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同时在价值层面,也是表明了认同与新时代的升华。
国家对宗族文化的认同,本质上是对其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认同。
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而潮汕宗族文化,正是“家庭-家族-社会”良性互动的典型形态。
国家推广潮汕“祠堂文化+基层治理”模式,正是看中其“敦亲睦邻、崇德尚礼”的文化内核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契合。
这种价值认同,在重大政策中得到体现。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家庭文化”列为重点任务。
大力的鼓励,各地挖掘宗族文化中的积极元素。
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提出了“发挥乡贤作用”。
而潮汕宗族培育的乡贤群体,正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潮安区归湖镇金光村,依托宗族组建的乡贤调解队伍,年均化解矛盾纠纷40余起,推动了乡村和谐发展。
国家对乡贤作用的重视,实质是对宗族文化凝聚人才功能的肯定。
在国际交流中,国家将潮汕宗族文化,作为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
2025年的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将潮汕祠堂列为“岭南文脉传承创新典范”,向国内外推介其“活化传统、服务当代”的经验。
这种展示,既提升了潮汕宗族文化的影响力,也向世界传递了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特质。
对于国家的认同与引导,陈尚天肯定是举双手赞。
他带着陈氏家族的族人,为这一些事情,四处奔走。
同时也联合了,更多以潮汕商会为载体的其他姓氏的,有足够威望的人。
经常在一起,探讨老祖宗所留下的文化底蕴传承,同样也会探讨其中的一些糟粕。
随着越来越多有威望的人,加入到了他们这个团体当中。
除了要去掉当中的一些糟粕之外,同时也结合了国家的政策,研究如何用这一些文化底蕴传承,结合现代,服务现代,融合现代。
无论来自于哪一个姓氏的人,只要坐在一起,讨论到了这一些事情,心中就会对自己的祖先越来越崇拜。
处在祖宗们所在的那个年代,再看看他们所留下来的文化传承,祖先的智慧,早已经超过了许多现代人。
作为活在当下的现代人,肯定也是要在当代,做出一些属于自己留下来的文化底蕴传承。
要不然200年之后,后代子孙看到这个时代的祖先,根本就是碌碌无为,并没有为他们留下任何的传承,肯定会对自己的祖先失望不已。
所以经历了这么长时间,与国家相关部门的人,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笔一划地记录下了这个时代的人们,是如何在国家的引导之下,将宗族文化融入到国家,成为了国家崛起的助力。
只要将这一些交流和政策,利用文字记录下来,也许在遥远的将来,可以提供给后代子孙们作为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