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麟出来之后,天已黑了。
路上满是泥泞的路,已是结了冰,好在他出来的时候,穿上了防滑的棉靴。
听着隔壁喧闹的院落,不用说,那里定是大石哥家。
曾经无人问津的该溜子,如今却要结婚了。
想到这,他嘴角不由露出了一丝笑意,脚步停了下来,朝那院落走去。
因为王婶和小儿子、儿媳在家,王大石下半年的时候,没少往家里寄钱。
他在州城没什么特殊的爱好,倒是积攒不少的银子。
这不,不但把家里的土房子换成了青砖绿瓦六间房,就连院子都换成了高门大院。
虽不是四合院,在乡下却也相当的阔气了。
因为明天他就要成婚了,家里人来人往。
一群大男人又在西厢房推杯换盏,院子大门并没有上锁,反而敞开着。
按照乡下的规矩,过往的乡邻,随时可以来喝上几杯暖酒,吃上几颗糕点,蹭蹭喜气的。
以往人情稀疏的王家,大半年来,人情逐渐多了起来。
从那被踏掉色的门槛就能看出来。
富在深山有远亲,果然是不错的。
王家倒是没有大红灯笼高挂的排场,这点大石哥还是有分寸的。
不是他挂不起,而是赵家都没有挂,他一个在府上的管家怎能逾越?
赵麟发现这个大石哥还真是学了不少的规矩。
曾经的他为人豪爽、仗义,谁能想到这半年的时间,他竟逐步成为了心细如发的管家?
别说是他,就连赵麟、赵兴两兄弟都没有想到。
他们可是一直把王大石往贴身长随方面培养的,可善于学习、情商极高的他,硬生生地学会了治家管理。
这倒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不过也好,有个知根知底,又仁义的人帮忙看顾家里,无论是赵麟,还是他二哥赵兴,都极为放心了。
“哎呀,麟哥儿,你怎么来了?”
听到呼声,赵麟一凝,看向衣着鲜艳,走路精神、略显富态的中年妇人:“王婶,您与以前大不一样了,胖了。”
要知道曾经的王婶,憔悴,衣着破烂,瘦小。
三天两头来他们家借钱。
当时原主每次见到她,都很厌恶。
甚至有次还告诉祖母,为何要帮他们这样的破落户,结果被祖母痛骂了一顿。
说他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他穿越来后,却觉得这个王婶还是挺不错的。
虽说她时常来借钱,可赵家有什么事,她都会带着两个儿子来帮衬。
无论是二哥赵兴的医馆筹备,还是他每次去镇上求学,王家兄弟从来二话不说,随叫随到。
有时候就算不叫,得知后也会赶过来。
如此亲近的关系,比不少同宗同族要强很多。
“哎呀,你这个小子,怎么这么说婶子呢,这还不是托了您的福。”
她嗔怪说了一声,连忙拉着他进了堂屋:“外面冷,赶紧进来,婶好不容易见你一次,可有好多感谢话呢。”
来到堂中,她又是拿炉子,又是泡茶,又是拿点心。
在乡下,这可都是极为隆重的待客方式。
“王婶,我祖母让我来问问看看还有什么缺的吗?”
赵麟笑着道:“您可别为忙活了。”
“都齐全了,都好了,就等明天你大石哥拜堂成亲了。”
她满是高兴笑道,谁知笑着笑着,就开始抹眼泪了。
“王婶,大高兴的日子可不许这样。”
赵麟知道她这是喜极而泣,一个寡妇拖着两个儿子拉扯大,本就不易了。
本以为穷困潦倒,会让两个儿子娶不上媳妇,王家自此绝后。
谁曾想,自家大儿子跟了麟哥儿后,竟开始转了运。
不,不是转运,是麟哥带来的福气。
当初他跟了麟哥去了州城,很多人还在背后嚼舌根,说他老王家成了赵家的下人,奴仆。
经常笑话他家。
这些言语极为难听,可她和小儿子从来都是一笑。
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大儿子在报恩。
谁曾想,本来是去报恩的,很快大儿子就开始让人往家里带钱了。
开始的时候,她还很害怕,以为儿子干了不好的事情,得来的不义之财。
若是这样的话,她害怕儿子会让麟哥儿受到牵连。
可大儿子的书信里说,这些钱都是跟着麟哥儿,那些大人物们赏赐给他的。
再加上赵家的人证实,她终于知道了大儿子跟着麟哥儿在州城站稳了脚跟。
很快,儿子大石又回来一次探亲,不但带回了一车的东西,还开始让人修建房子。
自此,整个村里的人都知道老王家跟着麟哥儿发了财,有了生计不说,手里还管着很多人。
时常见的都是一些官老爷,他们的赏赐都让王大石花不完。
顿时间,以前的那些瞧不起他们家的人,都经常上门来了。
连带着以前断了的亲戚,也开始恢复了正常。
这一切,她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不过,她可没有得意忘形,深知这一切都是谁带来的。
随着麟哥儿的名声愈发的显赫,村里的人,都开始想方设法要去跟他了。
这也让她有种担心,生怕儿子大石会被赶回来。
“麟哥儿,自从没了你王叔,赵婶你们可是帮衬了我们不少,更是你带着大石,让他也有了个营生,日子才这么好。”
赵麟听着王婶的碎碎念,终于知道了她的意思。
一是感谢,二是让他千万不要辞了王大石。
“哈哈,王婶,您就放心吧。大石哥待我如亲弟弟一样,他想走,我也得用十八匹骡子拉着他,不让他走。”
听到他这样说,王婶终于放心了:“那就好,那就好。上次你族叔赵甲地还吓我,说过完年你就让他儿子去给你当管家,把大石赶回来。”
“哈哈,没有的事,他胡说八道呢。”
赵麟哭笑不得道。
很显然,又是同宗的族人眼热了王大石现今的状况,开始在村里胡说八道了。
对于王大石,他十分满意。
为了自己,他可是能舍命之人,双商在线,又善于学习。
不说其他,曾经目不识丁的他,现在已认识了千余个字,虽然写的不是太好看,但一直在进步。
这还都是在他百忙之中,抽空学习的科目之一。
就凭这点,他的同族兄弟里面没一个人能比得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