅仅是提升你们的医术,更是要拓宽你们的眼界,锤炼你们的心性。你们将看到最真实的基层医疗现状,可能会遇到棘手的疑难杂症,可能会碰到不理解的同行,甚至可能会受到质疑和挑战。”
陈阳的目光也变得锐利起来:“但我希望你们记住,无论遇到什么,都要秉持一颗公心,坚守医者的本分。”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用你们的所学,去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用你们的行动,去一点点改变那些不如人意的地方。”
“这,将是一段比大赛更艰苦,但也更有意义的旅程。”
陈阳的声音充满了感染力:“你们,敢不敢跟我一起去走这一趟?”
“敢!”
几乎是异口同声,以庄启文为首,二十八名特训班成员齐声应答,声音洪亮,震得教室嗡嗡作响。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涌现出激动和坚定的神色,一股昂扬的斗志在教室前排弥漫开来。
后排的学生们也受到了极大的感染,掌声如同雷鸣般响起,久久不息。
这一刻,他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位医术高超的“阳神”,更是一位胸怀天下、立志改变中医现状的引路人。
陈阳看着台下那一张张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面孔,心中也涌起一股豪情。他知道,这条路注定不会平坦,必然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
但,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
他看着庄启文,看到了他眼中的坚毅与渴望;看着于诗韵,看到了她褪去怯懦后的执着;看着李浩飞、刘希,看到了他们跃跃欲试的冲劲。
有这些人在,有身后这无数双期待的眼睛在,他就有信心将这条路走下去。
“好!”陈阳重重地点了一下头:“既然敢,那我们就用这三个月的时间,去踏出一条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