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设计院的陈文,说好了第二天来明升公司,没想到临时有事,几天后才来找明月,明月带着陈文等人实地考察了建桃胶膏厂的地址,
陈文带着他的团队风尘仆仆地赶到了明升公司,脸上带着歉意和一丝疲惫,但眼神中更多的是专业和专注。明月虽然等了几天,但深知好的设计需要时机和准备,并未多言,寒暄几句后便亲自带着陈文一行人前往那块预备建设桃胶膏生产厂的场地。
陈文一进入场地,仿佛变了一个人,之前的疲惫一扫而空,眼神变得锐利而明亮。他并没有急于发表意见,而是默默地沿着场地的边界走了一圈,时而驻足远眺,时而蹲下查看地面的情况和土壤状态,这是陈文养成的习惯,虽然对厂房建设影响不大,但这是他了解场地整体环境的一种习惯。他的团队成员则分散开来,有的测量尺寸,有的拍摄照片,有的记录数据,分工明确,效率极高。
明月跟在一旁,简要介绍着情况:“陈工,这块地之前是一块荒地,基础设施不完善,不过水电接入都比较方便。西边那边规划的是未来原料入口,东侧要修一条主干道,作为成品出口和物流通道……”
陈文一边听,一边微微点头。他走到场地中央,环视四周后,终于开口,语气沉稳而专业:
“萧总,这块地的基本条件确实不错。优点很突出:首先,地势平坦开阔,面积足够,为我们后续的总体规划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无论是功能分区还是未来的扩展,都有充足的空间。但是,正如您所说,基础设施底子不好,要增加不少前期成本和设计时间。”
他话锋一转,指向几处地方:“不过,也有一些挑战需要我们通过设计来巧妙化解。场地整体呈长方形,主立面朝西。夏季西晒会比较严重,对于生产车间,尤其是对温度有一定要求的食品膏体生产区,这会增加空调能耗。我们在设计时,需要考虑采用高性能隔热材料、设置遮阳系统,或者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将辅助空间布置在西侧,形成缓冲。”
陈文看了看,接着说道:“现还条件利用,前面是你的明升公司,我们可以把排水直接接入明升公司的地下排水管道。我们需要精心设计内部的流线,确保原料进入、生产加工、成品出厂、人员流动这几条线清晰、高效、互不干扰,避免交叉污染,这对于食品企业至关重要。虽然是工业厂房,但桃胶膏属于健康食品,我们的建筑形象也应该传递出洁净、现代、自然的感觉。可以考虑引入一些绿化景观设计,比如在厂区入口、员工休息区设置庭院,提升整体环境品质。”
明月听得非常认真,不时点头,陈文指出的这些问题和思路,正是她所期待的专业视角。
回到明升公司的会议室,陈文团队立刻打开了笔记本电脑和投影仪,将根据前期沟通和这次实地考察后初步优化的概念性设计方案展示给明月看。
“萧总,结合我们刚才看到的现场情况,这是我们初步形成的设计构想。” 陈文拿着激光笔,指向屏幕上的总平面图。
“您看,我们采用了清晰的‘U’型布局。西侧这里是原料验收与仓储区,紧邻原料入口;中间是核心的生产车间,按照生产工艺流程,前处理、萃取、浓缩、调配、包装一字排开,流水线作业,效率最高;东侧是成品仓库、检测中心和物流出口。办公研发楼我们独立设置在南侧,靠近园区主入口,环境相对安静,与人流物流分开。”
陈文喝了一口水,接着说:. “建筑风格我们采用现代简约风格。主色调以白色和浅灰色为主,搭配深色线条和玻璃幕墙,体现洁净和科技感。针对西晒问题,生产车间西立面我们设计了垂直遮阳格栅,既解决了防晒问题,又形成了富有韵律感的立面效果。屋顶我们预留了未来安装太阳能光伏板的可能性。”
…………
陈文讲解得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不仅展示了宏观布局,也深入到了关键细节。每一处设计都力求回应场地的特性和桃胶膏生产的特殊要求。
明月看着图纸,眼中流露出赞赏和兴奋的神色。陈文团队不仅看到了场地的现状,更看到了它未来的潜力,并通过专业的设计将其蓝图清晰地绘制了出来。
“陈工,非常精彩!”明月由衷地说道,“你们的考虑非常周全,既利用了优势,也完美地解决了潜在的缺点。尤其是对流线和洁净度的把握,正是我们最关心的。看来这几天的等待是完全值得的!”
接下来,双方就一些细节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会议室内充满了高效而专业的交流氛围。这次迟来的考察和图纸说明,为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明月问:“陈工,这厂房及配套设施的修建,大约要多少资金?”
陈文谦虚的说:“这个我仔细算过,根据以往经验,大约要七千万到九千万。”
“新厂的食堂可不可以不建,用我们明升公司原有的食堂?”
“我建议要隔开,因为保健品生产对卫生要求极严,如果工人来回走动,身上沾一根布丝,掉到了产品中,如果让人吃时发现,就是天大的问题!”
明月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好的吧,看来一分也省不下来。”
陈文知道,现在摆在明月面前的最主要的是资金问题,而且厂房建在农村,虽然用地,原料来源都有一定优势,但其他方面根本不具备任何优势!
“萧总,我善意的提醒一句,投资风险极大,你要好好考虑一下,如果你决定撤销投资,我们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也不会收你一分钱的。”
“谢谢陈院长,俗话说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普济师太既然把桃花庵的密方给到我手里,我一定会把这件事做下去,无论遇到多大困难!你们继续设计,我这边筹集资金。”
陈文看着眼前的女人,不仅漂亮,可以说是倾国倾城,凭这容貌也可以活得比这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舒服,可明月的眼里有一股正气,还让他看到了正气后面是不服输的韧劲!
“好的,萧总,我们抓紧时间设计,一切按合同来。”
“没问题,我会让财务按合同把首批设计费用打给你。”
送走了陈文一行人,明月回到办公室,明月关上门,办公室里一下子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厚重的实木门在她身后轻轻合上,将外界的喧嚣暂时隔绝。她并没有立刻坐进那张宽大舒适的高背椅,而是径直走到落地窗前,眺望着窗外远处的桃花山。但此刻,她眼中看到的山峰绵延,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的景色,而是陈文图纸上那线条分明的厂房轮廓,以及一个无比现实、甚至有些沉重的数字——七千万到九千万。
她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向办公桌,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厚厚的皮质笔记本和计算器。灯光下,她的表情专注而凝重,先前在陈文团队面前展现出的赞赏与兴奋已被冷静的审慎所取代。她没坐,就靠在办公桌边,拿起计算器,心里沉甸甸的。
“七千万到九千万……”她喃喃自语,手指头在计算器上按得飞快。
她先盘了盘公司账上能动的活钱。明升公司这些年赚了不少,但开销也大,东扣西扣,能立马拿出来的,满打满算也就三千万。这已经是把能挤的都算上了。
“三千万……”明月看着这个数字,眉头拧紧了。离最低的七千万,还差着整整四千万。这缺口太大了。
她心里开始一笔笔算细账:
陈文说的厂房和配套设施要七到九千万
· 设计报建这些,两三百万跑不掉。
· 生产线设备是最烧钱的,好的设备一套就得两三千万。
· 净化车间、空调、水电、污水处理这些看不见的工程,又是千把万。
· 还有绿化、装修、食堂宿舍……哪儿都得花钱。
· 最后还得留出点预备金,万一哪儿出点岔子,没钱可不行。
这么一加,就不止陈文说的八九千万,加上其他的生产设备,杂七杂八的费用,其码要一点四个亿。
钱从哪儿来?明月脑子里飞快地转着几个念头:
银行贷款是首要的。得赶紧让财务总监林巧音去跟几家银行接触,看看能用这块地和新项目抵押贷出多少来。但利息和还款压力也不小。
能不能找到看好这个项目的投资人,一起入股?但这就得分出去一部分股份和将来的利润,得慎重。
政府那边有没有什么农业深加工或者乡村振兴的补贴政策?得让人立刻去查去申请,能争取一点是一点。
设备能不能先租后买?缓解一下前期压力。
可就算这些法子都去想,每一步都不容易,变数也大。
她走到窗边,看着外面。压力像座山一样压过来。但她想起自己对陈文说的话,想起普济师太的托付,眼神又慢慢坚定起来。
“钱难赚,屎难吃,但事还得办。”她低声对自己说,像是打气。明月也想到了顾盼梅答应的投资,但她觉得变数很大,也许人家只是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