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十日寅时三刻,晨露尚悬于牡丹花瓣尖上,御花园的青石小径已响起细碎的脚步声。
宫娥们提着描金竹编花篮,发间簪着当日新摘的垂丝海棠,在九曲回廊间轻盈穿梭。
她们指尖翻飞,将沾着夜露的姚黄魏紫、西府海棠错落插进青瓷胆瓶,那些瓶身暗刻着缠枝莲纹的容器,此刻正陆续被安置在流觞曲水畔的太湖石上,或是倚着朱漆栏杆的六角亭角。
执事太监捧着的鲛绡名册在晨风中簌簌作响,他腰间的银链随着踱步轻晃,在青砖地上投下细碎光斑。
\"东侧第三席添两柄湘妃竹扇\",\"西角门廊下再加三盏羊角宫灯\"——他沙哑的嗓音惊起檐角铜铃,惊得几只蓝翎雀扑棱棱掠过海棠枝头。
皇后身边的掌事嬷嬷容佩立于观澜亭飞檐之下,鎏金护甲套在银剪柄上泛着冷光。
她正俯身修剪一丛西府海棠,剪刀开合间,冗余的枝桠便如黑蝶般飘落。
忽有劲风掠过檐角铜铃,惊得她手中银剪微顿,抬眼望向天际翻涌的云层:\"取我那匹绛红纱幔来,要双层加固。\"声音不大却震得廊下宫女立即垂首应诺。
央柒立在珊瑚石假山旁,指尖抚过靛蓝缎面的账册,指腹在\"琼花露十坛玉簪香三百支\"的字样上微微用力。
她将账册递给身侧的花房管事:\"酉时三刻前,所有时令鲜花必须换两遍清水。\"
说罢又转向搬运珊瑚枝的太监:\"那枝三尺高的红珊瑚要斜插在鎏金香炉旁,记住要用孔雀蓝绸缎衬底。\"
不远处传来沉稳的脚步声,八名太监抬着朱漆描金酒海缓步而来。
酒海上搭着的杏黄绸布滑落半角,露出底下流转着琥珀光泽的百花酿——那是用谷雨前采摘的牡丹蕊、白露时的桂花露,佐以玉泉山清泉,经三年窖藏方成的御酿。
当先的太监额角沁汗,却仍用双手虚托酒海边缘,仿佛捧着的不是酒坛,而是即将破晓的朝阳。
风掠过御花园的刹那,满树海棠簌簌作响,惊醒了沉睡在花影里的铜仙鹤。
它引颈长鸣,声震九霄,惊得负责香炉的宫女手一抖,一缕青烟歪斜着升上天空,在晨光中化作缥缈的云絮。
卯时初刻,天光未透,皇城内外已如星河倾泻般次第亮起灯火。
晨雾如轻纱般浮在琉璃瓦上,将飞檐斗拱勾勒成朦胧的剪影。
自亲王府邸至六部官廨,朱漆大门次第开启的吱呀声惊醒了尚在酣睡的坊间巷陌,更夫的梆子声与早市的吆喝声在薄雾中交织成奇异的韵律。
玄武大街上,文官轿辇与武将车驾交错而过。
鎏金车辕在晨雾中泛着温润的光泽,玄铁甲胄则折射出冷冽的寒芒。
一队金吾卫策马而过,腰间佩刀与马鞍上的铜铃叮当作响,惊起檐角栖息的寒鸦。
成安郡主府内,三进院落的灯笼同时点燃,将回廊照得通明。
贴身侍女捧着鎏金铜盆的手微微发颤,水面倒映着郡主略显焦灼的面容。
在侍女伺候下,成安郡主这才开始净面、更衣。
她望着铜镜中那张明艳的脸庞,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颈间的羊脂玉佩——那是皇后娘娘去年生辰时赐给自己的,这些日子成安郡主一直贴身带着。
\"郡主,今日戴哪支步摇好呢?\"侍女捧着几支精美的步摇,声音轻得像一片羽毛。
成安的目光在步摇上扫过,最终停留在那支金累丝蝶恋花步摇上。
这支步摇是她及笄那年,母亲特意请宫中巧匠打造的,蝶翼上镶嵌的东珠在烛光下流转着珍珠般的光泽。
\"就这支吧。\"成安指尖轻点,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上一次太子殿下可是看着这支步摇多停留了一会,必定喜欢。\"
她想起年前宫中办宴会时,太子殿下不经意间瞥向了她发间。
自从殿下前往江南平叛,自己已有许久未曾见过太子殿下。
前些日子返京的消息传来,她特意选了临街酒肆最好的位置,却不想殿下始终未曾抬头,倒显得自己的各种打算成了一场空。
侍女小心翼翼地将步摇插入发髻,金色的蝴蝶在烛光下微微颤动,仿佛随时都会振翅飞走。
成安对着铜镜转了个身,满意地看见步摇在鬓边投下恰到好处的阴影:\"今日本郡主便是要让皇后娘娘瞧瞧,那劳什子宋央柒有什么好的!\"
先前在皇后娘娘筹备的赏花宴,宋央柒头上的翡翠步摇,虽精致却少了这份灵动。
宋国公府内,老夫人倚在描金拔步床畔,任由荣妈妈将累丝金钗插入她霜白的鬓角。
铜镜中,老夫人看着那支金钗,眼神颇为满意。
\"老夫人且看这珠串,\"荣妈妈捧着东珠手串,声音里带着讨好,\"每颗都经过七道工序打磨......\"
老夫人漫不经心地点头,心中却是颇为满意,这一次百花宴,皇城中数得上号的府邸都会出席,这一次,宋国公府可不能落了下乘。
不过,老夫人和荣妈妈都忘了,这珠串乃是前国公夫人安氏先前所送。
随着安氏离世,这些事情好似一同被埋到了土里。
宋弘文则端坐在紫檀雕螭纹太师椅上,任由老仆为他束紧织锦腰带。
那腰封上嵌着的和田玉带銙随着动作轻叩玉带钩,发出清越声响,却掩不住他眼底的一丝期待。
二门外的马厩里,管家正亲自为马车套上嵌玉衔珠的鎏金马辔,汗珠顺着他的额角滑落。
兵部左侍郎府邸则是一片肃穆景象。
侍郎杨大人立在正厅的山河地理图前,任由长随为他束紧犀角带扣。
案头的铜漏滴答作响,提醒着时间的紧迫。\"大人,车驾已备好。\"当值的幕僚捧着鎏金拜帖立在一旁,额头却渗出细密的汗珠。
辰时三刻,长街已是一片锦绣,鎏金车辕碾过青石板路的声响连绵不绝,热闹不已。
卖早点的摊贩们今日不再多加逗留,早早收摊,只余下几缕炊烟还在青瓦间萦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