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云崖连外套都来不及穿上,便快步来到屋外张望。他所落脚的这间客栈距离江岸不远,出门不远便可看到江上的景象。
此时江面晨雾刚刚散去大半,正好能看到江对岸的景象。果然手下报告的情况没错,对岸燕子矶码头上原本密密麻麻停靠的上百艘大船,如今竟已全部消失不知所踪。
程云崖在南京忙活这么久,当然明白眼前所见的景象意味着什么。
燕子矶码头这些船的突然消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海汉军的舰队选择了在天明之前悄悄出发。
等周围地区的人们在早上察觉到异样,舰队估计已经去到上游的太平府江段了。
这样做显然也是为了尽可能规避行动期间的变数,让对手难以预测海汉军在长江上的行军进程。
事实上在大部队连夜出发之前,昨晚便已有多艘战船分作数队驶往上游沿岸各处港口码头,对当地实施临时封锁。而这样的封锁至少要持续到大部队过境两天之后才会解除,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前清空江面,为大部队的快速行进创造条件。
不过程云崖事前对此一无所知,看到这一幕,他又想起昨天秦简谈及燕子矶码头调度时的含糊其辞,倒是正好照应了海汉军的突然发动。
程云崖虽然并不是什么间谍,但他也有自己的使命,南京这边的新动向,他都得设法尽快传回九江,好让自家老板有所准备。
不过这次海汉军不声不响地出兵,而且对南京去往上游的主要交通路径都实施了封锁,即便能把消息送回九江,应该也赶不上趟了。
程云崖此刻也只能暗自祈祷,海汉能够履行与自家老板的约定,以和平的方式接收九江。
其实怀揣着这种愿望的并不只有来自大明的程云崖,此时正在驶往九江的舰队中,同样也有很多人希望此行能以不动刀兵的方式完成任务。
宁子敬显然就是其中之一,他的想法与其父宁崎一脉相承,认为军事只是一种保底的手段,和平交接才是新旧更替最为理想的方式。
执委会对宁子敬和哈建义的任命文书,直到昨天才以电报的形式发送到南京,与其一同送达的还有执委会批复的行动发起时间——当日午夜零点。
任命书中确认了宁子敬为海汉派驻九江府的首任执政官,而哈建义则将担任驻军指挥官。得到这个任命之后,他们二人也就理所当然地参与到这次行动中。
宁子敬也的确想要亲自确认一下,陶弘方和石成武所声称的和平过渡的方案是否真的可行。如果这种方式能够在九江实现,那么或许今后也能将其推广到更大的地域范围内实施。
这次行动由主导整个计划的石成武担任指挥,而陶弘方则是继续坐镇南京,为出击的海汉军组织提供后勤保障。
不过文官出身的宁子敬,倒还真是第一次参与到这种攻城掠地的军事行动中,多少还是难免有一些紧张感。
石成武看出了宁子敬的不安,笑着安慰道:“子敬,这次我们已经跟九江知府谈妥了交接事宜,如果一切顺利,就不会有交战发生,权当是一次武装巡游。即便发生了某些计划外的状况,需要用军事手段解决,我们也已经做好了相应的准备,不会影响到此行的最终结果。”
宁子敬道:“其实我也有些好奇,九江当地驻扎的明军有多少兵力,他们对于此事是持什么态度?”
石成武道:“九江地理位置重要,原本是设有一卫六所的驻军编制,不过九江卫地处江西,却是由南京管辖,统属不便,自然难免会产生诸多弊端。到了万历年间,就开始逐步将九江卫移交给江西这边管辖,但因此也就削减了大部分的经费,这卫所的编制和待遇也就逐渐萎缩了。”
“到了崇祯年间,九江卫的情况已经跟大部分卫所相差无几,编制混乱,战斗力严重下降。不过前几年因为应天府的溃败,退到江西的明军编制被打散,就有一部分被补充到了九江卫,勉强算是达到了齐编满员的标准。”
“根据九江知府的说法,九江卫各个军头的态度也不一致,有的人想交出兵权,向我国交换一个好出路;也有的人认为乱世之中,唯有手上有兵,才是安身立命之本,所以并不打算向我们投降。当然了,他们也没什么抵抗的心思,所以很有可能会选择后撤逃跑,避免与我军发生正面交战。”
宁子敬点点头道:“这么说来,这长江上应该也没有可以威胁到我们的明军水师了?”
石成武道:“当年我们攻打应天府的时候,明军就已经集结了湖北以下长江流域几乎所有的水师力量,想要通过决战的方式击溃我们,不过事与愿违,参战的明军水师几乎尽数折损,到如今也未能恢复元气。整个江西的水师船只,加起来也不过才三四十艘船,即便能来迎战,也只是白白送上战功罢了。”
宁子敬听到这些,心情更是放松了不少。两军实力相差悬殊,明军几乎没有任何胜机,也难怪对方没有采取抵抗的意愿了。
宁子敬又想起一事,便接着问道:“九江府与南京之间,应该还有几个州府是由大明管辖,我们拿了九江之后,这些地方要如何处置?”
石成武道:“长江南岸的太平府,前年便已收归南京管辖,再往上游的池州府,下辖的铜陵县也已由我国接管。拿下九江之后,就可以顺理成章把夹在中间的池州收了。”
“至于长江北岸的和州、庐州、安庆这几个地方,应该还需要一点时间来慢慢消化。但只要我们掌控了九江至南京的长江航运,这些沿江州府的归属就没有太多悬念了,只是看我们什么时候能腾出手来去占领这些地方而已。”
石成武说到痛快处,抬起手臂指向前方江面道:“子敬,拿下九江之后,兵锋便可直指鄱阳湖平原和长江上游的江汉平原。大明如果调兵来救,那正合我意,可利用长江快速调兵,将其生力军消灭在沿江地带。如果大明坐视不管,那我们就可以轻松拿下这两块富庶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