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手拿着西装,毫不在意边上人奇怪的注视,跟着工作人员就这么大摇大摆的朝着最前方第一排走去。
虽然已经是正装了、也就是很老成的穿搭装扮。
但手拿西装、衬衫扣子解开两个的这份洒脱,还是边上一位位西装革履、打着领带的人无法比拟的。
跟着工作人员一直走到了第一排,这才停了下来,也没办法不停了,再走就要上台了。
此刻第一排已经几乎坐满了人,一个个桌签写明了与会者的身份。
李泽沧打眼望去,中间靠左都不认识,不过看样子应该都是官员。
写着李泽沧的桌签摆放在正中间的位置,边上一个就是出席今天会议的最高领导,国务院的一位副职,此刻也只有他的位置空着了。
而右边则是后世如雷贯耳的大佬,说了很多,其实这就是一打眼看到的东西。
李泽沧选择从互联网同行这边穿过,从他们身后穿过朝着自己的位置走去。
搜狐的张总、网易的丁总、新浪、盛大的陈总、百度的李总、携程、腾讯的马总、阿里的马总……
其他后世声名显赫但此时站着如喽喽的简直数不胜数。
甚至这个时候的雷总,只能在第二排就座,而恰巧就坐在了李泽沧侧后方。
李泽沧在看他们,他们也在看李泽沧,看着这个比他们还年轻、比他们还厉害、甚至都比他们帅气的变态。
他们看的很认真,因为真的是第一次看见这个家伙。
这个家伙的曝光次数少的可怜,别说和互联网企业家比较了,就是和传统的企业家相比,也算是低调的不得了。
当然这里面也有熟人,唯一的一个--腾讯的小马哥。
毕竟在上市之后,两人还沟通了很久,小马更是引李总为知己、为贵人。
好巧不巧的是,马总就坐在李泽沧边上,也不知道是上市后的腾讯牛逼起来了,还是组织者故意安排的,毕竟李泽沧是腾讯的大股东这也不是秘密了。
而且他为了腾讯上市,更是亲自站台敲钟。
没来得及聊天、应酬,会议就要开始了,因为李泽沧边上的大佬来了。
谁也没想到的是,这位还专门和李泽沧打了招呼。
大佬讲话的时候,李泽沧还在感慨,貌似前世还是华国互联网大会,变成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召开之后,这些大佬也才真的名震天下,也才真的齐聚一堂、群星闪耀。
甚至每年的乌镇互联网大会,都是热度极高的存在。
貌似现在自己的出现,让这个华国的互联网大会,来到了他前世没有的高度。
这位大佬的致辞很简单,并不拖沓。
可见人家也是了解大家的痛点的,也是准备把时间交给这群专业的人的。
甚至说就像人家致辞时候说的:他也是来学习的。
“互联网是个新兴的东西,互联网企业更是全新,这些对我这个年纪的人来说,真的要抱以学习的态度。
我们党人最讲究实事求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知之为知之,今天说是让我来发言,但我更多的是学习。
我想大家也一定不想听我这个老头子啰嗦,尤其是在我们刚刚经历过一场惨重的互联网泡沫之后,在很多互联网企业甚至还没有走出这场泡沫带来的泥潭之时。
我们更希望得到有用的经验和明确的指引,下面我就不废话了,让我们的首富小李上场吧。”
领导的幽默和打趣,让现场众人大笑,也奠定了这次互联网大会的基调。
这时候的小李,可不是贬义词小李了。
这时候没有称呼一句李总,而是亲切的叫着小李,毫不夸张的说,那是毫不在意外人的看法,表明了双方之间的亲近。
领导致辞、领导发表主旨讲话过后,主持人串场,就来到了李泽沧的时间。
此刻才刚刚九点四十多一点,一位致辞的领导、一位讲话的大领导,愣是节约了十几分钟的时间,原本交给这两位的可是整整一个小时的时间。
李泽沧提前站上了这舞台、站在了舞台的正中央,开始了他最短一个小时的表演。
“大会让我来做第一天的主旨演讲,而且还让我讲一个小时,说实话:作为一个还是学生的年轻人,作为一个刚刚创业两年的菜鸟,我还是带着些许惶恐的。
但是当看着台下一位位互联网行业的大佬、佼佼者,身为你们之中的一员,我又无比自豪。
今天就让我这个运气比较好的小子,班门弄斧在诸位面前谈一谈我对互联网的一些浅见。
今天我主旨演讲的题目就是《华国互联网的未来,全面超越老美的可能性!》”
随着李泽沧按动控制器,提前准备好的ppt标题出现在大家面前。
看到这个宏大的目标,原本还略微喧闹的现场,顿时一片寂静。
这也就是李泽沧、也就是李首富,换做另外任何一位,敢做如此张狂的演讲,估计舞台下面都是嘘声一片吧。
大领导也是一脸微笑,将这个巨大的标题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的同时,再次认真的看了舞台正中央的年轻人一眼。
“大家震惊了?
是不是觉得我在吹牛逼?
我知道你们不敢相信,甚至我在写稿子的时候也不敢相信!
但是当我在写这篇演讲稿的时候,当时可不是这个标题。
但随着我深入研究我们华国的互联网行业,我慢慢坚定的认为这个标题绝对不是一个噱头,而是很有可能达成的愿景。
下面就让我给大家细细道来,大家也听一听看我说的有没有道理。
1、何为互联网泡沫,为什么会产生互联网泡沫
互联网泡沫(dot- bubble)是1995年至2001年间全球科技股市场的投机泡沫事件,以2000年3月纳斯达克指数达到历史高点后破裂为标志。
以下是关键信息整理:核心特征与时间线、时间范围:
泡沫从1995年互联网技术普及开始酝酿,2000年3月10日纳斯达克指数攀升至5048.62点达到顶峰,随后迅速破裂,市值蒸发约5万亿美元。
泡沫表现:股价飙升,科技企业(尤其是“.”公司)估值远超实际价值,即使缺乏盈利模式也能吸引大量投资。
资本狂热:风险投资涌入互联网领域,企业通过烧钱扩张市场份额,忽视传统商业逻辑。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技术(如浏览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催生了亚马逊、雅虎等标志性企业。
市场普遍认为互联网将颠覆传统经济模式,形成“新经济”叙事。
投机与资本推动:网景(Netscape)1995年上市首日股价暴涨150%,开启科技股投资热潮。
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和流动性环境助长非理性投资。
破裂与影响的直接诱因:
2000年美联储加息收紧流动性,叠加互联网企业盈利模式受质疑,市场信心崩溃。
典型案例:美国世通(world)财务造假事件加速泡沫破裂。
市场后果:纳斯达克指数暴跌近80%,大量企业破产,仅2000年就有210家美国互联网公司倒闭。投资者转向关注企业盈利能力,风险投资趋于理性。
历史启示:互联网泡沫为当前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投资提供了重要镜鉴,技术创新需与可持续商业模式结合,避免脱离实际价值。
监管政策和市场情绪对技术周期有显着影响,需警惕“故事驱动”的估值膨胀。”
看着还在不停记录的领导、专家和各位大佬,李泽沧停顿了片刻之后,继续说道:
“这就是老美以及全世界的经济专家、互联网专家、学者等等总结出来的最普遍,也得到了大多数人认可的互联网泡沫。
大家也不用记录,这些会后都可以找大会举办方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