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也不早了,没什么事就回去吧。”
李恪又和荀彧等人聊了一会儿,便让他们退下了。
众人开开心心的朝王府外走去,心情甚好。
今天和主公聊政务,收获颇丰。
主公对政务的理解能力,远超他们。
平时主公大部分都在处理军事方面的问题,没想到政务方面的能力也如此之强。
可能这就是天赋吧!
回去之后,荀彧他们也没歇着,将今天和主公聊的那些全部整理一番,接下来就行动起来,早些完成任务。
……
长安城。
桑弘羊刚回来,便接到了皇上召见的旨意。
他知道皇上这么急着召见自己,肯定是因为兵器生意的事情。
刚来到皇宫书房之中,李世民便向他询问武器生意合作的具体情况。
桑弘羊如实汇报,并对这次的合作进行一番深入的剖析。
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道:“照这么说,咱们合作兵器生意是能赚不少钱的?”
“是的,虽然我们把铁矿运送到秦王殿下那边,可能会被某些人私吞掉一些矿石。
但被私吞掉的矿石与我们得到的利润相比,微不足道……”桑弘羊又进行了一番解释。
李世民微微点头,道:“铁矿资源被人私吞掉一点,没什么太大的影响。
但我们不能让秦王夺走资源,万一我们运去的铁矿资源最后少了一半,岂不是得不偿失?”
“陛下言之有理,臣也和秦王聊过这些,秦王说我们可以派人去监督。”桑弘羊回答道。
李世民看着桑弘羊,道:“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办,如何?”
“臣定不辱使命!”桑弘羊语气平静,一副淡然自若的模样。
李世民微微颔首,他就欣赏桑弘羊这种不惧一切,坦然自若的心态。
“朕听说秦王在益州附近搞了一个学院区,如今已经开设了大量的学院?”李世民忽然转移了话题。
“是的,这座学院区就在益州城西面,占地广大,各种各样的学院都有。比如医师学院、法医学院、文正学院……”桑弘羊讲述了起来。
他讲的这些,都是秦王默许的,如果朝廷这边人询问,桑弘羊可以随便去讲。
这不是什么秘密,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完全可以光明正大的公之于众。
而且知道的人越多,越容易吸引人才。
李世民眉头微蹙,心中思索了起来。
秦王真是够可以的呀,搞了这么多学院,这是要培养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呀!
他去年就听说秦王搞了军事学院和医师学院,当时并没有放在心上。
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里,学院区愈发壮大,李世民内心产生了危机感。
他与秦王的对抗不仅是军事上的对抗,还有人才上的比拼。
如果秦王吸纳、培养大量人才,朝廷如何与之抗衡?
想要管理天下,不能只靠皇上一个人,还要靠手下各种能臣将相。
“你刚才说秦王在学院区里面弄了个招贤台?”李世民略一思索,又询问道。
“是的,秦王殿下用二百万贯钱打造了一个招贤台……”桑弘羊将招贤台的情况描述了出来。
李世民陷入沉思,秦王太有魄力的,直接拿出二百万贯!
“秦王此举令人惊叹,也值得学习。他如此重视人才,朝廷自然不能落后。”
过了一会儿后,李世民又开口说道。
“秦王设立招贤台,那朕就设立黄金台。就放在长安城中的广场上,招募天下贤才,为朝廷效命!”
桑弘羊面色淡然,皇上要和秦王争夺人才,他并无任何担忧。
人才争夺并不只是钱财方面的争夺,还有更多深层次的方面。
尤其是一些有才能,思想高深的人,他们要的不仅仅是钱。
李世民将房玄龄和魏征叫了过来,把建立黄金台的事情告诉了二人。
二人自然是支持的,自古以来,哪个君王圣主不喜欢人才的?
有了人才,便有了强有力的帮手。
“这座黄金台模仿燕昭王所立,目的便是吸纳天下人才,这件事情就由侍中大人全权负责。”李世民的目光看向了魏征。
之所以选择魏征,一方面是因为魏征耿直,敢于直谏。
另一方面,魏征也是一个人才典型,他经常直谏皇上,不给皇上面子,然而皇上不仅没有处罚他,还让他身居高位。
大家看到魏征,便能看到皇上重视人才的心。
魏征领命,皇上愿意重金招募人,他很愿意从旁协助。
“尚书省要全权负责好此事,有人才到来,要进行合理的人事安排。”李世民又说道。
“是,陛下!”房玄龄点了点头。
“玄成,关于人才招募的事情,你还要去写一篇文章,登载在报纸上,让天下人知道朝廷重视人才的决心。”李世民又对魏征说道。
“是,陛下!”
桑弘羊在一旁静静地听着,没有说一句话。
这件事情他是不会掺和进去的,皇上想怎么招募就怎么招募。
“对了,你之前在秦王那边可了解过,他招募人才有什么要求吗?”李世民又看向了桑弘羊。
“没什么要求,只要有才华就行。而且不分地区,不分国家,更不分男女。只要有才华,就可以去秦王那边。”桑弘羊回答道。
李世民沉吟一番,道:“既然如此,咱们是不是可以把自己的人送过去?在秦王的学院里学习,到时候回长安报效朝廷。”
房玄龄和魏征彼此对视一眼,这倒是一个办法。
“户部侍郎,你觉得如何?”李世民向桑弘羊问道。
“陛下,臣觉得可行,秦王殿下既然说不拘一格招募人才,那咱们就把人才送过去。
秦王若是收下了,咱们可以在秦王学院区学习。若是秦王不收下,那就说明秦王不拘一格招募人才是在说谎。”桑弘羊一脸认真的回答道。
他对李恪还是非常相信的,只要人才去了李恪那边,绝对会改变思想,对李恪忠心耿耿。
像尉迟恭、秦琼这样的大人物到了李恪那边,都改变了立场,更何况皇上派去的人才呢。
这些人去了之后,恐怕要一去不复返。
就算真的回来了,心思也在秦王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