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几天,整个美国乐坛平日里嘴巴没个把门的知名歌手们都乖的跟只鹌鹑似的,张嘴闭口全是love&peace,这其中尤以嘻哈歌手为最。
至于说原因嘛,懂的都懂——
嘻哈的美服枪战烈度可是全球最高的。
连只剩下死忠粉支持、路人基本盘都丢光了的50美分在这种时候都跳出来表态支持周易粉丝的“爱与和平”,要知道他可就是被周易给正面击溃从而失去了大好前程的。
可想而知周易去年遭遇枪击给他们留下的印象有多深刻了。
就怕真的有傻逼信这一点啊!
不是每个人都是周易,那种情况都能活下来,甚至还是安然无恙的活下来了。
远的不说,埃米纳姆今年刚死了一个搞嘻哈的兄弟——
钱江第一时间觉得这是天杀的索尼在背后捣鬼,但索尼反而是第一时间联系华纳来默契联手压舆论的。
“这风向有点不太对,我已经联系公司的人去操作了,准备联合其他家一起把这股风潮压下去。”
平日里对抗归对抗,但在当下这个节骨眼涉及到枪击这个敏感话题,华纳索尼环球谁都不想当那个倒霉蛋。万一真有哪个脑瘫被这舆论影响到了,提枪来给歌手送灵感了,那后悔都来不及。
危险的幼苗,必须扼杀在摇篮当中——
想也不行!想也有罪!
“怎么感觉美国这边的环境这么可怕呢,动不动就有生命危险。”
看着受舆论影响而暂时减少了本尊露面次数避风头的周易,回想起去年的孙燕兹仍有些后怕。
“单纯中招的明星肯定算少的,但架不住明星关注度高。”
美国每年死在枪击下的人那么多,在媒体报道里也只是“该枪击案造成xx死xx伤”中的一个数字组成部分罢了。
现在无论走到哪儿都是顶级安保团队开道的周易摩挲着她的掌心纹路,笑道:“想要转移大众的关注度也很简单,用一个或多个更吸引眼球的新闻对冲掉再转移话题就行了。”
这种事很好解决,各大娱乐公司在相关方面都有着丰富的经验。
“那你打算用什么吸引眼球的新闻对冲你的专辑销量吗”嘿咻一下直接坐在了男人大腿上的孙燕兹环住了他的脖颈,正大光明地亲了一口。
“这个嘛,有个孩子算不算”
“啊”
“是的,我们有一个孩子。”
周易绷着脸中气十足的正声道,甚至用上了那么一点美声的技法:“到时候被问到你跟我的关系,我就这么跟媒体说。”
你别管靠谱不靠谱,就问你这新闻够不够炸裂、够不够吸引眼球、够不够瞬间引爆舆论吧。
不开玩笑的讲,各大论坛都得被流量冲宕机。
呆愣半晌后,眨眨眼从幻想当中回过神来的孙燕兹耳根子不知不觉间已经红了:“我才不要被你拿出来当挡箭牌。”
只是那细若蚊吟的声音显然没多少说服力。
她已经在展望自己与周易的孩子以后该叫什么名字了:“周易,你们老家那边的是不是有安排字辈啊如果我们真有孩子了,他是什么字辈”
虽然是新加坡人,但得益于潮汕家庭因素,她还是知道字辈这一传统的。
她也了解过周易老家那边的情况——正儿八经的村子聚居体,字辈之风盛行,孩子出生都是要上族谱的。
与福建两广等地一样,江西的宗族风俗也普遍比较浓郁。周易自己都吐槽过环江西带什么都环了,就一个宗族风俗没环。
“有是有,但都不上身份证,基本都只是当小名用了,就家里亲戚见面会叫。”
“啊你是一字辈”
瞬间联想到周易小名“一一”的孙燕兹眨眨眼,她以前还奇怪周易怎么有个跟本名八竿子打不着的小名,还不是传说中那种“贱名好养活”的类型。
合着居然是字辈演化来的
而且……“一”,好奇怪的字辈。
“你也觉得很奇怪对吧,我也不知道这是怎么排出来的。”
一说起自己的小名,周易的小嘴那就跟机关枪似的就没停下来过,叭叭个不停。直到钱江的又一个电话打来,这才中断了这场单口相声——
“阿易!诺贝尔来了!诺贝尔真的来了!”
电话里,钱江的声音充满了兴奋。
………………………
“啊你说什么”
2006年9月3日,星期日,一则突如其来的、不知道从哪传出来的重磅消息,席卷了全球——
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者当中,来自于中国的流行男歌手周易疑似以其去年创造的巨大影响力荣获本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
无数人在得知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脑袋里蹦出的第一个字符赫然是问号。
哪怕是作为刚刚被周易“赐予圣物”的亚当,在看到这条新闻就好像是火药桶的引线一般瞬间点燃了大众舆论后,也不得不“啊”了一声。
不是他不相信偶像,实在是这玩意有点超纲了。
自打瑞典诺贝尔奖成立以来,截止到目前为止还从没有任何一个流行歌手能够获得——哪怕只是水奖。
在周易之前,最接近诺贝尔奖的流行歌手是鲍勃迪伦,只不过他接连错失拿的奖项是诺贝尔文学奖,而非和平奖。
这周易要是拿了,毫无疑问将是创造了乐坛历史的一次壮举。
毕竟你别管和平奖到底水不水,最起码这个名头在欧美环境里是很吃得开的。
亚洲那就更别提了,东亚范围里直接搬出“诺贝尔奖得主”这个抬头,哪方见了都得“疯”。
“不对吧,诺贝尔奖不是在10月份公布最终得主的吗,这才九月初啊。”
“你傻啊,这就剩下一个月时间了,获奖人肯定是已经定了,估计这就是给得奖人的一个前期宣传时间吧。”
“有道理……”
看着博客转载新闻文章下你一言我一语留下的评价,亚当兰伯特若有所思。
诺贝尔奖的得主公布时间通常都是在每年10月份,一般是从10月2日开始一个奖一个奖的公布,持续到13号左右,公布完全部的获奖名单。
而正式的颁奖典礼,则是要等到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因为这天是瑞典科学家诺贝尔的逝世纪念日。
由于诺贝尔奖号称从不公布提名名单而是到点直接宣布获奖者的缘故,通常所谓的入围消息、提名消息实际上大多是被主动爆出来的。
尤其是文学奖、和平奖这俩操作空间特别大的奖项。
造势、宣传、提前准备庆功宴之类的。
相比较还得拿出一部作品的文学奖,和平奖更是飘的没边,宛若空中浮萍,被谁公关下来都有可能。
受此影响,本来完全没夺冠希望的歌曲《oneday》愣是从一众同属一张专辑的强敌中杀了出来,宛若异军突起般抢来了一个夺冠的冠单可能性。
“不是哥们,真拿诺贝尔啊国内第一个拿诺贝奖的歌手”
“卧槽了!周易今年简直是无敌了!”
“世界最高等级的奖杯,神!”
“神什么神!不过是伪造的罢了!华纳都不知道投入了多少!”
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网友一觉醒来,看到网易、新浪转载新闻的时候更是懵逼的——
哥们就说说而已,你真去诺贝尔啊
你这跨界多少跨的有点大。
短暂的大脑宕机后,随之而来的就是骤然爆发的、如雪花般落下的新闻报道!
《每日新报》:《粉丝泪崩!周易的和平梦获诺奖提名!》
《21世纪经济报道》:《诺奖提名引爆名人效应!周易专辑销量再破记录,华纳股价再创新高!》
《南方周末》:《和平奖提名背后的政治角力周易的突围与质疑》
《音乐周报》:《从自传到人类关怀!周易如何撕裂欧美乐坛审美壁垒!》
疯狂——
远比周易14天销量破两千万的新闻热度更高的疯狂。
国内各大媒体几乎是像疯魔一样拨打着各种电话,为的就是想要得到第一手确切的消息。只是由于不专业的缘故,报道的时候愣是把“诺贝尔奖提名”这种字眼都给用上了——
还没人质疑诺贝尔奖压根就没提名,全部都在狂欢。
周易本人的电话都被打爆了——
“铃铃铃!”
“铃铃铃!”
“铃铃铃!”
“铃……”
没有被国外媒体打爆,反而被来自于国内的电话给打到手机没电关机……
还是太压抑、太在乎西方看法了。
一声叹息的周易手法熟练地更换了一块满电的电池,捎带手把万能充从包里掏出来,对准没电的电池正负极后插上了插座。
五光十色的跑马灯亮起,也照亮周易那五味杂陈的心情。
“我不知道诺贝尔奖的情况,我甚至都看不到自己有没有被提名。”
翌日,在一场电台宣传接受后,顺势接受了电台主持人采访的周易理所应当的被问到了这个问题,语气像是被气笑了——
“然后各种媒体就疯狂说我被提名了、我获奖了。实际上,我对这个奖真没什么执念,它只是一个和平奖而已,不是医学物理化学这些。”
在欧美这个大环境下很有分量的和平奖,此刻在周易嘴里听起来压根没什么波澜。
“斯派克不能这样,诺贝尔和平奖是一种莫大的荣誉。如果是我的话,我觉得我应该以一种庄重、肃穆的心态去迎接——
“没有人比我更懂诺贝尔。
“当然,我不是说我羡慕他得到诺贝尔和平奖,实际上我一点都不羡慕,我只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提出建议,斯派克应该对和平奖保有尊重。
“如果是我的话,我一定会这么做的,绝对。
“我这也不是在指责斯派克,我只是觉得他对待诺贝尔的方式应该更绅士一点。
“而且我说这些不是因为嫉妒还是什么,我只是单纯的给出建议,我一点都不在意他一个歌手能拿诺贝尔和平奖……”
某大金毛在听到确切消息周易确实拿奖板上钉钉后,在自己负责的节目里甚至还专门留了一个环节来表达自己心头那不吐不快的情绪。
就是那欲盖弥彰的酸味,几乎是快要溢出屏幕了。
是个人都看得出来,他对获得诺贝尔奖这种刷声望的事情,很是热衷——但诺贝尔从来都没正眼瞧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