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家长,不是你想的那样,小平很听话,在学校也好好学习,成绩很好的。是我是发现,小平同学很有数学天赋,这才上学半学期,在我有针对的教导下,已经学完三年级的数学课程,并且三年级的数学都能考满分。而且他对数字有着很高的敏感度,学习数学知识的速度很快理解能力是我见过最强的一位学生。我是想说,林小平很可能就是一位数学天才。”冉老师连忙摆着白嫩的小手急忙解释着。
这一番话说的应月娥就是直愣愣在当场,就算林瑞听的也颇为惊诧,听完冉老师的话,忍不住看往了那边在垒着土砖柴灶,一脸傻乐的小弟林小平。这般模样怎么也不会把他跟一个数学天才关联在一起。
“就他?还数学天才?冉老师,你是不是搞错了?”林瑞还是忍不住惊异,用手指了指林小平,看着冉老师,很怀疑她的说辞。
数学天才,可不是说说的,这个年代的数学天才,祖国就出了一个华数学家,以及一个陈数学家,两位都是世界着名的大数学家。在国际数学地位中那也是取得耀眼的成绩。
可他们备受世界瞩目的时代,也不是现在这个年代。
就林小平,他怎么也看不出有什么数学天赋,以前让他数八十粒玉米粒子都要数半天才能搞清楚。
这个时候,冉老师听到林瑞的质疑,貌似有些生气的说到:“林小平二哥,林小平同学是不是有数学天赋,我没有必要专程到你家里家访一次来说谎讨好你们,你要是不信,随便出一道三年级的数学题去试试他,看我说的是真是假。”
这时候,应月娥在一旁连忙冲着林瑞的胳膊拍了一巴掌,佯怒道:“小瑞,胡说什么,人家冉老师是一位最认真负责的好老师,据说还是从大城市里过来支援咱们公社的。一看冉老师就不会是撒谎的人,还不赶紧跟人家老师道歉。”
这个年代的老师,那对学生有着绝对的管理权利,老师说的话,那真是金铁玉律。孩子犯了错误,老师就是抽出来棍子直接抽打,家长只会说打的轻,打的好,下次不听话还要狠狠的打。绝对不会因为孩子被老师管教而生出不满,或者说要去告状老师之类的情况。
在这个年代,尊师重教,师傅如父子,那是真正的老师真心为孩子。家长绝对放心把孩子交给家长。
这个年代的老师,那真是老师,而不是教师。
话题扯远了,那就是应月娥心中虽然震惊,从不会怀疑老师说的话,至于数学天才这个词语,她是听到了,也听懂了,这个年代,崛起的天才如天上繁星,报纸上隔三差五的都会报道出来。
应月娥没想到,自己的小儿子居然是数学天才,可是,下一刻,应月娥又犹豫了一下,用期望的眼神看向了冉老师问道:“那个,那个,冉老师,数学天才,就是数数的天才吗?是不是就跟我们后林队的狗胖一样,数数特别厉害的那种?”
冉老师听的一阵错愕,不过,转而又理解了,这个年代的祖国,全国六万万人口,文盲就有四万万人口,文盲率高达百分之八十,农村文盲率更高,直接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
在当年祖国建立初期,国家领导人也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开始扫盲,一开始的扫盲都是从基层干部中开始的,对,不要怀疑当时的干部识字情况,很大一部分是文盲。
而就这些文盲中,以后也有很多人在文学界脱颖而出。无论是文科还是理工科,都有这个年代的文盲生充斥其中, 所以,林瑞设计出吹压缩空气旋转炼钢熔炉,以及电渣重熔炉,几乎没有人怀疑林瑞是抄袭别人的。
可以说现在的一大部分基层干部,都是从当年的扫盲班中脱盲而出的。之后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持续加大投入,才有了现在全国遍地的小学,中学,高中,高等中专,大学等一系列完整的教育体系。
而后,国家开始对工厂工人,部队基层干部,农村生产队基层领导,逐步的进行扫盲,最后才到农民扫盲。
至于办扫盲班,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
所以,并不妨碍现在社员们对知识分子的崇拜,这个年代,老师还不是臭老九,那是真正的师者!
林瑞听到应月娥的话,也是一愣,不由的哑然一笑,那位冉老师更是好大一会儿都才回过神来,才明白应月娥的对比对象是个啥玩意儿。
林瑞连忙给应月娥解释道:“娘,小平要是数学天才,那可不是数数特别厉害,真要是数学天才,稍微学个几年,那拨算盘珠子的速度,比咱们公社里财政科的科长还要厉害。”
应月娥被林瑞这个比喻震惊住了,满脸惊喜的呼叫道:“小瑞,这,这,这是真的?小平真有这厉害?”
“比这个还厉害。”林瑞伸出大拇指,点着头,肯定的说道。
人家冉老师在那边看着应月娥林瑞母子二人的这番比喻,是哭笑不得。
数学天才,可不是比数数,也不是比拨弄算盘珠子的。真要是数学家,那会被国家选走,跟着数学大师学习知识,成为国家栋梁的大人物的。
应月娥终于搞明白了林小平这个数学天才厉害的程度,一脸激动的转向冉老师感激到:“谢谢老师,谢谢老师,还是老师你教的好,才能让小平那孩子学的好,以前可是拿五分钱去买两盒洋火都不知道找多少钱,谢谢老师把小平教那么好。”
冉老师自然是连忙摆摆手,客气的说到:“小平家长,我们是小平的老师,教他是应该的,您不用客气,不用客气。”
“呵呵,老师真是谦虚了,来,来,吃瓜,老师吃瓜,这瓜可甜了。”应月娥不由分说的把一个香甜瓜塞到冉老师的手里。
应月娥长年累月干农活,一双手磨炼的也是粗壮有力,冉老师那双娇嫩的小手那是常年捏粉笔头子的,娇嫩可爱,哪里能是应月娥的对手,愣是被应月娥掰开她的手,把瓜塞到冉老师的手里。
“冉老师,家里现在也没啥能招待的,你吃瓜,这瓜是小瑞从工厂里带回来的,可甜可甜了,你赶紧吃,对了,冉老师,你看这番茄又大又红,也熟透了,酸酸甜甜的,汁水还多,我们队里的番茄都没有我家里的味道好,给你给你尝尝味道。”
应月娥那淳朴的内心不知道如何对老师做出感激,只能用这种最质朴的方式来感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