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他们身后不远处,甘宁和陆议正率领着将士们与袁谭军的激战还在持续。
战场上喊杀声此起彼伏,刀光剑影交错,双方都在拼死厮杀。
周泰和吕蒙眼见形势危急,当机立断,指挥着自己的兵马迅速前去支援。
他们的到来如同一股旋风,给甘宁和陆议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力量。
原本,袁谭看到西凉骑兵冲杀而来,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希望。
他觉得有这些骑兵相助必定能扭转战局,给自己带来胜利的曙光。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骑兵竟然在楚军的猛烈攻击下仓皇撤退。
袁谭的心瞬间凉了半截,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一幕。
这场战斗一直持续到夜幕降临,黑暗笼罩了整个战场。
双方都已经疲惫不堪,但楚军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出色的指挥,最终取得了胜利。
袁谭的军队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士兵们横七竖八地倒在血泊之中。
袁谭在管统和牵招两位将领的拼死护卫下,艰难地朝着邺城方向撤退。
而辛评、王修两位文士则不幸被楚军俘虏。
他们与数千名袁谭军士兵一起,成为了楚军的阶下囚,等待着未知的命运......
夜幕深沉,万籁俱寂,锦帆军终于完成了对战场的清理工作。
他们押解着大批战俘,缓缓地回到了位于平原西郊外的楚军大营。
沮授和邓展早已得到斥候传回的捷报,心中充满喜悦。
他们精心筹备了一场盛大的庆功宴,以犒赏诸将们的英勇表现。
当甘宁和陆议率领着锦帆军踏入大营时,沮授迎上前去,满脸笑容地说道:
“二位将军辛苦了!
锦帆军果然名不虚传,正如主公常说的那样,是水陆两栖作战的主力,水中蛟龙,陆上猛虎啊!”
听到沮授的赞誉,甘宁和陆议都感到无比欣慰。
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的认可,更是对整个锦帆军的褒奖和肯定。
然而,甘宁并未因此而骄傲自满,他谦逊地回应道:
“谢军师夸奖,此次能够取胜,主要还是仰仗主公装备的新式武器。
若没有这些精良的装备,仅凭我军在旷野之上,恐怕难以抵挡住敌军骑兵的凶猛冲击。”
在打扫战场的过程中,甘宁对敌军的伤亡情况有了清晰的了解,尤其是西凉铁骑的损失尤为惨重。
据统计,西凉骑铁骑留下了将近两千人和马匹的尸体,这无疑是一场惨烈的战斗。
尽管锦帆军自身的伤亡也不小,但与取得的胜利相比,这些牺牲都是值得的。
他们创造了步兵战胜骑兵的惊人壮举,这不仅仰仗于那些先进的新式装备,更离不开将士们对这些装备的巧妙运用。
甘宁紧接着说道:
“其次,我们还得感谢勇义将军提供的详尽情报,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关键信息,我军才能做到有备无患!”
话一说完,甘宁便朝着沮授身旁的邓展拱手作揖,以表达诚挚的谢意。
邓展见状,连忙摆手说道:
“这不过是本将职责所在罢了!”
甘宁微微一笑,随即将目光转向沮授,继续说道:
“当然,此次胜利更要归功于军师的运筹帷幄和精妙排兵布阵。
若不是军师的神机妙算,我锦帆军恐怕难以取得如此佳绩!”
陆议在一旁听完甘宁这一番滴水不漏的发言后,心中不禁感叹:
“这人情世故,还真是被他拿捏得恰到好处啊!”
就在此时,沮授眯起眼睛,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微笑,缓缓说道:
“兴霸啊,你何时变得如此世故圆滑了呢?
不过,除了你刚才提到的那些因素之外,这场胜利的主要功劳,应当属于你们锦帆军的全体将士们。
是你们舍生忘死、浴血奋战,才最终换来了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啊!”
沮授的话音刚落,一旁的邓展立刻深表赞同地点了点头,表示完全同意沮授的观点。
而甘宁及其身后的周泰、吕蒙等将领听到沮授的赞扬,心中十分欣喜,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种极大的鼓励和肯定。
深夜,楚军中军大帐内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甘宁率领着锦帆军的众将们参加沮授早已精心准备好的庆功宴。
大帐内的案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菜肴,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那道用刚刚从战场上带回来的西凉骑兵马匹尸体制作而成的马肉。
这道独特的菜肴不仅是对胜利的一种庆祝,更是对敌人的一种蔑视和嘲讽。
由于现在正处于战时,众人并没有饮酒,但这丝毫不影响帐内的气氛之活跃。
周泰和吕蒙等人谈笑风生,互相分享着战场上的趣事和战斗经验。
他们的笑声和话语声交织在一起,使得整个大帐都充满了欢快的氛围......
当沮授听闻甘宁他们俘虏了两名文士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好奇。
他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两名文士究竟是谁,于是连忙让甘宁将他们带入大帐。
不一会儿,辛评和王修被带进了大帐。
沮授与辛评对视一眼,都露出了诧异的神色,毕竟他们都没想到会在这里相遇。
他与辛评曾都在袁绍麾下共事,彼此之间颇为熟悉,而且他们还是河北同乡,关系相当不错。
一番寒暄之后,沮授开始向辛评讲述自己这些年来的经历。
辛评听得十分认真,不时点头表示理解。
当辛评听完沮授的讲述后,对他的抉择表示了理解。
毕竟在当今这个乱世,能找到一个真正赏识自己才华的主公实属不易。
而魏延作为天下第一大诸侯,绝对配得上沮授这样的人才。
然后,沮授趁机劝说辛评投降,与自己一同为楚公效力。
然而,沮授的话音未落,便遭到了辛评的断然拒绝。
沮授见状,并未气馁,而是耐心地向辛评分析当前的局势。
他指出,平原城已经是瓮中之鳖,指日可下,即使曹操亲自率军前来,也难以夺回青州。
而且,魏延的势力日益强大,投降楚公不仅可以保住性命,还能有一番作为。
然而,辛评却不以为然。
他虽然也清楚当下的局势,但袁谭对他有知遇之恩,他又怎能轻易背叛呢?
沮授见辛评心意已决,便也不再勉强,只是吩咐兵士将他们二人带下去,好生款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