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事情李慎很熟悉的,随便安排两个名字就可以。
商贾乃是贱籍,一直不被世人所待见,要是有机会提升名望,那些商人一定会抓住。
人嘛,达到一定高度之后,欲望自然会随之改变。
百姓想的是一日三餐,衣食住行,可达到这个层次之后,他们的想法也发生了改变。
正所谓饱暖思淫欲,没钱的时候想着赚钱买房买车,等有车有房的时候就想着娶妻生子。
“嗯,老十说的这个办法很好,高明,商贾也是我大唐百姓,你是储君,不能用其他人的目光看待。
士农工商解释你的子民,没有什么区别,谁能为你所用,这才是关键。
若是大家万众一心,我李唐江山何愁不能千秋万世?”
李世民对李慎的说法颇为赞同,管你是商贾还是士大夫,只要是能够为江山社稷做出贡献就行。
这种商贾自发赈灾的事情颇为烧碱,尤其是这般大规模的自发行动。
李慎此举重在引导,让更多的商贾加入其中。
“多谢阿耶教诲。”李承乾立刻行礼。
“大哥,这不怪你,都是你自幼被那些大儒教坏了,儒家思想太重,导致你太过仁慈。”
李慎在一旁摇头叹息。李承乾心太软,没有他们老爹这么狠。
“十弟何出此言?”李承乾立刻询问道,他没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李慎先是看了李世民一眼,然后才说道:
“大哥,自幼学习的都是教你如何做一个仁慈的皇帝,勤政爱民。
可我早就说过,那些大儒不过是纸上谈兵,他们都没做过皇帝,怎么教你做皇帝?
他们所教的都是按照他们的想法,符合他们心中的皇帝样子。”
“十弟,勤政爱民难道不对?你所言为兄懂得,我这些年也同样一直在阿耶身边学习。”
李承乾反问道。
李慎不慌不忙的回道:
“可你的思想却已经根深蒂固,勤政爱民是没有错,但过度的仁慈会让人觉得你软弱。
大哥你也熟读史书可曾记得李斯?”
“自然记得。”李承乾点点头。
李慎继续说道:
“李斯提出以法治国,强化皇权,督责臣民。同时,也认同儒家某些观念,儒法并存,以法为主,法儒互补。
可儒家却不一样,他们唯我独尊,提倡仁政,希望皇帝能够仁慈。”
“那你觉得哪一个是对的?”这时李世民开口问道。
李慎想都没想就回答道:
“回阿耶,儿个人觉得李斯的思想是对的,我大唐泱泱大国,单靠仁政是没办法千秋万代的。
必须要以律法为根本,约束臣民,而且执法必须严明。
那些士大夫所谓的仁慈其实都是提前为自己铺路,希望在他们犯错的时候皇帝能够宽容他们。
可他们何时宽容过下面的百姓呢?”
“嗯,道理是这个道理,可也不是所有官员都是如此,我大唐造福百姓的官员还是大多数,其他的也都是平庸罢了。”
李世民明白李慎的意思。他看向李承乾:
“不过,高明,老十说的倒是也有几分的道理,为君者不可一味的执行仁政,他们觉得你软弱无能,有甚者更会自立为王,行叛逆之事。
你要恩威并施,让他们敬畏。”
“是,儿谨记阿耶教诲。”李承乾行礼,不过心中苦笑,哪有那么容易。
恩威并施,让人敬畏,道理他都懂,可要做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
若是真的这么简单,他岂不是早就超越了自己老爹。
李慎看李承乾的表情也知道这件事不能操之过急,李承乾深受影响,想要改变也不是一时之事。
只能慢慢改变。想到这李慎叹息一声:
“唉,大哥这不怪你。”
“混账东西,你已经说几次了,以为朕听不出来,你是在说都怪朕对不对。
怪朕给他找了那么多的大儒,才导致他如今的样子。”
李慎话音刚落,李世民就怒斥道。
“没有没有。”李慎连连摇头。没想到自己老爹这么厉害,还能听出自己的意思。
李慎连忙假装查看账目,反倒最后一页,
“五十二万贯。”
“回王爷,这是对他们这些商贾的奖励,根据他们捐赠的钱财数目减免他们一些会员费。”
王洪福立刻解释。
“嗯。”李慎点点头,七百多家,平均下来一家也就几百贯而已。
看似挺多,其实没有点家底,谁会做善事,自己连饭都吃不饱,不可能去施舍别人。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接济天下。
李慎合上账目扔给王洪福:
“这件事你做的很好,商会交税的事情要尽快送到民部,马上就要元正了,朝廷都快揭不开锅了。”
“是,还有两天商会闭市之后,小人会立刻将钱财送到民部。”王洪福立刻行礼领命。
不过李慎的话却让李承乾有些尴尬,现在朝廷居然还要靠李慎一人养活着,以前是怎么过的。
“高明,今年税收如何?”李世民脸上也有些挂不住了,朝廷可是有税收的,怎么就揭不开锅了。
“回阿耶,今年税收对比去年又涨了两成。”李承乾回道。
朝廷税收主要还是租佣调,只要不是大灾年,基本都差不多。
只要粮食产量没有变化,税收就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为朝廷的税赋是固定的。
也就是因为一些男丁到了年纪分了田地,所以才会有上涨的趋势。
“上涨两成,不错,去年就涨了三成,今年又涨了两成。”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
“一共有多少?”李慎贱贱的伸过头去询问。
“哼,这是朝廷之事,外人少打听。”李世民冷哼一声。
李承乾只说了多两成,都没说具体数字,很明显是不想提。
李慎讪讪的缩了回来,心中那叫一个得意,一千六百万贯,哼哼,把你长安城买下来都绰绰有余。
“哎?你还在这站着干啥,赶紧去准备今天分红大会的事情。
不对啊,你怎么来的这么快,本王不记得什么时候传过你啊,你来干什么?”
(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