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豆豆和黎花诗达成协议,等她拿出威力巨大的武器,在众人面前展示过后,震慑住了其他官员,就同意她自己招募女子参军。
并且死刑犯也以用作给女子兵陪练,锻炼她们将来上阵杀敌的能力。
忙碌的热火朝天的黎花诗一边掌管农司部,一边培养能替她做事的下属,还要一边招募女子兵,一边炼制死刑犯为傀儡。
忙的上头的时候,护七和他八岁小徒弟以及柳掌柜十岁儿子也被黎花诗拉来做事了。
八岁的小徒弟被护七收为徒弟后,在黎花诗的建议下,给小姑娘改了姓氏,随了母亲姓,改名柳月。
至于柳月的哥哥宋恒,则是在被护七宣称他比起练武,更喜欢机关术之后,被黎花诗收为了徒弟。
黎花诗的一切行迹都被紧紧注释着,所以当她用死刑犯炼制傀儡一事暴露之后,百官纷纷上奏弹劾,斥责她所为有违正道,恐遭天谴。
朝堂上,战豆豆当着百官的面问责她,让她去面对那些难缠的百官时。
黎花诗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措辞,只道这些人本就是犯了重罪的死刑犯,而她所为,不仅处置了罪犯,还将其废物利用,乃是好事才对。
黎花诗道,死刑犯炼制成了傀儡,不仅刀枪不入,没有痛觉,还不需要睡觉和吃饭,简直是称赞上一句死士也不为过了。
而这些死刑犯,原本罪恶滔天,死后却能壮大北齐实力,护佑我国,维护百姓以及其他普通士兵的生命。
对于这些死刑犯来说,不仅仅可以为他们死前所为赎罪,还可以在死后为国所用,则应该是一件他们值得感恩戴德的好事才对。
反正不管其他人如何说,黎花诗如今手底下有五千女兵,三千傀儡,身边还有一个大宗师,那里还需要其他人同不同意她做什么事。
于是那些坚决反对她此举的,黎花诗只是淡定的看着对方笑,然后还十分大度的关心对方,让对方出门的时候小心一些。
然后看着对方像是没想到她会出言关心,被她的大度羞愧不已,感动的说不出一句话时,黎花诗再默默记下对方的脸和名字。
其他官员黎花诗不在意,弹劾她也无所谓,她手底下有了傀儡,有了女兵,有了这么多的权利,哪里还需要担心这几句小小弹劾。
至于皇帝,黎花诗想也不用想,她主要是担心自己功高盖主,所以在朝堂上故意偏帮其他人,想要以此来打压她。
但是只要她手里有粮食和护七,北齐皇帝再怎么打压她也不敢做的太明显。
只不过北齐皇帝暗恨,没想到黎花诗用死刑犯是将其练成了傀儡,感觉自己被算计了。
而更让战豆豆恼怒的是,因为黎花诗身后护七的原因,所以即便她早就知道黎花诗会用死刑犯炼制成傀儡。
但是为了不让黎花诗和护七与南庆合作,她还是不得不和黎花诗合作。
所以战豆豆有意让黎花诗和朝堂上的其他官员处于对立面,让她成为孤臣。
当然,也有一小部分想要和黎花诗勾结,以及其他势力的男子想要贿赂黎花诗的。
战豆豆虽然清楚,但是却也没做什么。
因为对于那些想要和黎花诗勾结的人,黎花诗虽然面上表示统统来者不拒,钱她大把的收。
对于只要不存在将来牵连到她,或是能将她拉下水的,黎花诗虽然也给对方开一点方便之门,但也将把柄留给了战豆豆。
只不过,这些把柄并不足以让战豆豆处置了黎花诗,或者罢免她的职位,所以她并不在意。
黎花诗这么做,将自己把柄让战豆豆知道,也算是安一点她的心。
至于能让战豆豆罢免她的,黎花诗同样的是,钱照收不误,并且收钱的理由五花八门,反正就是让人牵连不到她。
但是事情嘛,她是一概不应的。
不背后捅一刀或者踩一脚都算她善良了。
而在黎花诗成为北齐第一位女将军的这一年。
范闲好不容易稳定了江南,抄录了内库三大坊所有技术,借探亲借口剔除了李云睿在水师的力量。
却在回京途中遭遇刺杀,队伍全军覆没,范闲也差点命悬一线。
原本范闲以为刺杀自己的可能是二皇子,然而经过范闲查探,却发现刺杀他们的人是枢密院秦家所为。
而秦家之所以想要杀范闲,是担心当年他们围杀叶轻眉的计划被发现。
而这一年,二皇子因为势力大半被范闲清除干净,于是打算让孟挽月将太子有花柳病的事传出去。
至少趁范闲不在的时候,将太子拉下水。
孟挽月也不傻,如果这个消息是从她口中泄露,她不一定还能活得下去。
于是孟挽月让二皇子派人将宫里一名宫女,以太子的名义将人给杀了。
而她则是在请了两位大夫给品茗轩的一名琴师开药之后,又在私底下将琴师给杀了,对外却是宣称对方回老家了。
死的这两名女子,并没有什么相同之处,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相同之处的话,那就是这二人都和太子发生过关系。
而那名宫女本就是孟挽月安排进宫的。
有些事,有心人想查,自然能查出缘由来。
尤其是,此事本就是孟挽月想让人故意去查的。
于是通过两名女子“因花柳病”而死,再加上这两位姑娘,一位是太子宫里的人,一位是太子去品茗轩做客时常点琴师的消息传出去后。
庆帝通过一些蛛丝马迹,也得知了太子有花柳病的消息。
庆帝将太子怒骂严惩了一顿之后,还是帮太子瞒住了消息。
二皇子见太子处境比自己艰难,心里多少好受了些。
不过他也没指望太子会因为这件事而被废太子,毕竟花柳病还有太医可以治。
然而,二皇子却没想到过了些时日后。
某天,庆帝忽然震怒,杀了很多人,一夜间,太子宫里和长公主宫里的人都被杀尽,就连品茗轩也被庆帝派人去将其清剿干净。
而因为品茗轩和二皇子有关,庆帝在深夜见了二皇子,一番言语试探和警告之后,下令将他禁足了起来。
太子得了花柳病这个消息,虽然让庆帝生气,但也不足于让他震怒至杀这么多的人才对。
二皇子不明白长公主做了什么,竟让庆帝不顾情面的清缴了长公主在京都大部分的势力,还决定将其软禁终身。
后面太子更是被庆帝寻了借口发配去远在万里之外的南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