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人有所不知。”
大栓爹笑容满面地回道,
“之前赵正明贪墨了不少公款,如今都被连本带利给追回来了。”
“一共三百两,足够给村里买鸡崽儿了!”
任芸心里快速地算了一下。
鸡崽儿一般是五文一只,三百两,也确实足够买几万只鸡崽儿了。
只不过,她倒是没想到,那赵正明竟然这么快就把银子给掏出来了。
还以为至少得拖上个把月呢。
心中好奇,任芸便把这个问题给问了出来。
大栓爹却笑道:“他倒是想拖着不给,但大家伙儿可不是吃素的。”
原来,为了尽快把债追回来,大栓爹不仅以报官挨板子相威胁、让村民们把赵宅围住了,还同意了一些村民们的“好主意”。
比如三更半夜在他家墙外敲铜锣,在上风口点火堆时不时来个烟熏……
大家伙儿原本冒着风雪看人就窝火,所以出的点子,那叫一个比一个损,直扰得赵家上下一整个鸡犬不宁。
主打一个你让我挨冻,我就让你们全家都别想好过!
以至于赵老太气得连着几晚都没合眼,要不是白日里还能抽空档补补觉,估计人都离蹬腿儿不远了。
就这么折腾到第三日,也就是期限的最后一天,赵宅居然还没个动静。
大栓爹也是坐不住了,于是直接放话,若是今日再不交银子,那就派人去赵家名下那几家店铺里去闹。
在拿到银子前,那些店铺都甭想做一文钱的生意!
这一招,直接就戳中赵老太的心窝了。
那几个铺子,可都是她的陪嫁啊!这全家老小可就指着那几个铺子过活呢!
这一来,这三百两赵老太想不掏都不行了。
不巧的是,前脚刚凑了三百两交出来,后脚赵正明的罢免文书就送到了赵老太手里。
双重打击之下,赵老太一下子就病倒了。
“听说呀,那赵老太如今躺床上,整日地念叨着要与赵正明合离哩……”
至于赵正明,他早就知道自己的里正之位到头了,所以对罢免文书倒是没啥反应。
但是那三百两,可也把他怄得够呛。
虽然大头子是赵老太掏的,但其中一部分,可是从他这里搜刮出来的。
那可是他所有的私房钱呐!
“如今这二人都是病得下不来床了,我瞧着今后啊,应该也翻不出什么浪花来了。”大栓爹笑道。
任芸点头,那赵正明能自此消停的话,自然是好。
“你们这跑山鸡打算如何养,可想好了?”任芸回归正题道。
“都商量好了。”大栓爹道,“到时候鸡崽由村里统一购买,按户平均分配。”
任芸闻言不禁诧异:“你们大福村每家每户,都准备养殖跑山鸡?”
“这倒不是……”
大栓爹便告诉她,那时自己跟大福村村民们提议建立跑山鸡养殖合作社时,大家伙儿反应各异。
有不少人一听可以养殖跑山鸡赚钱,立马表示十分乐意。
而且鸡崽都是由村里分配的,又不需要他们自己另外掏钱。
就连养殖技术,也有大栓爹这个高手教导他们。
这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但与此同时,也有很多反对的声音。
有不少村民觉得,虽然鸡崽和养殖技术都是免费的,但是自家还是得要掏承包山头的费用。
而且这么大规模的养殖跑山鸡,那可是前所未有的事儿。万一中间出了岔子,到时候的损失算谁的?
再说了,跑山鸡得将近半年才能出栏,谁能保证到那时候林家还需要收购这么多跑山鸡?
这要是卖不出去,半年的心血可就全部白费了!
同意和反对的居民几乎各占一半,双方一时间争执不下。
那时候大栓爹发话了:“养殖跑山鸡的事,若是旁人提议的,我肯定也不会考虑……”
“但这事是林家孺人亲口提的。”
“大家伙也应该看到了,如今小福村是什么光景?那可都是因为听了孺人的话做起生意才发财的。”
说到这里,各家代表们一时间全都静默了下来。
是啊,既然孺人能带领小福村发财,这说不准,也当真能让他们大福村人也跟着发财呢……
眼见着一些方才还持反对意见的村民明显动摇了,大栓爹又继续道:
“但这事儿也不是完全没有风险,我也不能给你们做保证。所以,你们参不参与养殖,还是由你们自己说了算。”
总归就是一句话,风险与机遇并存,各家自行决断吧。
不少村民面面相觑,有人当即问道:“那愿意养鸡的人能免费领到那么多鸡崽,不打算养的什么都得不到,岂不是太不公平了?”
刚才大栓爹可跟他们说了,所有的鸡崽是按照户数平均分配的。
大福村一共一百五十户人家,算下来每户能领到四百只鸡崽,那可就是等于白领了足足二两银子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