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行结束后,我回到北京把自己关到房间里,整整关了一星期。其实我并不是多放不下过去,而是在考虑我的这一生,到底在为什么而活。
这一星期里,我时而坐在窗前发呆,看着窗外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却觉得自己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时而躺在床上,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过去的点点滴滴,有和安然的争吵,有和余明的甜蜜,还有和王星参加公益活动时的充实感。
这时候,我开始反思,曾经的我,为了爱情奋不顾身,却一次次受伤。后来投身公益,似乎找到了一些人生的意义,但内心深处依然觉得空虚。
一星期后,我决定不再把自己封闭起来,我要重新寻找生活的方向。虽然我年过半百,但这夕阳红的开始,也不失一种别样的韵味。
于是我给自己报了一个绘画班,希望能在色彩和线条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和表达自我的方式。绘画班里有各种各样的人,有退休的老人,有年轻的学生,还有像我一样想要寻找新寄托的人。我努力地学习着绘画技巧,从最简单的线条开始,慢慢地勾勒出心中的世界。
在绘画的过程中,我把我的曾经,一页一页的画了下来。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着这些经历中的自己。
,没有争吵,没有离别,只有纯粹的创作和表达。我开始用画笔记录下生活中的美好瞬间,一朵盛开的花,一缕透过窗户的阳光,一张陌生人的笑脸。
在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时,我发现一切都是那么有意思。不再为喜怒哀乐置身其中,而是在第三角度观望。这感觉似乎让我又有了前些年在寺院禅修时候的心境。
在这样的心境中,我越发沉醉于绘画所带来的宁静与自由。每一笔落下,都仿佛是与过去的自己和解,与内心的迷茫对话。日子在画笔的起落间悄然流逝,而我还惊喜的,在绘画班里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其中有一位最突出的人物,给了我一些生活的灵感。这位名叫李老的退休教授,他温文尔雅,画技精湛,对绘画有着独到的见解。
李老一直从事美术行业,而且一生不婚不育。是个简单到极致的人。除了对于艺术的追求和渴望,似乎他的世界容不下其他。
有一天课后,他主动邀请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去公园写生。在公园里,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李老一边作画,一边和我分享他的人生感悟。
绘画不仅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内心世界的映射。每一幅画都是我们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我静静地听着李老的心灵鸡汤,手中的画笔也随着他的话,有了新的灵感。我们从绘画聊到人生,他讲述着自己年轻时候的梦想,与学术上的挫折。像个局外人一样平静。和我一样,他也曾在生活的道路上,迷失过方向,但绘画让他找到了心灵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