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上午,县纺织厂就召开了全体职工大会。
纺织厂的工人们都知道今天的会议是关于集资房的事,虽然具体的策略还不清楚,但工人们都非常重视。就连家属院的家属都过来旁听。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这个年代物资紧缺,房子也是几代人挤在一起,想要分房子都想疯了,所以厂里终于要建房子了大伙当然激动。
在工人们的期待中,崔厂长为首的厂委领导等人纷纷走上了讲台上。
崔厂长笑着看向在场的人,道:“各位同志上午好。”
“厂长好!”底下的工人们热情回应。
“今天召开全体职工大会,目的是什么,想必大家多少都是都听说过一点。”
“建房子!”工人们再次大声回应。
“呵呵!没错,是建房子。”崔厂长道:“大家也都知道,县里给我们厂建房的指标并不多,甚至连着几年也不一定能有指标,所以一直都解决不了大家的住房问题,但这也是没办法,我们国家很多地方正在建设,处处需要资金,只能让大家克服一下。”
“不过近两年我们厂发展良好,县里对我们厂也很重视,经过我们厂委的努力,给大家争取了建房指标。不过这次的指标和以往不一样,这次由我们厂自己独立承担建房的费用。可大家也知道厂里的资金是不可能满足全体职工费用的,所以我们这次实施的是集资房策略。”
“集资房的具体的事由就让我们姚副厂长给大家详细讲讲。大家,掌声鼓励!”
“啪啪……”台下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老姚起身笑着朝众人抬了抬手,说道:“大家肯定很想知道集资房的具体事项,那我就不卖关子了。”
“集资房顾名思义就是让大家出资建房的意思,但厂里也不会让大家出全部的钱,大家只需出资一半。就比如说建一套80平方的房子费用大概在1200块左右,那么大家至少要出资600块。”
“这次我们厂主要建的房子面积大概是在30、50,大的有80平方。而每套房子的价格分别是:600、1000、1500块。”
“和大家说一个前提,参加集资房的同志要在厂里工作满一年的正式工男女不限。另外要提一点,房子产权还是归厂里的。以后厂里的效益达到一定程度,也可以返还一部分给大家。当然如果有同志突然离职要离开我们纺织厂,那他所出资的房款,厂里也会去归还。”
他话刚说完,台下顿时一片哗然。
“这最少都要掏300块呢!”
“是啊,还不如等福利房呢。”
“可是福利房要熬资历啊,你孙子结婚能等得了吗?”
“就是,我觉得挺好的,反正以后钱也能退回来,早掏早享受。我再也不想一家人苦哈哈地挤在一间小房子里。”
“谁说不是呢。”对此很多人表示感同身受。
“我决定了就算是把亲戚们借遍了,我也要把钱凑齐争取换个大房子。”
有个家属举手问道,“姚厂长,房子有单独的洗澡间和厨房?”
这问题很多在家做饭的人也很在意,纷纷看向老姚。他们纺织厂家属院现在的还在用公用厨房,平时自家做点什么好吃的,都引起一堆人围观,脸皮薄的还要忍痛被被人蹭吃,所以他们能不在意就怪了。
老姚笑道:“有,这次建的房子都有配套厨房和洗澡间。”
一听有配套厨房,职工家属们满意点头,原本还有些犹豫的人,心里也有了决定。
崔厂长道:“我知道即使是出一部分钱有些同志也拿不出来,对于确实存在困难的的同志,我们厂委决定每月从他们工资里扣一部分来抵。”
“那太好了,谢谢厂长!”
有工人对这个消息很激动。
特别是那些从乡下招进来的,他们家境并不富裕,可有了这个政策,他们也就没有负担报名了。
“厂长,我要报名!”
“算我一个!”
“我也是!”
老姚见职工们神情高亢地喊着要报名,脸上笑出了几道褶子,“大家也别急,出资建房是大事,大家可以回家好好商量,如果有了决定再去房管部报名,如果还有疑问的,现在也可以提出来。”
“姚厂长,我还有个问题!”苗芳芳站在后面,高高举起手,道:“厂长,你敢刚才说只要在厂里工作满一年的正式工,那对每家每户有报名限制吗?比如我和我嫂子,我们在厂里工作都满一年了,那我们两个都能报名吗?”
“对啊对啊,厂长,一户人家报名有限制吗?”被苗芳芳这么一问,其他人也反应过来了,特别是那些一家有几个都是在厂里工作的职工。
老姚道:“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们搞集资房为的是缓解下大家的住房问题,所以先要满足的是住房困难的职工。有些同志家里是几代人住一起的,如果家里有多人是厂里职工的,是可以多个人报名。之后如果还有多余名额的,我们也会酌情考虑。”
他这番解释,有人提起的心顿时放松了下来。
有人则表示失落,就比如苗芳芳。
苗母抬手掐了闺女一把,语气不善道:“你想干什么?你又没结婚,你还想自己住一套房子啊?”
“我当然想啊。”苗芳芳理直气壮道:“我有自己的房子以后说不定还能给你招个服帖的赘婿回来。那你闺女就不用在婆家看人脸色。”
苗母一听她这话,呵呵了一声冷笑,“你当谁乐意给你当赘婿呢。”
“你喜欢的小江同志可说了,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会议结束后,已经做了决定的工人纷纷回家拿钱报名,钱不够的就全家出动走访亲戚借钱。
这一走访亲戚,纺织厂建集资房的消息就传了出去,引起了其他国营厂职工的关注。
特别是和纺织厂有合作的制衣厂。
制衣厂的职工们一听说这个消息,就迫不及待地去问厂里的领导,得知厂里没有建房的消息后,顿时就不乐意了,一个个都去领导办公室喊话也要建集资房。
这让制衣厂的领导们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