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陈振华不会让这种情况发生,而是再次安排了驻扎在泽州的772团进行协助,陈振华相信,如果第40旅团只有一个联队从焦作进攻晋城的话,特战团和772团完全有能力直接拿下这个联队。
如果是整个40旅团的兵力,那么李战龙带领的特战团和王疯子带领的772团左右齐攻,再布置上一个炮营的话,也足以应对不成问题,完全可以拖到365师的其它队伍前来围攻。
至于济源方向,则是安排驻守在垣曲的徐深极带领的771团进行牵制,同时安排驻扎在阳城的韩冬杉带领的新三团进行协助,能否歼灭一个小鬼子的联队与否,不太好说。
但是阻击小鬼子一个联队进入晋南,那是完成没有问题,待其余三个地方解决战斗之后,就能够借助黄河天险关门打狗,全歼攻打垣曲的这个联队了。
至于这次战斗的第一处打响的地方,应该是在陵川这个地方,小鬼子第77联队,急功心切,距离又近,再加上有第39旅团的旅部所在,所以此时的真野五郎大佐带领着第77联队,进攻的心情最为迫切。
陈振华则是迅速调遣驻扎在长治的由韩贤初带领的独立一团,以及驻守在长子的由孔清德带领的独立四团,和一半的战车团,这样一来机动兵力也超过了5500人,借助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彻底歼灭小鬼子的第77联队完全没有任何的问题了。
至于平顺县城的歼灭之战,陈振华则是将战场放在烟屯村这个地方,由驻扎在平顺县的程瞎子带领的三团,驻扎在壶关的尤太中带领的独立七团,外加一半的战车团,这样也完全可以将小鬼子的第78联队全歼。
同时驻扎在高平的由王材桂带领的独立五团和驻扎在运城的由吴新泉带领的独立八团分别作为晋城和垣曲方向的预备队。
位于林州的毕战云带领的新七团后撤至烟屯村,作为预备队,位于屯留的韦杰青带领的新四团,作为陵川县战斗的预备队。
这样综合下来,每一处小鬼子计划进攻的地点,365师所拥有的机动作战力量,都强于小鬼子的一个联队的兵力,甚至与之前整个苫米地旅团的战斗力量不相上下。
但是为了保险起见,陈振华给予这四处地方,分别增加了一个九二式炮兵营和一个四一式山炮连,这样的火力配备,别说应对小鬼子的一个联队了,哪怕是一个差一点的旅团都不成问题。
同时,将骑兵团一份为三,分别由杜易得带领着骑兵团一营,王祯祥带领着骑兵二营,孙德胜带领着骑兵三营,分别协同陵川、平顺县、和晋城的战斗部队,对于小鬼子展开战斗,最后则是汇聚到济源县,全面包围第40旅团的小鬼子。
而后勤部门则是和女子先锋团一起,迅速将子弹、手榴弹和炮弹,补充到各个战斗部队中,确保主力作战部队的每个士兵,子弹不得少于60发,手榴弹人均5枚,每具掷弹筒和迫击炮炮弹不低于20发,九二式步兵炮每门炮弹发放3个基数。
这样的作战计划制定之后,陈振华也立刻对365师的师部做了分工,陈振华监督和指挥陵川县小鬼子的歼灭,然后陈振华再分别前往平顺县,晋城和垣曲进行协助前线指挥。
王参谋长前往晋城指挥,倪旅长则是直接奔向平顺县指挥,李政委则是前往垣曲县进行指挥,陈副师长和谭政委则是坐镇师部调遣指挥,毕竟还有沁县、沁源、武乡、古县、洪洞、临汾、吉县、乡宁方向的小鬼子第26师团和晋绥军的部队虎视眈眈。
当然,无论是特战团现在进驻到焦作之后,还是独立一团迅速的从陵川前出到辉县也好,八路军各支部队,都还要继续加强与当地民众的联系,尤其是在地下党的帮助之下,迅速做好当地的管理运营。
尤其是现在驻扎的焦作和新乡地区,未来的整个黄河以北的豫北民众,都是八路军365师开拓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坚强后盾,他们有着丰富的情报资源和强大的支持力量。
陈振华知道,只有得到晋冀鲁豫地区广大民众的支持和信任,八路军才能在这片土地上站稳脚跟。
于是李政委迅速决定和安排了在各个县城,继续开展八路军的抗战宣传活动,向晋冀鲁豫地区的广大民众宣传抗日的重要性,同时揭露小鬼子即将到来的事实。
他们要让广大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广大民众了解到,八路军是为了广大民众的利益而战斗的队伍,是真正的抗日英雄。
这不,第二天,陈振华带领着战士们,迅速的来到了博爱县当地的大张庄村。此时村庄里的房屋破旧不堪,村民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和忧虑。
多年的中原地区战争,让他们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他们渴望着和平与安宁。
陈振华此时站在村庄的空地上,向村民们讲述着当前的局势。他的声音激昂而富有感染力,每一句话都深深地打动着村民们的心。
“乡亲们,我们八路军是为了你们而战斗的。我们不会让敌人轻易地夺走我们的土地和尊严。“
“但是现在,也有一些人却想破坏我们的抗战大业,他们和小鬼子勾结在一起,妄图消灭我们。”陈振华说道,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愤怒。
村民们听了,纷纷义愤填膺。他们对敌人的暴行早已恨之入骨,对八路军的英勇战斗也看在眼里。
一位老村民站出来说道:“陈长官,我们相信你们。我们愿意和你们一起战斗,保卫我们的家园。”
其他村民也纷纷响应,他们表示愿意为八路军提供情报,帮助八路军运送物资。有的村民还主动拿出家里仅有的粮食和衣物,送给八路军战士。
看到村民们如此热情的支持,陈振华深受感动。他知道,有了民众的支持,他们的抗战之路将更加坚定。
他紧紧地握住老村民的手,说道:“谢谢乡亲们的信任和支持。我们一定会保护好你们,打败侵略者。”
在村民们的帮助下,情报小组很快就收集到了一些重要的情报。他们得知,盘踞在新乡和焦作的土匪董良建,在国军的驻守部队离开之后,正在秘密地调动人马,似乎在日军来临前准备浑水摸鱼,抢夺这些地区的管辖做准备。
同时,小鬼子的第 20师团第39旅团也有了新的动向,他们似乎在与晋绥军进行着某种勾结,在新乡多逗留了几天。
陈振华将这些情报及时地汇报给了陈副师长,然后由陈副师长汇报给八路军总部,八路军总部高度重视这一情况,迅速做出了决策。
他们要求陈振华等人密切关注敌人的动向,做好战斗准备。同时,总部也在积极地与第二战区进行沟通和交涉,试图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
陈振华和他的战友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他们加强了部队的戒备,在各个重要的路口和据点设置了岗哨。战士们日夜坚守岗位,警惕着内外敌人的突然袭击。
在紧张的备战过程中,陈振华不断地鼓励着战士们。他告诉他们,这是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他们是为了民族的尊严而战,为了国家的未来而战。
“同志们,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力量。我们有着坚定的信仰和顽强的意志,我们一定能够战胜敌人。”陈振华说道,他的声音激励着每一位战士。
陈振华、陈副师长等人离开的前一天晚上,是一个阴云密布的日子,就在当地民众翘首以盼抗战局势能有所转机之时,一则噩耗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人们的心坎上。
获嘉县的地下抗日民众匆忙赶来,带来了一个令人痛心疾首的消息。说起这个消息的主角——董良俭,那可是臭名昭着。
他本是盘踞在焦作和新乡等地的土匪司令,平日里就干着些打家劫舍的勾当。前些日子,新乡被小鬼子的第 39 旅团占领后,董良俭深知自己绝非日军对手,如同一只丧家之犬,带着他那乌合之众般的队伍,慌不择路地从新乡西部逃窜到了获嘉县和武陟县。
彼时,正值国军早已经撤离了获嘉县城,董良俭那贼眉鼠眼一转,心中顿生恶念。他大手一挥,冲着手下喊道:
“弟兄们,机会来了!给我拿下这获嘉县城,我们到获嘉县城里收取粮食和大洋,要不然我们怎么去抗战打鬼子!”
顿时那一群上千名土匪,就如饿狼扑食般,一窝蜂地冲进了获嘉县城。待他们进城之后,他们便如同脱缰的野马,彻底暴露了其土匪的本性。
只见董良俭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满脸横肉地吼道:“老子是抗战人士,已经投靠了国军,大家给老子挨家挨户搜,粮食、钱财,统统都给我拿出来!谁敢反抗,谁就是反对抗战,谁就是汉奸走狗,格杀勿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