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建兴十三年十月的凉州,注定会很热闹。

对于冯刺史来说,吴国使团的到来,并不算是头等大事。

最大的事,还是凉州考课。

时历三年之后,第一批参与凉州考课选才的士子学子,终于迎来了最后一次考核。

从第一年被下放到县乡当工头,再到第二年到郡里各部曹当跑腿,最后再到州里整理各类文书。

与最初参与考课的士子相比,能熬过这三年考核的人,基本也就是剩下个三成。

剩下的这些人,是不是才干出众不好说,但业务水平至少都在平均水准之上。

最重要的是,他们要么是心志坚定之辈,要么就是把考课当成最好的晋升渠道。

有这两点就够了。

冯永没想着十几年就能挖倒世家用数百年砌起来的墙角——即使自己手里有降维打击的利器。

从一开始的偷偷摸摸,到现在的光明正大,就已经是很大的胜利了。

后世历史上的某个姓杨的熊娃子,在付出整个天下江山的代价后,最后连自己脑袋都赌上了,都还没能搞定关东的世家。

十月的凉州,热气早已褪去,甚至已经开始有了些许凉意。

武威城里,气氛却是越发地火热起来。

“幼常,好了没有?快点!”

一袭青衣的李明急吼吼地对着屋里头喊道:

“数年努力,可就是看今朝了,如何敢耽搁了!”

“时辰未到,天色尚早,着急什么?”

同样一袭青衣的马田终于走出屋子,略有不耐地回了一句。

“能不急吗?这三年来的努力,可就是看今日了。”

李明颇为唠叨地重复着这句话,神情有些紧张,他拉了拉身上的衣服,低头左右看看,“幼常你帮我看看,可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参加考课就这点好,苦是苦了点,但至少包吃包住,夏冬两季发统一款式的衣物。

熬过了第一年,等第二年进入郡里当跑腿的时候,每个月还有补贴。

对于世家子弟来说,这点东西,可以说连塞牙缝都不够。

但对于有志改变阶层的苍头黔首,乃至寒门子弟来说,这就是一个振奋人心的信号,半步入仕的信号。

就像李明这样的,他不是穿不起这种衣料的衣服,而是这身青衣所代表的意义,非别的衣物所能比拟。

李明右下侧衣摆明显有一个黑点,也不知是哪里沾上的泥点,还是洗不掉的墨点,但马田就是不说。

因为他知道,他说出来,眼前这家伙肯定要回去换衣服,到时候又要花时间等他,划不来。

“挺好的……”

马田推搡着李明向外走去,“走走走,着急喊我出来,就是看你的衣着合不合适?”

李明没觉得有哪里不对,他急声道:

“笔具!笔具没拿!”

之所以是笔墨不是笔具,是因为除了笔墨,还有各类大小尺子,这就是凉州考课与其它考课不一样的地方。

因为它会有各种算学题。

南乡算学,天下第一,可不是说说而已。

只有当过工头,这些士子才明白,算学有多大用处。

至少在水利土木工程这种最基础的民生方面,学过算学和没学过算学的工头,那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对于李明来说,三年凉州之行,算是一场心灵与身体全面洗礼。

从一开始心里对冯鬼王极为抗拒但又不得不前来的矛盾。

再到承认现实。

到最后认可凉州考课乃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合一”的过程。

鬼知道他经历了多少心理转变。

前来参加考课的士子,除了极小数,大多在姑臧城是没有住处的。

所以刺史府在不远处,建了一个舍院,专门给这些临时工住。

马田和李明出了舍院,前后都有人,大伙一起向着同一个方向而去。

目的地是姑臧城的学堂,同时也是凉州最大的学堂:凉州学堂。

正是今日考课的地点。

以前在县郡的时候,好歹还有休沐。

但自到了姑臧,别人休沐,他们这批人,还得去学堂听课。

完了还有课后作业,连晚上都不能安心休息。

也就是舍院对这些士子不限量供应油灯,要不然,真换了黔首人家,光是灯油就不一定能耗得起。

一众士子走在大街上,皆是一袭青衣,本就引人注目。

更兼今日乃是考课之时,早已在姑臧城传得人尽皆知。

行人不但对他们纷纷避让,更多的,有不少人对他们投去艳羡的目光。

因为过了今日,他们就算是正式入仕,成为大汉官吏。

入仕对世家大族来说,可能不算什么。

但这世间,有多少人有幸投胎世族之家?

就算是世家子弟,又有多少人能入仕?

相比起来,这些青衣士子,可算是世间幸运儿。

更别说是在凉州目前的大局下,就算是世家大族,也对推荐子弟入仕,有着非常大的渴望,以及需求。

没办法不渴望。

眼看着凉州一天天在改变,光是毛纺工坊这种东西,以前就从未出现过。

蜀地的李家宗房,早已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后来者,数百年来的经验似乎已经变得有些不太适用。

而同为李氏的陇西李家,还有敦煌张家,也用亲身经历告诉他人,下注季汉,其实获利非常丰厚。

一场史无前例的工坊潮,让但凡有点眼光的人物,都会下意识地把目光看向北方的草原。

因为那里似乎有无穷无尽的羊毛和胡人……

而想要加入这场狂欢,凉州刺史府注定是绕不过去的。

所以只能入仕。

唯有入仕,利用官方的优势,才能在这场狂欢中抢得先机。

只是在这一次考课中的竞争中,世家子弟很明显落了下风。

因为世家话事人虽然可以强行把自家子弟塞进来,但也架不住有人在这三年里的各项考核中故意被淘汰。

毕竟撩起袍子,和那些泥腿子混在一起,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让很多向来养尊处优的世家子弟都没办法适应。

所以看向街道上那批意气风发的士子的目光,同样有某些复杂说不清道不明的目光。

“汉中那边,似乎当真想要改变选才之制啊,要不然也至于把向朗派了过来。”

在某处临街的食肆二楼,有人看着正鱼贯而过的青衣士子,喃喃说了一句。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有人念了一句桓灵二帝时的童谣,语气中有冷笑之意:

“汉中那边,自诩乃汉家正统,更兼诸葛孔明在《出师表》里有言,刘备时常痛恨叹息桓灵二帝之政。”

“故欲改后汉之弊,乃是正常之举,只是……”

此人说到这里,却是顿了一顿,没有再说下去。

“只是如此改制,却是对我等大是不利。”

他不敢说,却有人敢说。

接话的人面色阴沉,目光闪烁,不知在想什么。

本以为改察举为考课,世家子弟同样会有极大优势。

毕竟以学问底蕴而言,世家甩寒门十条街都不止,更别说那些连大字都不认得一个的泥腿子。

也就是有了南乡,才让寒门与泥腿子有了些许希望。

若是像曹魏那般,寒门想要出头,必须得有世家允许。

说得好听点,那就是得有世家的举荐。

也就是说,寒门必须依附于世家大族,才能进入朝堂。

谁能料到,凉州考课非但要考学问,居然还要考实务。

三年繁杂无比的实务,生生把不少世家子弟逼退。

想到这里,此人更是激愤:

“考课考课,考个甚课?这算哪门子的考课!”

“噤声!”

“慎言!”

“慎言什么?”此人冷笑地看向其他人,“诸位莫不是有子弟在底下那些青衣诸子中,这才让吾慎言?”

“让吾等世家子弟,与那些寒门同列也就罢了,现在连那黔首之流,都敢与诸家子弟同席,诸位难道不觉得辱人太甚吗?”

一番话,说得在座的众人一阵沉默。

此人一见,心头不由地一阵快意,正欲继续说下去,忽然有人出声道:

“西平郭家没有参与考课吧?也对,毕竟大汉入主凉州后,郭家曾有作乱,族中子弟怕是死伤不少。”

“更兼如今魏国天子的后宫里,听说有郭家女,颇得宠爱,故你这番言语,可以理解。”

郭家人闻言,顿时大怒:

“你什么意思!”

对方冷笑一声:

“什么意思?难道你当真不懂?姓冯的只要在凉州一日,魏人敢越过陇山一步耶?若不敢,吾等还能如何?”

“难道你想让我们皆像你郭家那样,白送族中子弟性命?”

话说到这里,又有人咕哝般插了一句:

“心狠手辣小文和……”

想起这两年繁荣的劳力交易,不少人就是一个激灵。

以前只闻其名,不觉得如何。

现在亲眼所见,终于知其实矣!

“郭君,道不同,不相变谋,请自便吧!”

“看在以往的面子上,吾等不会把此事说出去就是。”

……

郭家人见说不动这帮人,不由地恨恨道:

“魏国之九品官人法,方是在维护我等大族;考课之法,实乃掘世家之根基是也。”

“汝等为一时之利,迎合冯永所为,日后汝族为人所挟,皆因汝等之短视!”

说完,一甩袖子,转身而去。

“当真觉得吾等皆醉己独醒耶?”有人看着离开食肆的背影,咬着牙说道,“若是能选九品中正法,谁愿意选考课法?”

“然魏人以有备对无备,十万精兵反被两万人大败之,何足恃哉?更毋论魏人沿后汉遗风,重关东而轻凉州。”

“反观季汉,前有葛氏,后有冯永,兵精将猛,更兼诸多独有之利,吾等如之奈何?”

谁都知道九品官人法好,但奈何魏国不中用啊!

如果说陇右一战之后,凉州世家豪族仍在汉魏两国之间摇摆。

那么萧关一战,则是让大多数家族断绝了念头,倒向了汉国这一边。

要不然敦煌张家这个当年带头平定张掖酒泉之乱的魏国忠臣,又怎么会突然倒戈?

让出一部分知识解释权,但同样也换来了三代不愁的基业,终究是不算太亏。

因为这部分知识解释权,不是说不想让,就可以不让的,而是让也得让,不让也得让。

汉中那边,压根就不跟你讲什么道理,每年狂印书籍,就跟不要钱似的。

一本《千字文》,一本《大汉音韵》,就把自古以来被垄断的识字门槛击得粉碎。

大伙能有什么办法?

一众士子自然不知道,他们这一场考课背后,有着什么样的博弈。

他们更不会知道,这一场凉州考课,会对大汉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所有人都处于历史中,却不知历史会走向何方。

除了站在凉州学堂大门高高台基上,俯视着下边陆陆续续前来集合的士子的冯刺史。

学堂前面,早已被士卒划出一大片空地。

除了要参加考课的士子,闲杂人等一律不准靠近。

看着森严而严肃的守卫,李明不由地有些紧张起来。

他把证明自己身份的小牌牌递给检查的士卒,待士卒确认过后,这才放行进入。

从他这个角度抬头看去,只觉得正站在凉州学堂扁牌下面的冯刺史,似乎有一股无形的威势。

“吉时已至!”

“肃静!”

原本还有些嗡嗡声的士子们,立刻都安静了下来。

“向公,请吧。”

台基上的冯刺史伸手引礼。

手捧天子诏的向朗微一颔首,缓步上前,展开圣旨,念道:

“汉有天下,历数无疆。曹丕凶逆,窃居神器,子叡承恶……今诸士子,有志于汉,朕甚慰之……”

不得不说,向朗的声音不但洪亮,而且抑扬顿挫,很是感情。

反正通过扩大器放大传到底下的士子们听了,看起来很是有些激动的感觉。

向朗念完后,众士子齐齐躬身行礼:“谨遵陛下诏训!”

站在向朗身边的冯刺史全程面无表情,毫无波动——因为他听不懂。

“考课一事,君侯出力为最,要不要也对诸位士子也训戒两句?”

向朗收起诏令,问向冯刺史。

冯刺史点了点头,走到铁喇叭前,咳了一声:

“三年努力,且看今朝,希望诸位,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说着,他指了指身后,“我今日唯一的希望,就是希望诸位在进入此门时,能好好看清这门口所书!好了,准备进场。”

“诸士子入场!”

一众青衣士子开始拾阶而上,鱼贯进入学堂大门。

这批士子中,有不少乃是南乡学堂出来的学生。

他们在经过冯刺史身边时,习惯性地对着冯刺史行礼后,这才走进学堂大门。

冯刺史微微颔首,嘱咐道:

“好好考试,莫要辜负了这些年的努力。”

“是,山长。”

……

李明与冯刺史虽然没有师生关系,但也是点头以示敬意。

无他,只因为他为自己开通了一条入仕的道路。

他在准备进入大门时,下意识地抬头看去。

但见大门左边写着“读万卷书”,右边写着“行万里路”,门上中间写着“知行合一”。

想起自己这三年来的经历,他不禁感慨万分。

迈进大门后,迎面而来的是一个影壁,上面有四行醒目大字: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虽然已经看过很多次了,但今日也不知怎么的,总是让人觉得胸口激荡,不由地拱手施了一礼,这才绕过影壁,进入考场。

看着这些青衣士子鱼贯而入,向朗脸上的笑容就没有停止过。

他站在冯刺史身边,兴奋地低声道:

“君侯,此举可谓让才俊入彀中乎?”

冯刺史闻言,顿时一怔。

他缓缓地转过头去:

“向公,你认识李世民?”

“李世民是何人?李家?”

冯刺史沉吟,目光闪烁:

“玄武门之事,李建成其实没死,你知道么?”

“李建成又是何人?”

向朗越发地奇怪了。

冯刺史看他不似作假,这才暗松了一口气。

还好,不是穿越狗。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之桃李满天下刺刀1937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极品大昏君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镇国少将军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校花的贴身狂少大唐:我能搞钱,多娶公主合理吧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锦衣春秋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沙雕网友援北伐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携手狐仙共修真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医妃火辣辣千山记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最强炊事兵大秦:开局成为始皇亲弟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寒门崛起全军列阵我在洪武开商铺乱世枭臣穿越之温僖贵妃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铁血大明调教大宋汉末召虎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隐龙圣手:痴傻三年,苏醒即无敌华兴传坏人笔记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边关渔猎,开局捡到小娇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带着漫威回北宋历史中的酒馆大宋伏魔司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真理铁拳岂独无故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大周第一婿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