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盘算了,我知道咱们现在一共有120两银子。”老王媳妇可是每天在心里盘算的,所以家里有多少家底老王媳妇心里一清二楚。
老王媳妇嫁过来也有十来年了,真正能攒下钱的时候也就是这几年,前些年,老王也只是在家里铺子打下手,每个月,公婆心情好,就给个几百文,心情不好,就一文没有。
一直到有了孩子,公婆才给老王正儿八经的工钱,毕竟,老王也要养家糊口,人情往来了。
后来,公婆年纪大了,把老王提上来做掌柜的,老两口只管事,不做事,如此,老王才算是有了每个月二两的工钱。
二两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是老王媳妇是个会打理的,每个月除了必须的人情往来,其他方面能省则省。
老王倒是之前说过把孩子送去学堂,但是老王媳妇舍不得,要是送去学堂,老王一家每个月根本不剩钱,所以,即便老王媳妇是真心想自家孩子好,但还是忍住了。
平时让孩子识些字,偶尔买点笔墨练练字,其他的都不要想了。
就在老王媳妇这么精细的打理下,老王家也算是小有积蓄。
要是搁以前,老王媳妇,心里的打算是,攒些钱,在阜城买个小铺子,自家做生意,以后传给自家孩子u,也是给家里孩子谋了一条生计。
现在有现成的赚钱机会,老王媳妇想的是能多攒些钱,到时候买个大铺子了......
“这么多?”老王不管家里事,银钱都是交给自己媳妇操心的。
“行了,你抓紧吧,当心去晚了。”
老王就这样在老王媳妇的催促下去了肖家饭馆。
那边的春娘直奔药铺。
不管肖大山之后上不上战场,春娘都想多准备些药材和药丸。
上战场刀剑无眼,有备无患总是好的。要是不上战场,自然是最好的,万一有个头疼脑热的,在军营里,想要买什么也不方便,有药的话,春娘也很放心。
也是巧了,春娘刚到药铺,说了自己的需求。
药铺掌柜的就知道大概了,这几天来买药的人可不少。有的是之前流匪流窜落下的病,有的是本身有病,之前流匪来了,一直耽误下来的,还有就是和春娘一样,来买些治疗外伤的药材,给家里要去服兵役的人用的。
“这治疗外伤的药嘛,我建议你买些三七,三七可是'金不换,南国神草。可以快速止血,消肿止痛,对于刀伤,箭伤等外伤出血有很好疗效。白芨也可以备些,粘性强,能快速收敛止血,还可消肿生肌,常用于治疗外伤出血及疮疡肿毒等,对伤口愈合有促进作用。”
“好,还有呢?”
“你家去服兵役,还不知道去哪,对吧?”
“是的,掌柜的,你可是有什么高见?”
“高见倒也没有,不过,你倒是可以准备一些清热解毒的药材。比如金银花,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可用于治疗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还能预防和治疗因感染引起的发热等症状。
包括连翘,有“疮家圣药”之称,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可用于治疗痈疽肿毒、瘰疬痰核等,对军中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有很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