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小应渊一直目睹着父亲对母亲无微不至的关爱,而自己则像是多余的存在。不仅如此,他还经常被迫吃下父亲强行喂给自己的“狗粮”,并且时常遭到父亲的嫌弃,被说成是专门前来讨债的小鬼头。
其实,玄夜对子瑜的爱是毫无保留的,他之所以会表现出对子瑜的嫌弃,无非就是因为小应渊老是跑来打搅他们夫妻享受甜蜜时光罢了。
玄夜望向那个孩子,眼神里透着一股复杂的情绪。
那可是阿瑜为他带来的血脉啊,他怎么能不重视?从小应渊能够修炼的那一刻起,他就开始手把手地教他,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口诀都讲得格外认真,甚至带着几分严厉。
等到小应渊再长大些,他干脆带着他一起上朝听政。每一次,他都会耐心地解释如何处理那些繁琐的政事,语气平静却暗藏威严。
这天清晨,玄夜又准备带着小应渊去上朝。可刚走到殿门口,就看见小应渊揉着眼睛,一副还没睡醒的模样。
子瑜站在一旁替玄夜整理衣领,看着儿子这般疲惫,心下顿时软了软,忍不住开口:“阿夜,应渊还这么小,现在就让他接触这些政事,会不会太早了些?”
玄夜垂眸瞥了一眼子瑜,见她眉宇间满是担忧,本以为自己的心思被戳穿,正有些心虚,余光却扫到站在旁边的小应渊——那孩子眼底清明,嘴角还隐隐藏着一丝得意。
瞬间,玄夜眯起了眼睛,冷哼一声,暗道:好小子,居然在这儿等着我?
不过表面上,他依旧摆出一副义正言辞的模样。“哪里小了?凡间的孩童在这个年纪早就懂得帮家里分担事情了。”他说着,顿了顿,语气更笃定几分,“我这也是为他好。应渊迟早要继承我的帝位,现在有我在旁边看着,让他早些熟悉政务,总比将来手忙脚乱强得多。”
子瑜听了这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觉得似乎也有些道理。但很快,她转头看向小应渊,声音温柔下来:“儿子,你自己说呢?你愿意去吗?”
小应渊低着头,脸上仍旧是一副小小年纪便故作成熟的样子。
子瑜瞧着儿子板着的脸,心里莫名叹了口气。这孩子到底随谁呢?她与玄夜都不是这样的性格啊。
就在她问出这句话时,玄夜趁着她的注意力稍有分散,立刻用眼神警告小应渊。
然而,子瑜敏锐地察觉到了异样,转头盯着玄夜看。
只见玄夜慢悠悠地整理袖口,见她目光投来,还装模作样地回了个疑惑的眼神。
“应渊,别怕你爹,只需告诉娘,你自己想不想去上朝听政就好。”
子瑜收回视线,重新看向儿子,柔声说道。
小应渊抬眸飞快地看了眼老父亲,只见那人嘴角挂着隐约的威胁笑意。他迅速垂下眼帘,一本正经地回答:“娘,儿子是自愿的。”
子瑜听见这话,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刚才那一眼她分明瞧得分明,可既然儿子都这么说了,她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于是,她抬起头瞪了玄夜一眼,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