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根生的酒杯底已经碰在了桌面上,诺维奇的碗沿也紧紧贴着桌子。
两人保持了这个古怪的姿势片刻,看着对方不由得相视一笑,一种跨越语言的奇妙默契在空气中流转。
旁边的柱子看得直挠头,忍不住嚷嚷道:“不是我咋感觉你俩这不是在敬酒,是在变着法儿地逃酒啊!碗都杵桌上了,还喝个啥?”
王强也被这场景逗得前仰后合,赶紧让杨峰好好给诺维奇解释一下中国酒桌上关于敬酒时酒杯高低的礼仪。
杨峰笑着用俄语解释了一番,诺维奇这才恍然大悟,连忙摆手,带着点不好意思说道:
“原来是这样!是我误会了!我才五十四岁,比老先生年轻,应该是我放低一点才对。”
王根生听完翻译,惊讶地打量了一下诺维奇,笑道:“嘿!真看不出啊!我看你这面相,还以为你才四十出头呢!”
他这话倒不全是客气,诺维奇虽然留着大胡子,但面容确实不显老。
杨峰转头问王根生:“叔,您今年高寿?”
王根生挺直腰板,带着点自豪:“还差一岁,奔六!”
杨峰笑着打圆场:“那诺维奇先生确实比您年轻些。叔,您也别太客气了,这杯酒,您碗口稍微比诺维奇先生高一点点就行,意思到了就成。”
“瞅瞅我爹,有事儿他是真上啊!今天都没让他劝酒,自己喝得还挺猛。” 王强说。
再看柱子那边,也已经和伊万勾肩搭背地喝开了,柱子是个人才,居然开始和杨峰一起,连比划带示范地教伊万划拳。
哥俩好哇!
五魁首啊!
伊万学得一头雾水但又兴致勃勃。
考虑到诺维奇和伊万毕竟是来考察合作的,王强见好就收,并没有往灌他们很多酒。
热闹到晚上九点多,宴席便散了。
双方约好,第二天一早一起出海看看,刚好村里的灯光船就在码头,可以让这叔侄俩亲身感受一下渔村的捕捞作业。
众人在海景餐厅门外吹着凉爽的海风醒酒,餐厅外墙放着着一个大电视机,此时正在播放着本地新闻后的广告时段。
巧的是,屏幕上正好出现了强生集团的广告,画面里是整洁现代化的车间和琳琅满目的海产加工品。
伊万眼尖,一眼就看到了,立刻激动地拉住诺维奇,指着电视屏幕:“叔叔!快看!王!他们的工厂!上电视了!”
杨峰赶紧在一旁翻译,诺维奇看着那颇具规模的工厂画面和品牌广告,眼中闪过惊讶和赞赏。
“古德!歪瑞古德!”
他心中原本还有的一丝疑虑彻底打消了,取而代之的是隐隐的激动。
看来王强这边的加工能力和市场野心确实不一般,如果能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对他的小公司来说,绝对是件大好事。
转天一早,由柱子带队,杨峰和周德山作陪,开着那条灯光船,载着诺维奇和伊万出海去了。
王强这边也没闲着,他拨通了船王老周的电话。
可惜老周当天人不在本地,没能立刻见到。
王强在电话里简单说明了自己想购买二手破冰船的意愿,老周在电话那头答应下来,约定转天见面详谈。
刘雪莲在一旁听到王强又要买船,不禁问道:“咱家现在船也不少了,怎么还要买船?”
王强揽着她的肩膀,解释道:“媳妇,你看现在全球经济都不太景气,正是抄底的好时候。你是没亲眼见着,老毛子那边海里的好货太多了!
咱们必须得有能去那种地方的船才行。而且,趁着诺维奇在这边,关于买船的一些技术细节和那边海域的情况,正好可以问问他,他是行家。”
王强正和刘雪莲说着话,刘嘉豪开车过来了。
他一下车就左右张望:“咦?不是说有老毛子吗?咋没见着?”
王强笑道:“一早就出海体验生活去了。”
刘嘉豪啧啧两声,打量了一下王强停在旁边的帕萨特,用他那惯有的腔调说:“我说强子,你现在也是大老板了,接待外国友人,也得弄几台好点儿的车撑撑门面啊,别在歪果仁面前跌了份儿。”
王强点点头:“说的是,之前混海上,用车的时候少。这两天就安排去买几台,四个圈、大奔都搞几辆,商务接待用得着。”
刘雪莲在一旁闻言,幽幽地叹了口气,:“唉,俺们家是没啥好车,这不强子转头又要花大几千万,去买个什么破冰船了……”
“噗!”
刘嘉豪感觉心口中了一箭,猛地转过头看向王强,声音都提高了八度:“啥玩意儿?!又特么买船啊?!还是破冰船?!大几千万?!”
王强淡定地摆摆手:“低调,低调,基操勿六。”
刘嘉豪捂着胸口,缓了好一会儿才说:“对了,后边通往景区那段路,还有十来天差不多就修好了。到时候剪彩仪式什么的,你得一起出席,这可是咱们镇上的大事儿。”
王强保证道:“放心,最近三四个月我应该不出远门了。马上我还要筹备那个《变形记》的综艺节目呢,一堆事儿。”
刘嘉豪这才放下心来,坐下开始喝茶。
傍晚时分,灯光船顺利返航。
诺维奇和伊万叔侄俩从船上下来,脸上都带着兴奋和满足的神色,显然这次出海体验不错。
很快,诺维奇找到王强,直接表明了态度:“王!我和伊万商量过了。我们决定,和你进行深度合作!我承诺,只要你们这边的加工厂吞吐量跟得上,你们需要的明太鱼,我有多少,给你们供应多少!”
他顿了顿,眼中闪着精明的光,补充道:“而且,我在这行还有很多朋友,公司规模都和我差不多。如果你要的量非常大,我完全可以联合他们,临时租用一个船队,专门为你供应明太鱼!保证货源稳定!”
王强听到这个承诺,心中大喜,用力握住诺维奇的手:“太好了!诺维奇老叔,很高兴我们能达成合作!我相信这只是一个开始!我这就让同事准备合作协议!”
魏德彪早就做好了准备,立刻拿出一份初步拟定的中俄文对照的购销合同。
合同里详细规定了明太鱼的规格、质量标准、交货方式等,最关键的是收购价格采用了阶梯模式,根据年采购总量不同,单价也会相应浮动。
采购量越大,单价越有优势。
魏德彪把合同递给王强过目时,还特意低声解释了一句:
“强哥,我考虑过了,以后国际鱼价大概率会上涨,所以我在这合同里设定了一个条款,约定了每年价格的上涨幅度最高不能超过百分之五。
这样既能保证我们的成本可控,也给了对方一定的利润空间,显得我们有长期合作的诚意。”
王强快速浏览了一下,满意地点点头:“彪子,考虑得很周全,挺详细的。拿去跟诺维奇先生再仔细看看,有什么疑问或者需要修改的地方,大家坐下来慢慢讨论。”
诺维奇拿着合同,看得非常仔细,不时通过杨峰提出一些细节上的疑问,比如付款周期、质量争议的处理方式等。
魏德彪都一一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双方又讨论了将近一个小时,对一些条款进行了微调。
最终,在所有核心条款达成一致后,王强和诺维奇分别在中俄文版本的合同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交换了文本。
握着签好的合同,双方都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伊万!喜欢我们家乡吗?”王强问。
伊万竖起两个大拇指,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非常棒!王!这里的人热情,食物美味,风景也漂亮!我非常喜欢!”
王强看着他,终于抛出了那个酝酿已久的邀请:“那么,伊万,你愿意到我们这里来工作吗?”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抛出一个更具诱惑力的信息,“跟你透个底,你的老船长,尼古拉,已经决定接受我的邀请,来担任我的船长了!”
“什么?!尼古拉船长也……?”
伊万听到这个消息,猛地愣住了,眼睛瞪得溜圆,足足呆了两秒钟。
“天呢!这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