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阳春三月。
东突厥旧贵族势力叛乱夺权,被大周军队强势歼灭。
从此东突厥汗国宣告退出历史舞台。
消息很快传遍天下,引发各方轰动!
最开心的莫过于边境沿线的百姓。
塞外草原纳入中原王朝版图。
一举解决历朝历代最为头痛的北境边患问题。
边民再也不用整日提心吊胆北狄入侵,家园遭殃。
至于突厥人。
接受朝廷抚慰,认清除国事实后。
打从心底觉得,成为华夏民族的一员并不是世界末日。
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暗自欣喜。
杀牛宰羊,设宴庆贺!
特别是生活在漠南草原,坝上草原的牧民,以及在边城置业的贵族。
频繁的贸易往来和混居,使得他们深受中原文化影响。
在朝廷的鼓励下,长城内外通婚成为常态。
上至当朝皇帝与贵妃木兰。
下到商贾,普通百姓。
双方已然成了实在亲戚,早就是一家人了。
至于距离更远的漠中,漠西,漠东,漠北四郡。
朝廷驻军一万精骑,保证塞北道社会安定。
军队以大周府兵为主,吸收一部分文化认同高的突厥年轻人。
随着朝廷一应治理之策推行开来。
双方的文化隔阂将会逐渐淡化,最后趋于一致!
……
四月初。
各路远征军与朝廷任命官员完成交接。
代王宇文达以及总管杨玄感接管驻守各郡的军队。
其他人等押送都蓝可汗雍虞闾,以及俘获的旧贵族势力回京复命。
离开夏城,穿越大漠,入关后抵达河套三城之一的五原城。
从这里出发,踏上一千五百里的平坦水泥驿路秦直道。
日行百余里计,十日左右便能回到长安。
春光门外。
人山人海的景象再次出现。
皇帝率文武百官出城迎接将士凯旋。
官员队伍中。
上柱国、忠勇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史归朝望着押送回京的千余俘虏。
眸眼中露出一抹复杂神色。
作为草原巨无霸突厥汗国曾经的法定继承人。
打死他也想不到。
突厥由盛而衰,短短二十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似乎,暗中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推动一般。
投降大周,定居长安十余年。
他努力学习中原官话,阅览华夏典籍,研读华夏文化。
看清突厥衰败实乃文明低下,传承混乱,祸起萧墙所致。
无形的大手只不过顺水推舟,加了一把力而已。
对中原王朝了解越深,越觉得突厥能有今天那是迟早之事。
城门外广场。
李靖,李渊,秦琼,道王宇文充,蔡王宇文兑,韩世谔,贺若怀亮等将领拜见皇帝。
望着一众新生代将领逐渐成长起来。
个个朝气蓬勃,雄姿英发,敢战能战。
朝中老臣感概不已。
愈加体会到皇帝推行军政分离,各司其责,是何等的英明!
君臣见礼后。
由李靖宣读献俘名单。
接着。
阁臣宇文招宣读旧贵族势力及傀儡可汗的一应罪行。
将他们的夺权之举定性为邈视宗主,叛乱犯上!
这么说完全没毛病。
自处罗侯内附中原王朝,突厥成为大周的藩属国。
凡不经宗主国允许,没有天朝册封,自行政权更迭的行为。
都可视作叛乱,宗主国有权进行任何形式的处置。
城东数里外乱葬岗。
再次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所有旧贵族反叛势力男丁尽数全诛,斩草除根。
傀儡都蓝可汗雍虞闾,由于与当朝贵妃的关系免于一死。
软禁于南城一座小宅院,终身不得离开长安。
……
返回皇宫。
宇文衍去了阿史那氏的宫殿。
正好贵妃木兰也在。
“太皇太后,贵妃,事关江山社稷,朕别无选择……”
“国事大过天,衍儿不必自责。”
“他们玩火自焚,咎由自取,怪不得他人。”
阿史那氏神色平静,无喜无悲!
身在皇宫数十年,她很清楚自己的身份。
南下和亲后,突厥公主的名号就已成为过往。
她除了和宇文皇室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毫无退路可言。
“臣妾谢陛下饶恕雍虞闾……”
木兰也是心如明镜。
很清楚如果不是陛下看她的面子,雍虞闾必死无疑。
皇帝点头,场面陷入短暂的沉默。
“太皇太后,爱妃。”
“太后、皇后进言,芊芊,玥儿,弘儿年纪都不小了。”
“有关驸马和太子妃人选,你们也多多参详……”
“臣妾遵命!”
“衍儿,把要求告诉皇后,其他的你就不用操心了。”
木兰和阿史那氏脸上露出了笑容。
宇文芊芊虚岁十七。
是为长公主,生母萧淑妃,当朝皇帝的第一个孩子。
二公主宇文玥,与姐姐同岁,小五个月。
生母是贵妃木兰。
当初萧婉儿难产,差点酿成一尸两命的惨剧。
宇文衍冒险让太医署手术堂进行剖腹产手术,拯救了母女性命。
转眼间。
硬生生从鬼门关拉回来的孩子,已经成长为婷婷玉立的大姑娘。
前些时日。
当太后朱满月和皇后司马令姬向他说起三个孩子的终身大事时。
宇文衍愣是过了好半会功夫才反应过来。
不知不觉间,自己的小棉袄竟然到了要嫁人的年纪。
这还是在他倡导“优生优育”,推迟女子婚嫁年龄情况下。
要是换作以前。
十七岁的年纪,孩子都能叫他姥爷了。
太子宇文弘比两位公主小一岁。
当朝天子就是这个年纪和淑妃萧婉儿成其好事的。
也是该给他物色太子妃,定几门侧妃了。
宇文衍对于驸马人选并没有太多的要求。
只要身体健康,品行端正,心怀家国,努力上进的青年即可。
对于太子妃。
宇文衍非常赞同朱元璋制定的《女训》。
明确要求慎选良家女为后妃,禁止权贵女子入宫为后。
以此预防权臣和外戚双重加持带来不稳定因素。
五月初五。
端午节。
也是长公主宇文芊芊的寿诞。
皇宫眷属齐聚两仪殿膳食厅。
一起过节,同时也为长公主庆贺生日。
太皇太后李娥姿带着众人亲手包棕子。
她出生荆州江陵,与淑妃萧婉儿是同乡。
作为楚国故地,对端午节尤为重视。
百姓们于这天祭祀龙神,裹粽子丢进江河。
以此缅怀先辈屈原。
歌颂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宁死不屈的爱国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