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派遣使者进抵江夏,想以联姻修复两方关系,夏侯涓主动挑明一些事宜,使得属于两方事情,无形中就缩小到曹昂对孙策层面,同为嫡长子,年纪相仿,但二人所拥权势、地盘、军队等相差都很悬殊,这其实对孙策的刺激是极大的。
在建安二年正月前,不是没有人拿曹昂与孙策比较,或许孙策在江淮、江东一带风评不是很好,毕竟其此前在袁术麾下驱使,针对于庐江郡的攻略与征伐,导致了太守陆康的死亡。
这对孙策的影响是很不好的,这也是为什么在后续征伐江东下,江东诸族之中有很多对富春孙氏如此排斥。
不过嘛,牵扯到另一些事时,孙策就成了被人利用的工具。
也是得知了江东来使一事后,曹昂就在思考一件事,此前在建安二年,随军一起前去征伐张绣,只怕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受到孙策的影响。
仔细想想也是。
人孙策作为富春孙氏的嫡长子,其父孙坚战死于江夏郡了,这使本有希望在乱世下崛起的富春孙氏失去了机会,至少在此之前没有人看好孙策,可人孙策偏就要争口气,最终也就在江东搞出一番成就出来。
你谯县曹氏的嫡长子呢?
及冠了,一事无成?
曹昂可不相信曹操听到这些话后,心底里一点想法都没有?
也是想到这里,让曹昂感受到人心中的成见,究竟是怎样的存在了。
作为曹操与丁氏的嫡长子,谯县曹氏公认的继承人,身上背负很多的曹昂曹子修,必须要闯荡出一番事业才行。
好在这一切都得偿所愿了。
不知不觉间,曹昂的心理有不小的改变,他做什么,不做什么,跟外界没有任何关系,而是他要做什么,不做什么,外界会因为他的举止言谈而有改变才对,这才是曹氏继承人该有的风采!!!
建安六年,五月中旬。
一场暴雨来的快去的也快。
长江水滚滚流逝。
江上环绕着薄雾。
在薄雾之中,数艘大船缓缓行进。
“你们说今下的江东会是怎样的?”
“不清楚,估计不太好吧。”
“那还用估计?肯定是不好!”
“的确,自江东背信弃义,跟刘备勾结起来偷袭我军,不仅使广陵郡等地丢掉,还使豫章郡治下丢掉不少,而公子继荆州水军后,又筹设扬徐两州水军,可谓是把江东层层围堵起来。”
“不止是这样,江东治下的山越各部,这可是不服教化的存在,动辄就暴动袭扰地方,就依着江东的实力,如何能将此患给解决好。”
“还有江东治下诸族,有不少跟富春孙氏的关系很尖锐,我是不明白孙伯符到底在坚持什么,还不如趁早归顺朝廷,这样也能少点生灵涂炭。”
“谁说不是啊。”
“只是这谈何容易,谁看不出孙伯符野心勃勃啊……”
在一艘江船之上,蒋济、董恢、马良、胡质、周不疑等人围聚在一起,不知是谁聊起了江东,一行遂你一言我一语的聊了起来。
“拜见先生!”
正聊着呢,周不疑瞧见有人过来,在扭头看去之际,立时就抬手作揖道。
“拜见先生!”
“拜见先生!”
站在不远处的诸葛亮,看到眼前一幕幕时,这心底生出了唏嘘与感慨,眼前这帮子弟的变化是真大啊。
当初在襄阳城时,诸葛亮不是不知这些子弟,那时给人的感觉还很稚嫩,毕竟年纪小嘛,可这才多久没有见就有如此改变了。
这也让诸葛亮对曹昂生出的想法更多了。
“无需多礼。”
想到这里,诸葛亮撩袍上前,伸手示意道:“乘船前去江东,没有什么不适吧?”
“没有!”
周不疑看了眼左右,随即对诸葛亮说道:“我等此前跟随公子一起赴江淮,那时倒是有些不适,不过现在都好了。”
“嗯。”
诸葛亮应了声,也没再多说别的。
眼下的诸葛亮在想一件事,即以他为首赶赴江东,就曹孙两氏联姻一事,前去江东腹地见孙策。
在荆南做事的诸葛亮,初闻此事时是有疑虑的,就谯县曹氏与富春孙氏所处境遇,联姻是没有用的,可当得知一些消息后,诸葛亮就知怎么回事了,这是曹昂与孙策间的试探与博弈。
说实话诸葛亮不想去江东的,毕竟其有一堆事要解决,庞统、徐庶、司马懿被贾诩给叫走了,但他们此前的差事是需要有人来做的,故而这些全都落在诸葛亮身上了,这是曹昂的意思,作为荆南都督的鲁肃也不好说什么。
诸葛亮的性格就是这样,既然选择做一些事了,就必须要做出一番成绩才行,不能半途而废。
鲁肃看出了诸葛亮所想,故而邀请诸葛亮一叙,二人是彻夜长谈,至于聊了什么,除了二人知晓外,别人是不知晓的,但也是那一夜过后,诸葛亮就将手中的差事移交到荆南都督府,而后便踏上了前去江夏郡的路途。
等诸葛亮抵达江夏郡,就有一帮子人等着诸葛亮。
出访江东,曹昂特意将麾下天策卫拨出一部分,让夏侯儒作为主将统辖,此外还有蒋济、董恢、周不疑、胡质、马良等人随队前去江东。
之所以叫这帮子弟前去。
一方面是为了增长他们的见识,另一方面是让他们在必要的时候,将牵扯到特别债券的事宜,其中的一些机密讲给诸葛亮。
等到诸葛亮从江东回来,曹昂就打算将其召回襄阳做事,就具体负责特别债券一事,此事要能办好了,那就在给诸葛亮增加别的担子。
至于说荆南的那摊子事,诸葛亮负责的,还有其接管庞统、徐庶、司马懿的,这基础都已打好了,靠荆南都督府解决后续事宜,根本就不算什么难事。
再者言等到诸葛亮回到襄阳,曹昂会将一些子弟派去荆南历练了,人才嘛,该磨砺就要磨砺。
也是过去这么久了,曹昂想好了怎样将诸葛亮与曹氏深度捆绑在一起,那就是要利用诸葛亮的性格,潜移默化的给诸葛亮增加担子,让其多做事,继而叫外人知道他格外的看重诸葛亮。
这还不算完呢。
等到诸葛均再长大一些,曹昂就会设法促成诸葛均与其妹曹宪的婚事,有了这层关系加持下,诸葛一族就跟曹氏彻底捆绑到一起了。
至于说刘协,叫他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吧。
自己的命运既然改变了,那曹昂觉得一些人的命运,也要跟着改变才行,曹宪、曹节、曹华这三位异母妹,曹昂可不认为让她们嫁到汉宫是什么好选择。
做大哥的,不能只想着自己的事儿。
诸葛均这个人,曹昂看着就不错,少年老成,很稳重,虽说才华比不过其兄诸葛亮,心性比不过其兄诸葛瑾,但是潜力还是有的,只要好好引导与磋磨,今后的成就还是不错的。
奉命前去江东的诸葛亮,没有想到远在襄阳的曹昂,不止把主意打到自己身上,还打到其弟诸葛均身上。
赶赴到江夏郡的诸葛亮,在见到夏侯儒、蒋济、董恢这帮人后,就知此次前去江东势必不简单。
果不其然。
当一行乘船赶到安庆一带时,领扬州水军的文聘派人来了,当诸葛亮得知先一步返回江东的使团遭遇袭击时,诸葛亮就知麻烦来了!!
轰隆……
阴云密布的天际,在出现一道电闪后,惊雷就从天际炸响传来,雨势也由此大了不少。
安庆所在。
扬州水军府。
夏侯儒、蒋济、董恢、周不疑、胡质、马良等一行人,无不是表情凝重的看向诸葛亮、文聘他们。
“孔明是何意?”
见诸葛亮迟迟不言,文聘眉头紧锁道:“江东使团返回途中,遭到了江上匪寇偷袭,致使船毁人亡,此事要传回江东的话,对汝等而言是不利的。”
“依着某之见,此事应尽快急递回襄阳城,请长公子定夺才是,不然的话,汝等的安危恐很难确保。”
诸葛亮沉吟刹那,看向文聘道:“将军,某的意思是此消息要急递回襄阳城,但我等明日等雨势小些,就继续乘船赶赴江东。”
“不行,这太危险了!”
文聘听后立时道:“此事根本就说不清楚,一旦孙伯符暴怒下,真做出什么出格之举,恐……”
“恰是因为如此,我等才更应该过去。”
诸葛亮表情严肃道:“今下态势怎样,将军虽远在安庆统辖扬州水军,但也是知晓不少的。”
“对于征东将军府而言,既要确保前线各项所需,又要确保诸策众规的落实,这压力本来就很大了,如果江淮一带或别处出现战事,这对征东将军府是极其不利的。”
文聘沉默了。
诸葛亮讲的这些他如何不清楚啊。
在得知此事时,文聘就知要出事。
别看江东今下被层层围堵起来,且江东治下表现得也很乱,但是孙策要真发起疯来,集结大军来犯的话,免不了是要爆发冲突的。
对于打仗,文聘他们肯定是渴望战争的,毕竟有了战争,才能获取军功,继而进一步增强在曹氏的地位。
但是这仗怎样打,是要讲究时局的。
眼下不是跟江东起冲突的绝佳时机。
讲句难听的,孙策是光脚的,曹昂是穿鞋的,即便是把孙策再次打败了,可曹昂也捞不到什么好处。
“诸位适才也听到了。”
在文聘思虑之际,诸葛亮转过身来,看向夏侯儒一行,“如今形势有变,此去江东是有凶险的,谁要是心中有顾虑的话,可留在安庆,等待公子的决断传来。”
“孔明无需多言。”
夏侯儒听后,当即表态道:“此次前去江东出访,长公子就明确让孔明决断一切,既然孔明定下了,那儒定追随左右!”
作为夏侯尚、夏侯涓的堂弟,其在夏侯一族是不起眼的,但因为夏侯涓的缘故,使得其在夏侯一族不一样了。
夏侯儒知道他这一切是怎样来的。
故而在一些事上,他必须要有自己的态度才行。
夏侯儒何尝不知,这次叫他统部分天策卫护卫诸葛亮一行,其实是自家堂姐丈的有意安排。
这个时候他要是退缩了,这丢的就不止是夏侯尚、夏侯涓的脸了,更是给曹昂丢了脸。
别说是此去江东有凶险,即便是上刀山下火海,他夏侯儒也不会眨一下眼的。
凭借着此前官渡一战的表现,在虎豹骑的夏侯尚得到了晋升,曹休、曹真也都晋升了。
虎豹骑增扩建制的同时,内部还进行了更细致的调整,这其中就有吕布的指点。
故而夏侯尚、曹休、曹真他们,成为了继曹昂之后,在曹氏与夏侯两族之中,二代子弟中正式踏上军中掌兵的存在。
而在夏侯尚他们之后,这才是在荆南各地历练的曹铄、夏侯衡等一行人。
机会可不是常有的。
如果夏侯儒这次错过了机会,那他今后势必会被甩开的,这可是夏侯儒不想看到的。
“济,愿随先生一起赴江东。”
“质,愿随……”
“良,愿随……”
“恢……”
在诸葛亮、文聘的注视下,蒋济、胡质一行纷纷朝诸葛亮作揖行礼,以此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至于周不疑,虽说有些迟疑,但也表明了态度。
“将军,此事烦请您一并急递回襄阳。”
见一行表态后,诸葛亮这才转过身来,朝文聘一礼道:“与此同时,在公子决断没有传来前,亮希望扬州水军方面一切照旧。”
“好。”
见诸葛亮态度如此坚决,文聘也不好再说别的了。
不过文聘还是提出是否增派些人手一起前去江东,但这话刚讲出就被诸葛亮婉拒了,如果孙策真要做些什么,除非是带数万大军,否则一切都是无济于事的,再者言,诸葛亮对此次江东之行还是有信心的。
其实出现这样的变故,这才激起了诸葛亮的斗志,没有人知道,这其实是诸葛亮起了与庞统、徐庶、司马懿他们较量一番的心思,毕竟牵扯到益州的一些事宜,荆南都督府是知晓的,荆南跟益州是紧挨着的,日后要真的起了变化,可不止是荆北这边要跟着动,荆南这边同样也要跟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