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静放下手机,轻轻揉了揉还有些肿胀的右脸颊。拔智齿的过程比她预想的复杂,但总算结束了。她刚在家庭群里分享了这件事,立刻就收到了婆婆的回复。
“拔个牙花了七百多?静静啊,几年前我也拔了一颗,就在镇上医院,才用一百元。你还特地跑去市医院,我觉得是钱多瞎折腾。”
隔着屏幕,林静都能想象出婆婆说这话时皱起的眉头和摇头的模样。她深吸一口气,指尖在手机屏幕上飞快敲击:
“妈,我这颗智齿是横着长的,还靠近神经管,需要拍牙片才能确定怎么拔。医生操作了半个多小时,相当于一个小手术。”
不一会儿,婆婆的回复就来了:“别人说越大的医院越坑人,你自己送上门去,不坑你坑谁?”
林静感觉一股火气直冲脑门。又是“我觉得”,又是“别人说”,婆婆的认知永远固守在那小小的世界里,坚不可摧得像钢筋混凝土。她盯着那句话,指甲不知不觉掐进了掌心。
“钱是我自己挣的。”她喃喃自语,“为了健康,选择哪家医院是我的权利。”
她想起人民日报曾说过:“世界上最愚蠢的人,就是跟别人讲道理。”此刻她深切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与婆婆争辩,只会让自己更加憋屈。
林静放下手机,走到书架前,指尖掠过一排书脊,最后停在一本淡蓝色封面的小说上。她取出书,泡了杯花茶,在窗边的躺椅上坐下。
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下满室温暖。书页轻轻翻动,茶香袅袅,她心中的烦躁渐渐平息。这才是明智的选择——与其与他人争辩,不如哄自己开心。
门锁转动的声音打破了室内的宁静。林静抬头,看见丈夫李文提着公文包走进来。
“妈给我打电话了。”李文放下包,语气有些无奈,“她说你乱花钱,还不听劝。”
林静合上书,平静地问:“你怎么说?”
“我能怎么说?当然是支持你啊。”李文坐到她身边,“我知道你不是乱花钱的人,而且牙齿的事可大可小,谨慎点没错。”
林静心中一暖,靠在他肩上:“其实我不是心疼那七百多块,是受不了妈那种思维方式。好像她认定的就是真理,别人的解释都是借口。”
李文轻抚她的头发:“妈那一代人,习惯了省吃俭用。她不是针对你,只是不理解为什么拔个牙要花那么多钱。”
“我明白,”林静轻声说,“但有时候真的很难沟通。”
第二天是周末,李文一早就出门加班去了。林静正在准备早餐,门铃响了。开门一看,婆婆提着大包小包站在门外。
“文文说你拔牙后脸肿得厉害,我熬了点粥带过来。”婆婆径直走进厨房,利落地拿出保温盒,“还炖了鸡汤,补补身子。”
林静有些意外,道了谢。婆媳俩坐在餐桌前,气氛略显尴尬。
“脸还疼吗?”婆婆问。
“好多了,就是还有点肿。”
婆婆打量着她的脸颊,忽然叹了口气:“我昨天回去后,碰见楼下的张老师。他女儿也是前阵子拔了智齿,花了一千多呢。听说现在这种复杂的拔牙就是贵。”
林静惊讶地抬头,婆婆居然改变了说法?
“张老师说,他女儿的牙要是处理不好,会伤到面部神经,那才叫麻烦。”婆婆舀了碗鸡汤推到林静面前,“我想了想,贵点就贵点吧,安全最重要。”
林静接过汤碗,热气氤氲中,她看见婆婆眼中闪过一丝不自在的关切。
“妈,谢谢您关心。”她真诚地说,“其实我一开始就应该跟您解释清楚,这种阻生智齿拔除确实比较复杂。我拍了个片子,您要看看吗?”
婆婆犹豫了一下,点点头。
林静拿出手机,调出牙片照片。婆婆凑近看了看,咂咂嘴:“这么歪的牙,难怪难拔。”
“医生说了,这种牙如果不处理,会挤坏旁边的牙齿,还可能引起发炎。”
婆婆若有所思:“那这钱花得值。”
阳光从窗户斜射进来,在餐桌上投下温暖的光斑。婆媳二人静静地喝着鸡汤,多日来的紧张气氛悄然消散。
饭后,婆婆准备离开。临走前,她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布包,塞到林静手里。
“这是......”林静打开布包,里面是几张百元钞票。
“你拔牙花的钱,妈给你补上。”婆婆摆摆手,不让林静推辞,“你们年轻人赚钱也不容易。妈老了,思想转不过弯来,你别往心里去。”
林静握着那个小布包,喉头有些哽咽:“妈,这钱您拿回去,您的心意我领了。”
“收着吧。”婆婆坚持道,“就当是妈给你补补身子。”
送走婆婆后,林静站在窗前,望着楼下车水马龙。她想起昨天还在为婆婆的话生气,今天却感受到了那份笨拙的关爱。
也许,婆婆不是固执,只是需要时间去理解;不是吝啬,只是习惯了以她的方式衡量价值。而她自己,又何尝不是太急于证明自己是对的?
世界上确实没有那么多非黑即白的道理可言,更多的是需要互相体谅的灰色地带。
那天晚上,林静把婆婆给的钱仔细收好,决定找个合适的机会,用这笔钱给婆婆买件礼物。然后她打开电脑,开始记录这段经历。
“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往往不是通过争辩实现的。”她在文档中写道,“有时候,退一步的沉默,比咄咄逼人的解释更有力量。当你停止试图改变他人,转变却悄然发生。”
她写着写着,突然明白了——真正的智慧,不在于你是否能赢得每一场争论,而在于你知道何时应该保持沉默,把精力留给自己热爱的事物。
林静保存文档,关上电脑。窗外的月光如水银泻地,温柔明亮。明天,她会给婆婆打个电话,邀请她周末一起来家里吃饭。
而今晚,她只想好好读几页书,在文字的世界里安抚自己,也理解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