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深知此事关系重大,稍有不慎便会惹祸上身,所以他决定采取拖延战术,暂不采取行动。
此时,一旁的王伯当却按捺不住,提醒道:“太守大人,如今局势已在我们掌控之中,为何还要引狼入室呢?”
霍光面无表情地看着王伯当,心中暗自思忖:这王伯当真是自以为是,不知天高地厚。他冷哼一声,反问道:“伯当啊,据我所知,李靖与你王家可是姻亲关系。你们两家的交情可是有几千年之久了,你难道真的忍心让王家人的手上沾满李家人的鲜血吗?”
王伯当闻言,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额头上冷汗涔涔。他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话有些冒失,赶忙唯唯诺诺地向霍光请罪道:“太守大人教训得极是,小人愚钝,还望大人恕罪。”
霍光见状,脸色稍稍缓和了一些,语重心长地说:“明白就好。狄道城的世家本就是一个整体,彼此之间虽有些许小心思,但绝不能害人性命啊!”
王伯当苦笑着点点头,应道:“太守大人所言甚是,只是那韩遂毕竟是我们请来的,若是真的发生血战,恐怕我们也难以置身事外啊。”
霍光眉头微皱,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无论如何,只要我们没有亲自出手,事情就还有转机。”他的语气异常严肃,似乎在强调这句话的重要性。
王伯当沉默不语,心中暗自思忖着霍光的选择。虽然这无疑是一种掩耳盗铃的做法,但有了这块遮羞布,大家都必须遵守规则,以免彻底撕破脸皮。
霍光站在原地,不退不退,与李靖等人对峙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两小时后,阎行率领着十万北凉军如滚滚洪流般与霍光会合。
阎行一脸傲慢地看着霍光,毫不客气地问道:“霍太守,你当初可是信誓旦旦地承诺会将完整的狄道城贡献给韩太守,可如今却弄成了这副不尴不尬的局面,你又该作何解释呢?”
霍光脸色有些尴尬,但还是强作镇定地回答道:“阎将军息怒,实在是我低估了李靖等人的实力啊。还望北凉军的兄弟们能够施以援手,助我一臂之力!”
韩遂见状,赶忙顺势说道:“是啊,阎将军,还得麻烦北凉军的兄弟们搭把手啊!”
然而,阎行却不为所动,他面无表情地说道:“霍太守,实在抱歉,韩太守在临行前特意嘱咐过,北凉军绝对不能插手狄道城的内部事务,所以我恐怕无能为力了。”
霍光显然没有料到阎行会如此决绝,他不禁有些着急,连忙说道:“阎将军,只要您和北凉军肯帮忙,我愿意再拿出一成的收益作为劳军物资,以表诚意!”
阎行犹豫了一下,似乎对这额外的一成收益有些心动。最终,他还是盛情难却地点了点头,同意了霍光的请求。
十万北凉军如同一股钢铁洪流般有序地进行着换防,他们迅速而高效地接手了监视李靖等人的前沿阵地。
这一巨大的军事调动自然没有逃过李靖等人的眼睛,他们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变化。然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一举动竟然也引起了郭子仪的注意。
郭子仪,这位足智多谋的将领,立刻嗅到了其中的机会。他果断地决定提前两小时接管南门,并迅速打出了南凉军的专属旗号。
杨秋站在城楼上,远远地看到南城上高高飘扬的南凉军旗帜,心中不禁一紧。他连忙跑到阎行面前,焦急地劝谏道:“将军,这已经不仅仅是我们北凉军和南凉军之间的事情了,完全超出了咱们的权限范围啊!我建议先向韩太守汇报一下情况,再做进一步的打算吧!”
阎行却一脸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说道:“没必要这么紧张,杨秋。反正咱们北凉军和南凉军又不是同盟关系,根本用不着请示报告。”
杨秋见阎行如此固执,心中虽然有些无奈,但也不好再继续劝说下去。他知道阎行一向刚愎自用,决定的事情很难改变,于是只能默默地执行命令。
与此同时,南城门上,李靖静静地望着远处奋不顾身的阎行,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然后,他转过身来,对着身边的兄弟们平静地说道:“各位兄弟,北凉军来势汹汹,看样子咱们要有一场硬仗要打了。”
王陵嘴角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他高声喊道:“哈哈,我的铁枪早已按捺不住,渴望在战场上大显身手啦!”
杨业紧接着附和道:“俺也一样!”他的声音铿锵有力,透露出对战斗的期待和决心。
李靖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立即回应,他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后停留在郭子仪身上。
郭子仪感受到了李靖的注视,他挺直身子,朗声道:“来的时候,主公已经明确交代过了,我麾下的三千昆仑奴,绝对听从李大人的调遣,绝无二话!”
李靖微微颔首,表示满意,然后果断下令:“王陵、郭子仪听令!命你二人扼守台阶,全力阻击北凉军,绝不能让他们前进一步!”
“得令!”王陵和郭子仪齐声应道,他们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仿佛带着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
王陵和郭子仪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带领着各自的队伍,迅速抵达指定位置,严阵以待。
然而,就在他们刚刚完成兵力部署的时候,北凉军如汹涌的潮水一般杀到了眼前。
郭子仪站在高处,远远地望见了躲在队列之中的杨秋。他嘴角泛起一丝轻蔑的笑容,嘲讽道:“嘿,我看那所谓的杨秋,也不过如此嘛,不过是个无胆鼠辈罢了!”
杨秋自然听到了郭子仪的嘲讽,但他并未动怒。他深知自己的武力有限,与郭子仪这样的猛将相比,实在难以抗衡。因此,他选择无视郭子仪的挑衅,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指挥着士兵们不断的寻找薄弱环节展开进攻。
郭子仪眼见北凉军士气如虹,便果断下令三千昆仑奴居高临下地冲锋,试图以泰山压虎之势压制北凉军。
杨秋见此情形,心中焦急,他急于在战场上立下大功,于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硬碰硬,率领麾下将士奋勇向前。
然而,此时的北凉军实力早已今非昔比,经过多年的训练和实战经验的积累,他们的战斗能力已经有了质的提升。
面对昆仑奴的凶猛冲锋,北凉军毫无惧色,他们紧密地排列成阵,盾牌如铜墙铁壁一般,硬生生地挡住了昆仑奴的冲击。
郭子仪的反冲锋不仅没有给北凉军造成太大的损失,反而让他自己的部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数名军卒在短时间内便命丧黄泉。
昆仑奴的招式虽然简单粗暴,但他们之间的配合却堪称惨不忍睹,彼此之间毫无默契可言,完全是各自为战。
郭子仪眼见局势不利,只得身先士卒,亲自冲入敌阵,与杨秋展开一场生死搏杀。
在他的带领下,昆仑奴们才稍稍稳住阵脚,与北凉军陷入了胶着状态。
阎行站在城楼上,将战场上的情况尽收眼底。他见郭子仪的处境愈发艰难,为了加快破城的速度,当机立断,再次抽调了两万北凉军驰援战场。
这两万生力军的加入,使得北凉军的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而郭子仪所承受的压力也瞬间倍增。
但即便如此,郭子仪和他的部下们也没有丝毫退缩之意,他们咬紧牙关,死死地守住自己的防线,半步也不肯后退。
李靖在后方观察着战局,他深知郭子仪所面临的压力,不敢有丝毫大意。他立刻下令让王陵率领铁枪兵前去换防,以减轻郭子仪的压力。
郭子仪得到援军的支持后,终于稍稍松了一口气。他率领残部缓缓退回集结点,准备重新调整部署。
然而,此时的三千昆仑奴已经伤亡过半,且士气低落,完全变成了一盘散沙,再难组织起有效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