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夫子训导完许大夫,接着村长,七叔公等人族老轮番上阵训导。
许芦根能说什么?只好低头哈腰,连连点头。
很快,徐麻子从外面走进来,问道:“张夫子,邵涛兄弟,饭菜好了。”
张夫子今日心情也不怎么好,嫁闺女和娶媳妇完全不一样。
伤感地点了点头:“先吃饭了,莫要误了吉时。”
于是在徐麻子的一声令下,村民快速地摆好桌椅板凳,等着吃大席。
至于吃饭的地点,直接摆在张夫子家的院子,院子不够,就摆在路边,路边不够,就摆在隔壁院子。
张邵涛媳妇领着两个闺女云落和雪落走入闺房,见到辰彦在,笑着说:“辰彦,开饭了,先出去吃饭。”
张辰彦闷闷不乐地说:“二婶,我想陪姑姑吃饭。”
等会姑姑就要成为许家人,辰彦好难过。
张邵涛媳妇点了点头:“行,到外面装饭,进来跟姑姑一起吃。”
随后又说道:“云落小姑,先吃饭,免得肚子饿坏了。。”
穿着新娘衣服的张珂玥既紧张又难过,眼眶红红地问道:“阿爹和二哥吃了吗?”
雪落脆生生地说:“小姑,阿爷和阿爹陪客人一起吃。”
云落问:“小姑,你想吃什么,我给你端进来,”
张珂玥根本没什么心情吃饭,摇了摇头:“什么都可以。”
张邵涛媳妇见小姑子一直往外面瞧,安慰地说:“芦根妹夫也在外面吃饭,不用担心,有程婶子在跟着他,不会饿着的。”
这话一落,张珂玥脸蛋红红,低着头不敢吭声。
张辰彦走出房间,文贤喊道:“辰彦,快过来这边。我们一起吃饭。”
文博也说道:“师兄,我们这里菜多,来这边吃。”
村长夫人见文博几个娃子大喜的日子还聊功课,觉得徐家村的娃子跟外村人就是不一样。
相信假以时日,村里会出更多的读书人。
于是特意把喜欢读书的娃子安排在一桌,弄上丰盛的饭菜,好吃好喝好伺候。
没错,读书人就是另眼相待,想要好待遇,村长会喊你去读书。
像三个壮,虽然村里人也喜欢,但说到读书,恨不得把他们骂一顿。
辰彦摇了摇头:“我进房间陪姑姑吃,你们自己吃吧。”
今日姑姑要出嫁,辰彦小朋友非常不舍得。哪里像小伙伴那样,个个都好高兴。
当归笑呵呵地说:“辰彦,那你进去陪俺三婶吃饭吧,嘿嘿,今晚就到俺陪三婶吃饭了。”
哪壶不开提哪壶,很快当归被辰彦瞪了一眼。
当归无辜地挠了挠头,无辜地说:“俺,俺怎么了?”
文贤低声说:“辰彦本来就不高兴,你还要刺激他,啧啧~~不打你算好了。”
江哥儿连连附和:“就是,当归,你家是高兴,夫子家可不高兴了。白白地给你家送一个闺女,太亏本了。”
不愧是富二代,账本算得明明白白,张夫子家的确亏又亏。
文博同情地看了一眼当归,也说道:“当归,往后辰彦的姑姑就要在你家生活了,哎,以前辰彦天天对着,如今换成你天天对着,辰彦自然不高兴了。刚才你的话实在太欠揍了。”
当归知错能改地说:“辰彦,俺,俺不是有心的。”
张辰彦不想和当归说话,端着碗筷就跑到屋内了。
往后很少有机会跟姑姑一起吃饭了,真的好伤心。
三七见辰彦离去后,拍一巴掌当归的后背,教训到:“今日说话小心些,咱们娶人家闺女,就要小心赔不是,不能说些顶心顶肺的话,知道不?”
当归委屈巴巴地说:“大哥,俺知道了,俺不说了。”
文博感叹到:“哎,我以后要生小子,不生闺女。辛辛苦苦养大了,要到别人家,可难过了。”
江哥儿无比认同地说:“文博说得对,俺也不生闺女,要生小子。俺可不想把闺女赔出去。”
一群几岁的小娃子,一边吃饭一边感叹生闺女人家的不容易。
惹得旁边的大人哈哈大笑。
相比文博的感叹,肥团就单纯多了,除了干饭就干饭。
特别今日阿姥很忙,没人限制,此时不吃更待何时。
肥团正啃着大肘子,吃得那一个满嘴理由。
旁边蹭饭的柱子也一样,吃得不相上下。
胖子之所以成为胖子,吃得少那是不可能的。
肥团高兴地说:“柱子,好吃不?俺们村的宴席是国公府做出来的。”
柱子不知道什么是国公府,但听起来,好有气势。
双眼瞪得老大,无比认同地说:“肥团,好吃,俺就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肘子。”
肥团得意地点了点头:“好吃就吃多些,晚上还有的吃。”
柱子听到晚上还能吃,更是高兴地说:“肥团,你真好,带俺来吃席子。”
肥团笑哈哈地说:“柱子,今日俺带你席子,明日你也要带俺去吃席子。”
甭管能不能带,此时此刻吃肥团的席子,柱子满口答应:“嗯,肥团,俺也带你去,俺们一起吃席子。”
肥团听到后,乐呵呵地笑起来,吃得更欢快了。
肥团打算多认识好朋友,那么就让好朋友带他去吃席子。
这样就能时不时吃到好吃的东西了。
一群娃子齐聚一堂,快活地吃着宴席。
大人也一样,一边吃一边谈天说地。
刘婆子高兴地说:“徐麻子的手艺还真不错,大气,够味,好吃。”
徐婆子也是这样认为的,点头说:“好姐姐,俺也不怕你笑话,俺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席子,哎,祖宗保佑,让俺老头认祖归宗,才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一开始是徐老头坚信他是徐家村流落在外的旁支,渐渐地徐婆子也相信了,现在徐大牛,徐二虎也相信了。
子子孙孙更是认为是徐家村的村民了。
如果不是祖宗保佑,不是同根同源,他们一家哪里会过上比逃难前还好的日子?
徐大牛怎么会有机会去做衙役呢?
这一切都印证了,他们就是徐家村流落在外的族人,他们的根就在徐家村。
陶寡妇瞄了瞄四周,今日的食材村里出一部分,张夫子出一部分,所以合在一起,那一个丰富。
笑嘻嘻地说:“就是,俺就没吃过这么好吃的席子,张夫子真豪气。”
这话说的对,平日跟陶寡妇不对付的婆子也连连点头称是,连钱婆子也只顾上吃饭,不做恶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