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传朕口谕,刘鄩、丁会、康怀英尽管挥军杀入陕州地界,而陕虢军邻近关陇之地,倘若梁国再发兵驰援,朕这边不但会调遣军旅以做策应,一应辎重粮秣、攻城器械,也将调运往陕虢军协同攻城掠地。”

汴京这边,李天衢也立刻做出了决议。虽然按先前构想,陕虢军终究要取,也打算再休养生息一段时日。可是战略上的局势瞬息万变,梁国既然先行出兵进犯河阳,如今刘鄩、丁会那两路军旅杀溃李思安,正要转守为攻,那也就莫不如趁机试探下朱温那边的反应。

因为李天衢寻思河阳军对于己方势力,与朱温统掌的陕虢军情况有些类似,距离彼此的国都临近,所以也不是没有可能引出龟缩于潼关以西死守的其它梁国主力军旅。

牵一发而动全身,就算到时战事的规模还要闹大,汴京与陕虢军都在后世河南省地界,相距不远,虽是能调遣军旅进行支援。何况北面还有盯着朱温猛攻的晋王李克用,也必然趁着梁国分散兵力固守陕虢军,而意图再兴兵南下...那即便己方势力诸部将士虽会疲惫,可朱温更是劳顿不堪,这场仗还要往大了打,他也更耗不起。

当然朱温眼见动摇宣武、河阳等地局势不成,也有可能收缩军力,仍要倚仗河中、潼关险要保全自身。就由陕虢军节度使朱友谦自生自灭,你能守得住地盘最好,倘若真守不住,那就更不值得再增援添兵,枉然消耗军力。

如果是那种情况,那就顺水推舟的拿下陕虢军,把疆域扩张至地理位置属于三秦之锁钥,为关中东面要隘门户的潼关附近。只不过再要往西面打,恐怕就会相当的棘手了...不过随着时间的推进,梁国内部爆发祸乱的几率将会越来越高,到了那时也未尝不会有可乘之机。

再考量到陕虢节度使朱友谦的史载事迹,推敲他遭受严峻军事威胁时有可能做出的抉择...李天衢思付一番,立刻又对恭候听旨的传至官员嘱咐道:

“如若刘鄩、丁会进军顺利,杀至陕州治所陕县城下。无论梁国派不派遣援军前去,尽管传令刘鄩全力攻城,而且务必要截断各处道路要隘。就算陕县城防坚固,短期内也难以攻克下来......

梁军援兵来时,京畿殿前司诸部军旅也将陈兵于河阳,随时准备再大战一场;而梁国不发救兵,当朱友谦意识到他孤立无援之时,朕再遣使赶赴陕县,且看那朱友谦到时又如何作想。”

...刘鄩得李天衢首肯,也再没半点顾忌,与丁会率部杀入陕州地界。而陕虢军藩镇顾名思义,下辖陕、虢两处州府,比起同样只据二州之地的义成军,地盘也大不到哪里去。缺乏战略纵深,很容易被敌军杀至治所中枢。

至于李思安所部已不足万人的败军,当时来的气焰有多嚣张,惨败溃逃之势便有多么狼狈。西面毕竟有潼关天险,李思安也根本不打算在陕虢军停歇整顿,便继续溃逃,意图尽快进入西边镇国军下辖的领地。

按先前估计,朱友谦统掌的陕虢军兵力应该也不过在两万五千人左右。大军压境,他也只得分兵据守陕、虢二州治下各处城郭,不敢出动出城迎战。

是以刘鄩精心安排,先是剪除陕县以外更易攻破的两处县坊,封锁道路要隘,再逐步向陕县推进。直至挥军轻易的抵至城下,又不出七八日光景,由汴京殿前司分遣的军旅护送,众多庞大的重型攻城器械陆陆续续的也已抵至营寨当中,陕县城前排布开来,便立刻向城郭发动起猛攻......

由投石机抛射出的石弹纷飞,还有床子弩、硬弓、弩机施发出去的箭矢如雨。另一侧城门则是人如蚁聚,发出震天喊杀声不断的朝着城头上方攀去。即便守城部众以弓弩、滚木、擂石予以还击,依托险要坚固的城防死守,可是从攻坚战一开始便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智将刘鄩攻打城郭也是手段频出,轰击城墙、挖掘地道、利用云梯井阑试图抢夺城关,总之有什么攻城手段换着法使得不亦乐乎。

这也无疑使得统掌守城部众的朱友谦疲于应对,他也很清楚陕虢军如今万般凶险,毕竟与李天衢治下河阳、宣武等镇邻近,攻城大军后继的辎重粮秣也可以源源不断的输送过来。

现在唯一的仰仗,便是梁国能够发救兵来援,否则的话就算能够坚守下去,直到城内粮秣绝尽,这种情况再持续下去...恐怕也就只有啃树皮、皮革,甚至以人为食。

只几日的光景,陕县城关上便已是血积尸累,墙垛周围密麻麻插着不少箭矢,不少区域的城墙千疮百孔,需要由后方民夫日以继夜抢修筑补。而一天的惨烈战事结束,明天却又将会是新的开始......

刘鄩做出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强夺下陕州治所陕县的姿态。而与此同时,丁会、康怀英另遣部分兵马驻扎于周围要隘,防范潼关以西随时有可能驰援而来的梁军。李天衢调拨的京畿殿前司几拨军旅向东挺进,也已陈兵于渑池县东面与陕虢军接邻的地域。梁军救兵只要敢来,那么围绕着陕、虢二州的争夺战规模,也将会变得越来越大。

尤其要防范的,当然便是西边统掌镇国军藩镇,还兼管潼关防务的梁军大将杨师厚。

然而又过去了旬月光景,无论是坐镇潼关的杨师厚,还是位于长安的朱温也都无半点动静。似乎现在遭受李天衢全力猛攻的州府,并不是他梁国治下的地盘。

李天衢一直等候梁国是否会出兵救援陕虢军的战报,结果却始终没有消息传来,他大概也已经能确定:

朱温没料到李思安这一路意图搅乱中原局势的兵马会被轻易杀得大败,养回些元气,便先是如毒蛇出洞,趁你不备要狠狠咬上一口,可他一发现战局不利,朱温便又要做缩头王八,梁国方面也只得集中军力采取守势。

而地处河中、潼关防线之外的陕虢军领地,朱温也是做了壮士断腕的打算,不打算派遣援军,便如他当年仓惶逃离汴梁,只留下他亲生长子朱友裕拼尽全力死守那般。

可是朱友裕是你朱温的亲生长子,也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拼到了城破之时...而朱友谦则是你收的养儿,而且收他当干儿子的时日也不算长久。当朱友谦若意识到自己也要被当做一枚弃子,他又会如何作想?

李天衢寻思着嘱咐刘鄩从一开始便发动全力猛攻,为的是让朱友谦以为攻城大军不达目的绝不罢休。但是把他打得疼了、打得怕了,也让朱友谦意识到外无援手的时候,就该与他好好谈谈了。

毕竟唐末五代、血腥时节,除了黄巢、秦宗权、孙儒、李罕之之流纵兵屠戮百姓当做军粮的案例。其它大规模吃人事件的频发,都是集中在守城战而引起的,比如李茂贞挟持唐昭宗抵抗朱温大军之时,凤翔府熬到了城内人肉每斤值百钱、犬肉值五百钱的地步;

杨行密短暂占据扬州,而后却被孙儒逼到了城内饥民互相残杀充饥的份上;

还有按史载轨迹,燕国内斗之时会设立屠宰百姓,以当做军粮的宰杀务这等专门机构...李天衢心说态度我已经表明了,但是也不想把事做得太绝,否则打到最后,遭殃的还是老百姓。

不过按说以朱友谦现在的心境...给他个机会,也应该不会再死守下去了吧......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黜龙极品大昏君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镇国少将军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凤帝九倾三国:开局被刘大耳逼出山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穿越之横扫三国校花的贴身狂少大唐:我能搞钱,多娶公主合理吧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锦衣春秋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重生皇太子,召唤武将争霸天下沙雕网友援北伐大乾暴君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执戟战红楼马谡别传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异世枭雄传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人在隋唐:从合成词条开始无敌笙书传老子传奇:大道至简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携手狐仙共修真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医妃火辣辣包拯历险记千山记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