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华的神识扫过主院,知道了她公公婆婆的对话,不由挑挑眉。
扭头看一眼毫不知情的十一郎,心里倒没什么不满的。毕竟吴家的主君主母只是十一郎的血脉至亲,却不是她的。
他们有什么不满和怀疑,自然是往她这个新进门的儿媳妇身上想。
不过是人之常情罢了。寿华淡淡一笑,不再关注他们,转而展开神识,在吴府搜寻着小花楹的踪迹。
从昨晚新婚夜到现在,那家伙又不知道跑去哪里浪了。
搜寻几息,在花园的角落里找到赖洋洋晒太阳的小猫咪,郦寿华不由嘴角抽了抽,它还真是越来越像猫了。
知道小花楹过得惬意,寿华便没打搅它的好兴致,玩够了它自然会回来。
收回神识,郦寿华跟着吴轩往正院走,不过中途遇到前来传话的小厮。
那小厮是主君身边的人,说是主君主母让他们两人不用去正院请安,直接去老夫人院里见礼,两人点头应下。
老夫人的院子离后院比较远,约摸走了两刻钟左右才到。
郦寿华和吴轩进院里的时候,院子正厅里已经坐满了人。
见着吴轩和郦寿华进门,众人目光都看了过来,郦寿华姿态从容,没有一丝羞怯,不着痕迹地打量着在座的众人。
最上首坐的自然是吴家的老夫人。
已经年过七十的老太太衣着华贵,一头白发打理得一丝不苟,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倒是一双眼睛很是犀利。
一眼看过来仿佛能看透人心。
左侧椅子上坐的是四房一脉。
也就是如今吴家的当家主君吴四爷和正妻张大娘子,还有他们的大儿子十郎吴渊和妻子刘氏以及六姑娘吴芸。
右侧坐的则是大房一脉。吴大爷早亡,位置是空着的。次位是他的正妻李氏及两个嫡子吴俊、吴坤和女儿吴欣。
二房和三房都是庶出,早就在吴老爷过身后分府别居,今日并未出席。
主宅,也就是现在的吴府,住的是吴老夫人嫡亲的大儿子和四儿子一家。
又因着大儿子早亡,一家之主的位置就落在四儿子身上。
后院的管家权也由四儿媳妇,也就是十一郎的母亲张大娘子接管。
当然吴家的人也不止是这些。
他们这一支属于嫡支,还有其他旁支,关系错综复杂,人员众多。
理清楚在座众人的身份后,寿华先是给吴老夫人请安,然后给她公公和婆母敬茶,再见过大伯母李大娘子。
几人是长辈,并没有做什么让寿华为难的事情,只是交代她要好好照顾十一郎,还说有什么事情尽管去找他们。
寿华笑着点点头,乖巧地应了。
最后是给哥哥嫂嫂和堂哥堂嫂,还有妹妹堂妹送礼问好。
第一次见寿华,知道她是商户女儿。
几位年纪稍长的堂哥堂嫂并没有露出什么轻视的态度。倒是年纪小的堂妹吴欣,看向寿华的眼神满是不屑。
寿华给她送礼时吴欣只是撇撇嘴。
让站在她身后的贴身婢女收下,敷衍地说了声多谢,随后低着头翻白眼。
吴轩将吴欣的举动看在眼里,平日里温和的眼神瞬间变得冷淡,刚想要呵斥吴欣,就被寿华给按住,冲他摇了摇头。
不过就是一个十来岁,被惯坏了的小姑娘而已,寿华并不想计较。
难不成十一郎今天斥责了吴欣,吴欣还真能改变轻视她的态度,寿华可不信。既然如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再说,她们今后也没什么见面机会。
不过吴轩可不是这么想的,今日是她娘子进门第一天见吴家人,吴欣一个小辈就敢这么轻视他的娘子。
那也只能证明大伯母没少在吴欣跟前说些不好的话,要不然吴欣不会这么明目张胆的下脸面,想着吴轩心里怒火翻涌。
冷冷地、警告地盯着吴欣,只看得吴欣脸色发白眼神闪躲,这才冷哼一声转过头,没再逮着这事不放。
主君没什么反应,眼神淡淡地扫一眼吴欣,倒是主母张大娘子脸色有些阴沉,瞥了一眼对面的大嫂李氏。
李氏讪讪一笑,看向寿华道:“欣儿还年纪小,不懂事,十一郎媳妇就别同她一个小孩子一般计较。”
“欣姐儿十三了,你还说年纪小?”
寿华还没来得及说什么,上首的吴老夫人发话了:“平日让你多教教她礼仪。”
“她嫌累不学,你就由着她。”
吴老夫人敲敲桌子:“你倒是看看她现在成什么样儿了,十一郎媳妇是她的嫂嫂,她就这么敷衍怠慢。”
“让人知道只会笑吴家女儿没教养。”
吴老夫人这话说出来,李氏脸色一僵,吴欣更是小脸惨白。
“祖母……我……”吴欣有些委屈地看向吴老夫人。
吴老夫人丝毫不动容,淡淡道:“就罚你禁足一个月,回去之后好好反省反省,想想自己错在哪儿了。”
“是,祖母,孙女知错。”见老夫人不容置疑的态度,吴欣只能起身行礼,垂眸掩下心里的委屈和不甘。
走出老夫人的院子,寿华和吴轩回清风院,吴轩伸手牵住她的手,有些歉疚道:“娘子,让你受委屈了。”
“三妹妹是大伯的遗腹子,大伯母因此对她格外偏疼些,平日里舍不得管教,大伯家那些庶妹没少被她欺负。”
“祖母说了几次,大伯母都搪塞过去,久而久之她老人家也不想再管。”
“这几年我病重没出门,没想到她现在竟变得如此不知礼数。”
祖母罚她闭门反省,为的就是磨一磨她的性子,只是她的这一片苦心,三妹妹恐怕是想不透也看不出。
郦寿华没有出声,边听着他说家长里短边往清风院走。
来回有小半个时辰,回到清风院,吴轩身上出了薄薄一层汗。不过并不难受,反而感觉浑身舒畅。
回了清风院,寿华让月吟月瑶把今天收到的礼登记存放。
她自己则和官人进正房歇一歇。
正房内,喝了一盏枫吟端上来的清茶,吴轩拉着郦寿华同坐在软榻上,温声细语地与她说起了吴家的事。
郦寿华安静地听着,把一些要紧的人和消息记在心里。
第一日请安后,婆母直接免了郦寿华之后每日的晨昏定省,第二日还让心腹妈妈过来叮嘱她,一定要照顾好十一郎。
另外还暗戳戳警告她,要是十一郎出什么事,她唯她是问。
郦寿华看着说话看似恭敬,实则傲慢,眼里的不屑都没藏好的张妈妈,有些理解隐藏在原主内心对吴家的恐惧。
可以说整个吴府,除了吴十一郎吴轩,没有一个人瞧得起原主的身份。
就连十一郎的母亲,要不是她儿子实在找不到媳妇,她恐怕是永远都不会乐意让一个商户女进吴家的门。
尤其是她最看重的小儿子,她恨不能把天上的仙女娶来给她儿子当娘子。
原主那一世,十一郎过身之后,婆母直接软禁原主、断了原主的吃食,想让原主为十一郎殉葬。
平日里也没少念叨原主身份低微。
也难怪她的心腹妈妈会有样学样。
不过对这位便宜婆母的警告,郦寿华并没有放在心上。
她不是原主,不会逆来顺受。
也不会任由吴家人欺负,她的任务是治好十一郎的病。至于以后十一郎会不会嫌弃她,并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
若是他初心不变,那他们做一世夫妻没什么不好,至少十一郎才华样貌都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