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胜的决心是好事,但怎么胜却在困扰着阿骨打。
底下的将士可以欢呼雀跃,但阿骨打不能啊,必须考虑如何胜啊,但阿骨打面对七十万大军,巨大的实力差距看不到一丝胜利的曙光啊!
怎么办?凉拌!
阿骨打也不多想了,反正张安安说了战必胜,那就战吧!
崇宁六年十月十九日,这是一个注定被载入史册的日子。
黄泥湾!
面对来势汹汹的辽人大军,阿骨打率先发起了猛攻!
这特么不合常理啊!
辽人号称七十万,阿骨打满打满算才两万兵马,双方的兵力对比达到了悬殊的35:1,阿骨打作为弱势一方,应该以防守反击为主啊,怎么就直接放弃了防守了?
这还不是锦囊给闹的嘛!
张安安的锦囊说了战必胜,淳朴的大金汉子们都信了,面对如此高昂的士气,阿骨打就是想防守都不行啊,一旦进入了防守阶段,高昂的士气很有可能会被悲观的情绪所替代,还不如趁着这股士气打出去!
阿骨打这一招也把对面的辽人将领给整懵了,这就是所谓的乱拳打死老师傅!
此时的阿骨打只有一个信念,老子就盯着你辽人的皇帝打!
阿骨打身先士卒,率领大军犹如一柄利箭直插耶律延禧的中军大营!
一开始被打懵了的辽军也迅速反应了过来,中军组织抵抗,两翼也随之包抄过来。
现在的战局其实对于阿骨打并不友好,辽人的中军只要能阻挡住阿骨打的攻势,争取到两翼合围的那一刻,阿骨打就等于被包了饺子,插翅也难飞!
然而面对阿骨打的猛烈攻势,辽人是节节败退,引以为傲的铠甲在女真人的狼牙棒面前犹如是纸糊的一般!
不过辽人人多,就算遏制不住阿骨打的攻势,但哪怕就是用人命填,也能笑到最后!
老将萧达不理也正是这么做的!
萧达不理久经沙场,一眼就看出了阿骨打一方高昂的士气,虽不明白处于弱势的阿骨打为何有这般的自信,但也明白刚不能持久,哪怕是用人命填,只要能顶住阿骨打的攻势,那么等这股士气一泄,就是胜利之时!
辽军将领也都是知兵之人,见萧达不理用兵老到,沉稳应战,便知这一把稳了,放缓了救援的脚步,转而形成合围之势,彻底断送了阿骨打的退路!
见友军明白自己,转而配合的形成包围圈,萧达不理也是露出了胜利的笑容,然而萧达不理笑得早了,最大的变数出现了!
这个变数不是别人,正是大辽皇帝耶律延禧!
耶律延禧是昭怀太子耶律濬之子,母贞顺皇后萧骨浴。
耶律延禧的父母在其二岁的时候便被耶律乙辛便派萧达鲁古、萧撒八杀害了。
如果不是北院宣徽使萧兀纳等提醒辽道宗注意皇孙耶律延禧的安全,辽道宗醒悟,携皇孙耶律延禧同行,基本上就是步了父母的后尘。
不过也正是如此,耶律延禧是由皇爷爷辽道宗抚养长大的,因祸得福,被辽道宗确立为皇储。
耶律延禧不是马上皇帝,从未见过战场上的残酷,当举起望远镜观察战场上的情况,看到阿骨打这个野蛮人挥舞着狼牙棒,带走一条条生命,心里就忍不住地颤抖。
在望远镜的加持下,阿骨打的毛发清晰可见,一名辽军将士的脑袋在阿骨打的狼牙棒下犹如被打爆的西瓜,红的白的炸裂开来,耶律延禧害怕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辽军各将领开始放缓了救援的脚步,转而对阿骨打进行合围之势,但这一切落到耶律延禧眼中,就变成了辽军崩溃!
皇帝是这个世界上最自私的物种,尤其是皇权至上的年代,皇帝的个人意志凌驾于一切之上,世上的所有都要围着皇帝转。
就像有人曾说过,我交朋友不在乎对方有没有钱,反正没我有钱!皇帝同样如此,皇帝不会在乎其他人,只在乎自己!
耶律延禧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自己的安危,于是不可思议的一幕出现了,耶律延禧临阵脱逃了!
在作战中,皇帝和将领都会通过醒目的旗帜来表明自己的方位,只要大旗还在,下面的将士就有了战斗的勇气;反之,若是大旗消失了,那么战局崩溃也就是一瞬间的事!
故而夺旗是与斩将并列的大功!
如今耶律延禧一跑,代表着皇帝的大旗也跟着一起跑了,底下的将士一看到连皇帝都跑了,那自己还玩什么命啊,还不赶紧撒丫子地跟着跑啊!
战局崩了,彻底崩了,别说萧达不理,就算是兵仙韩信来了都没用!
有人就会说了,耶律延禧是跑了,但扛着大旗的人别跑不就行了!
这么说也可以,但别忘了,底层的将士不是所有人都认识皇帝的,皇帝也正是通过代表了皇帝的大旗来指挥,人在哪里旗在哪里,若是人旗分离,就代表了皇权失控,被人取代都是有可能的。
老将萧达不理眼看着大好局面瞬间崩溃,气得一口鲜血喷涌而出,从马背上重重地掉落下来,被呼啸而至的逃兵践踏至死。
阿骨打眼看着自己一方就要落败,却不曾在这节骨眼上,辽军自己崩溃了,再定睛一看,原来是大辽皇帝耶律延禧临阵脱逃引发的全军崩溃,这才明白了战必胜的真正含义,大喜之余高举狼牙棒高呼:“战必胜!莫跑了狗皇帝!”
大金将士原本高昂的士气再次暴涨,挥舞着狼牙棒呼啸着紧随阿骨打,向着耶律延禧逃跑的方向猛追!
一跑一追,阿骨打顺势夺取了辽人的大片土地,所过之处无不跪降。
经过近一个月的逃命,耶律延禧在护步达岗也终于稳住了阵脚,同时还收拢了大批的逃兵,一番清点过后,居然还有十万兵马。
这个时候,辽人还是有兵力优势的,未尝没有一战之力,就是下面的那些将领也是纷纷要一雪前耻。
但就在这个时候,一份急报送至,耶律延禧在看完急报后,做出了一个令自己彻底跌入深渊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