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关原六在接到牛岛实常的更加激进的战斗计划之后,有点信心不足,但是在轻松拿下新乡之后,再次信心恢复,所以接受了牛岛实常更加激进的建议,只不过后续后悔的时候也是非常的懊悔。
陈副师长深知敌人的强大,他密切关注着敌人的动向。侦查团不断地将敌人的最新情况汇报给他,每一条消息都让他的心情愈发沉重。他知道,一场恶战即将来临,365 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之前紧张的局势下,陈振华带领着东进五团已经赶到了开封北部,阻击小鬼子的第 20 师团。
虽然陈副师长对东进五团的战士们充满了信心,他们都是 东进纵队的精锐力量,有着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出色的战斗能力。
然而,以一个团的兵力去对抗装备精良、人数众多的第 20 师团,无疑是一场力量悬殊的较量,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陈副师长虽然相信东进五团的战斗力,但他也清楚,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危险,陈副师长为此还特意叮嘱陈振华,千万不可硬拼,注意保存实力。
毕竟防止小鬼子渡过黄河的是国军第一战区的任务,陈振华只是东进纵队知道国军的情况,刻意派遣过来迟缓一下小鬼子20师团的进攻速度。
东进五团阻击小鬼子的日子,陈副师长每天都在焦急地等待着东进五团的消息。他不断地询问侦查人员:
“有没有东进五团的消息?”但得到的总是令人失望的回答。他的心中充满了忧虑,仿佛有一块大石头始终压在心头。
他想象着东进五团在战场上的艰难处境,敌人的炮火如雨点般落下,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奋勇抵抗。
他担心他们的安危,担心他们是否能够成功地阻击敌人。他深知,如果东进五团不能有效地阻拦敌人一段时间的话,那么在黄河北岸国军的整个防御体系都将面临巨大的压力。
在等待消息的日子里,陈副师长更加忙碌地投入到防御部署的调整中。他与参谋们日夜研究地图,分析敌人可能的进攻路线和战略意图。
他不断地优化防线,加强各个防区之间的联系和支援。他知道,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这场战斗中尽可能地减少损失,保卫晋南根据地的安全。
尽管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不确定性,陈副师长和 365 师的全体将士们并没有丝毫的退缩。他们坚守着自己的信念,那就是保卫晋南这片土地,保卫祖国的尊严。
在365师师部的会议上,陈副师长坚定地说道:
“同志们,我们面临的敌人很强大,任务很艰巨,但我们是八路军,是人民的子弟兵。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保卫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要坚守阵地,绝不放弃!”
他的话语充满了力量,鼓舞着每一位将士的士气。与会的指挥员们纷纷表示,愿意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他们在战壕里、在城墙上,日夜坚守,时刻准备着迎接敌人的进攻。他们知道,自己的身后是无数的百姓,是祖国的未来。
陈副师长也在不断地思考着应对敌人的策略。他知道,单纯的防御是不够的,还需要寻找机会进行反击。
他与其他将领们商讨着如何利用地形优势,如何发动小规模的突袭,以打乱敌人的部署。
同时,他也积极与周边的友军取得联系,寻求支援和合作。他深知,在这场战争中,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各方力量紧密配合,才能更好地抗击敌人。
同时,鉴于第二战区要求365师驻扎在临汾和运城地区的八路军,转移到晋东南积极防御,从而将这些县城的防御,移交给晋绥军的要求,直接上报给了八路军总部,由八路军总部予以定夺。
很快,八路军总部就收到了365师的上述情况说明,不仅365师如此,同时很快129师,120师,115师,也都接到了类似的来自第二战区的类似的命令要求,这让八路军副总指挥十分的恼火,立刻将此时上报给了与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在一起的八路军总指挥。
1937年,华北大地战火纷飞,日军的铁蹄肆意践踏,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在这艰难的抗战局势下,国共合作结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抵御外敌。
八路军深入敌后,积极开展游击战争,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在民众中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和支持。
然而,在这团结抗战的大背景下,一些不和谐的暗流却在悄然涌动。
在晋省的一些战略要地,原本双方划分明确的防御区域,晋绥军却开始频繁越界,在八路军的防区边缘修筑工事,设置岗哨。
他们还时常以“巡查”为由,闯入八路军的营地附近,故意制造紧张气氛。
此时的副总指挥眉头紧锁,仔细阅读着电报,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件事情远非表面那么简单。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摩擦背后,似乎隐藏着一场更大的阴谋。
“最近晋绥军的动作越来越频繁了,他们到底想干什么?”副总指挥喃喃自语道。
他深知,在这抗战的关键时刻,团结抗战至关重要,任何一点矛盾和冲突都可能被日军利用,给抗战大局带来严重的影响。
此时,副总参谋长走进办公室,汇报道:“副总指挥,还有一个情况,第二战区司令部也给其它各师下达了一道命令,要求将 365 师、129 师、120师,以及 115 师调往抗战的最前线,同时将原本驻扎的县城交接给晋绥军管理;而且这道命令完全没有与我们进行过任何协商。”
忍无可忍的副总指挥猛地一拍桌子,愤怒地说:“这简直是乱弹琴!他们根本不考虑实际情况,也不尊重我们的意见,这背后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他站起身来,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脑海中迅速分析着当前的局势。从晋绥军近期不断制造摩擦的情况来看,第二战区司令部很可能是有计划地想要削弱八路军的实力。
他们试图将八路军的主力部队调往最危险的前线,借日军之手消耗八路军的有生力量,同时巧夺豪取八路军的防御区域,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尽快弄清楚他们的真实意图。”副总指挥坚定地说道。他立刻召集了总部的几位主要人员,共同商讨应对之策。
在会议室里,气氛异常凝重,几位主要人员围坐在一起,表情严肃地听着副总指挥介绍情况。
“同志们,现在局势十分严峻,第二战区的这一命令,很明显是别有用心。我们必须坚决维护八路军的利益和抗战的大局。”副总指挥说道。
总政治部主任站起来说:“副总指挥,我们不能轻易服从他们的命令。这是对我们八路军的不尊重,也是对团结抗战的严重破坏。”
副总参谋长也表示赞同:“没错,我们应该与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长官进行交涉,让他们明白我们的立场和态度。”
。。。。。。
经过一番讨论,大家达成了共识:首先坚决不执行向晋绥军移交八路军各部队驻扎县城的管理权限,同时由在第二战区司令的八路军总指挥,亲自与第二战区的司令长官进行严肃交涉,查清问题,解决问题,维护团结抗战的战略局面。
很快八路军总指挥就接到了八路军总部的电报信息,并且在获悉实际情况后,直接来到了第二战区司令部,到了第二战区司令长官所在办公桌后面,表情看似平静,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愤怒。
“阎长官,我今天来是为了第二战区给八路军各师所下达的那道命令。”总指挥开门见山地说道。
知道八路军总指挥肯定会到来的阎长官,则是微微一笑,然后说道:“总指挥,这是为了抗战大局考虑。前线战事吃紧,需要你们八路军的精锐部队去加强防御,这也是对抗战的巨大贡献嘛。”
总指挥则是严肃地说:“阎长官,我们八路军一直积极抗战,为保卫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这道命令完全没有与我们协商,而且结合近期晋绥军在我们防区的种种举动,我们有理由怀疑这背后有其他目的。”
阎长官脸色微微一变,强词夺理道:“总指挥,那你这是误会了,难道说八路军不能上前线抗战吗!再说了,晋绥军的那些举动,都是个别士兵,个别部队的行为,我们会加强管理;至于这道命令,确实是出于抗战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