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在此期间倒是收集了不少幽国境内的顶尖大族以及朝堂官员的具体信息,当他将上东洲清理一遍后,目标便直指国都临安城。
幽国境内的各方将领在听到即将被攻破国都的时候,也是忍不住骇然变色,他们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国家的防御力量竟然会如此的薄弱。
在各地镇压起义军的那些将军们,现在都忍不住生出了一股绝望的情绪。
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坚持是否有意义?
因为当一个国家四处都兴起叛乱的时候,说明这个国家就已经没有生存和延续下去的必要了。
至少从以往的历史经验当中可以得知,这个国家烂透了,百姓对它失望极了。
当然,这些将军们其实也没有为国捐躯的打算,他们背后都是有着大家族作为支撑的,幽国境内的阶级制度是十分森严的,普通人要想爬上高位,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是三五代人的努力,也不可能有这种奇迹发生。
因此,当各地镇压起义军的将军们在得知上东洲即将被攻破后,也都没有心思再继续去镇压的当地的起义军了。
他们随便限制性的抗争了几下,便让了道。
因为他们已经尽到了作为臣子应尽的义务,至于接下来的事情,自然只能交给朝廷去做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幽国境内开始全面失控。
而此时的幽国朝堂也是乱作一团,当官者自然也是人心惶惶,忐忑不安。
哪怕他们明知道这个国家已经烂透了,但他们还是不希望这个国家就此灭亡,毕竟他们是既得利益者。
官员之间彼此勾结,相互扶持,买官渎职,早就不是秘密了。
这个国家这个朝堂早就被他们经营的滴水不漏,别说是普通人,便是一般没落的寒门都没有机会崛起。
他们对人才的把控也是极其严格,有什么好用的人才或者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人才,唯一的出路便是成为他们的走狗,否则永无出头之日。
只是他们所没有想到的是,上东洲的外围会被破的如此之快。
因为李昭战斗的诸多传闻被传了回来,加上场面的确过于血腥,原本都不是很在意普通人死活了他们,第一次感觉到事情的走向已经完全脱离了他们的掌控。
原本还和谐无比的朝堂,现在也吵得不可开交,彼此都在推诿责任。
而此刻端坐在龙椅上的幽国皇帝陛下,正用一种悲凉的眼神看着这群大臣。
其实他这个皇帝陛下并没有多少存在感,也没有多少人在乎,毕竟朝堂上真正能够做主的,还是朴太傅这群人。
他们的话比这位皇帝陛下还管用,而这位懦弱的皇帝陛下,也向来遵从朴太傅的意思。
所以,在这位朴太傅没有发言的情况下,哪怕是作为皇帝陛下也是不敢声张的。
皇帝陛下玩着自己的手指,又摇头晃脑的看着自己面前的诸多大臣,神情显得有些无所谓,好像这座江山即将丢失,也没有多大的损失。
“肃静!”朴国昌朴太傅呵斥道。
整个朝堂瞬间安静了下来。
由此可见,这位朴太傅的声望到底有多高?
整个朝堂在飞速安静下来后,朴国昌这才淡淡道:“有什么可争吵的?不过是一介黄口小儿,若非是我国士兵都派往了前线,何至于让那厮得逞?”
“太傅说的是。”
大家自然都不敢反驳。
“既然那武国的幽王都已经打到了上东州,若使我国的将士不主动迎战,倒是显得我们怯懦了。”朴国昌开口道:“不知道哪位将军可敢一战。”
幽国朝堂上还是有几位将军的,不过这几位将军却没有领兵打仗的经验罢了。
似这样的情况不胜枚举,太多无关紧要的人占据了重要的职位,这便是整个朝堂当前的状况。
但凡是能瓜分到的位置,已经全部都被瓜分了。
当然大家其实也都很清楚,朴国昌朴太傅如此一问,不过是例行公事罢了。
瞧见朝堂根本没有丝毫动静,坐在上方的皇帝陛下眼眸闪过一抹失望,他藏在那袖中的手微微紧握。
“一群废物。”朴国昌冷冷的骂道。
“臣罪该万死。”
幽国朝堂上无数大臣纷纷跪下,表达自己的惶恐。
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让幽国的皇帝陛下心里感觉更愤怒,但他却也不能表现出来。
“太傅,您无需如此生气。”皇帝陛下不得不安慰。
朴国昌冷冷地看向周围大臣:“若非是陛下给你们求情,老夫并要当众将你们杖毙。”
“多谢太傅不杀之恩,多谢陛下。”
皇帝陛下藏在袖中的拳头猛然握紧,那低头的一瞬杀机一闪而逝。
“陛下。”朴国昌看向了皇帝陛下。
皇帝陛下立即抬头,脸上什么表情也没有了。
“如今朝堂的确是无人可用,如今看来只能调用京都八卫了。”
听到此话的众多朝堂大员们忍不住脸色一喜,纷纷附和道:“太傅英明。”
只是谁都没有想到,向来不会反驳太傅的皇帝陛下,此时竟然罕见地沉默了。
朴国昌的眼睛也微微眯了起来,打量着这位年轻的皇帝陛下。
“陛下可是对老臣的提议有什么不满?亦或者陛下不满意老臣所做出来的决断?”
朴国昌语气淡淡的问道,但却透露着一股无形的压迫之力。
这位年轻的皇帝陛下额头上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的内心翻江倒海,万万没想到这一天还是到来了。
“太傅的安排甚合朕意。”皇帝陛下连忙解释道:“朕只是在想,诸位大臣的家中,是否也可派出一些人来?”
但就在这位皇帝陛下刚说完这番话后,满朝文武齐齐跪下,声音无比惶恐道:“陛下,我等冤枉啊,真的是为了朝廷兢兢业业,家里何曾有过刀兵?”
满朝文武一片哗然,都为自己的清白发声,坚决不承认这种事情。
瞧见这一幕的皇帝陛下,已经彻底的对这个朝堂死心了。
他当即道:“既如此,那就按照太傅的意思,调动京都八卫。”
在这位皇帝陛下说完这番话后,满朝文武露出了喜色,然后恭维的喊道:“陛下圣明。”
可这位皇帝陛下却觉得此言如此的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