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七,天刚破晓,晨雾还未完全散去,皇宫便已在一片静谧中苏醒。
今日,乃是大秦鼎盛皇帝杨起于宫中进行斋戒之日,以表对天地和祖先的敬畏。
这一传统在大秦由来已久,自开国以来,每至年初,皇帝都会通过斋戒祈福之礼,祈求新的一年里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杨起早早便从睡梦中醒来,神情庄重而肃穆。他坐在梳妆台前,由宫女们小心侍奉着换上一身素服。
素服以白色为主调,没有过多的装饰,仅在领口和袖口处绣着淡淡的云纹,更显简洁朴素。
“陛下,这素服穿在您身上,更添了几分威严!”四十一二的李尚衣轻声说道,虽然已经不算年轻,但依旧风韵犹存。
杨起微微点头,目光坚定:“朕身着此服,便是要时刻提醒自己心怀敬畏,不可懈怠国事!”
穿戴整齐后,杨起在一众太监宫女的簇拥下,缓缓朝着奉天殿走去。
奉天殿是皇宫中最为重要的宫殿之一,此时殿门大开,殿内香烟袅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檀香味。
殿中摆放着一张巨大的案几,案上整齐地摆放着道经、香炉和供品。
杨起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殿内,在案几前站定。此时,钦天监齐监正快步上前,恭敬地说道:“陛下,吉时已到!”
杨起微微颔首,然后在蒲团上打坐,他双手轻轻拿起案上的道经,翻开第一页,开始诵念起来。
他的声音低沉而清晰,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一种神圣的力量,在殿内回荡。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杨起的声音平稳而有力,一字一句,都饱含着对天地大道的虔诚与敬畏。
在他诵经的过程中,殿内的众人都静静地站立一旁,大气都不敢出。只有那轻轻的诵经声和香炉中袅袅升起的香烟,仿佛将众人带入了一个超脱尘世的境界。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杨起诵念完一卷道经,微微闭上双眼,开始沉思冥想。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大秦的山川大地、百姓的生活百态,心中默默祈祷着新的一年里大秦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
这时,内阁大臣史鼎轻声走上前来,轻声说道:“陛下,您已诵经许久,可要稍作歇息?”
杨起缓缓睁开双眼,摇了摇头:“朕身为一国之君,当为天下百姓祈福,这点辛苦算不得什么!”
说罢,他又拿起另一卷道经,继续诵念起来。这一次,他的声音更加坚定,仿佛将自己全部的信念和祈愿都融入了这经文之中。
时间在诵经声中悄然流逝,不知不觉已至正午。
杨起终于诵念完最后一卷道经,他缓缓站起身来,双手向后摆袖,对着天地和祖先的牌位深深鞠了一礼。
“朕诚心祈求天地庇佑,愿我大秦江山永固,百姓安康!”杨起的声音回荡在奉天殿内,充满了坚定和决心。
随后,他转身看向一旁的大臣们,说道:“今日之斋戒祈福,乃是朕对天地和祖先的一份敬意。朕希望诸位爱卿也能心怀百姓,兢兢业业,共同为我大秦的繁荣昌盛而努力!”
大臣们纷纷跪地,齐声说道:“臣等定当谨遵陛下教诲,尽心竭力,辅佐陛下治理天下!”
杨起满意地点了点头,“众卿家免礼!”
众大臣谢恩后,各自起身,杨起示意旁边的戴权,后者会意,“众臣退下,圣驾回宫!”然后,杨起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离开了奉天殿。
此时,阳光洒在宫殿的琉璃瓦上,闪耀着金色的光芒,仿佛预示着大秦新的一年将迎来一片光明与希望。
………
正月初八清晨,天色尚未完全明亮,厚重的夜幕仍笼罩着大地,唯有几颗残星在天边闪烁,散发着微弱的光芒。皇宫内却早已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宛如蜂巢一般,太监宫女们穿梭其中,脚步声和低语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夜的寂静。
在皇帝的寝宫内,几位机灵的小太监轻手轻脚地生起了炭火,温暖的气息渐渐弥漫开来。宫女们则端着银盆,里面盛着冒着热气的洗漱水,小心翼翼地走进来。她们动作轻盈,生怕惊扰了还在沉睡中的皇帝杨起。
“陛下,该起身洗漱了。”一位年长的太监轻声唤醒了杨起。杨起缓缓睁开双眼,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威严。他坐起身来,宫女们立刻上前侍奉他洗漱。她们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拭着杨起的脸庞,动作轻柔而细致。
洗漱完毕后,太监们捧出了崭新的龙袍。这件龙袍以明黄色为主色调,上面绣着精美的五爪金龙图案,每一条龙都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
龙袍的领口和袖口镶嵌着珍贵的貂毛,显得格外华贵。
杨起站起身来,太监们小心翼翼地为他穿上龙袍,然后为他戴上了冕旒。冕旒上的玉珠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发出清脆的声响。
“陛下,今日您身着这身龙袍,更显威严庄重,定能震慑四方。”一位太监讨好地说道。
杨起微微一笑:“这身龙袍不仅是朕的衣袍,更是朕的责任。朕定当不负天下百姓所望,让我大秦繁荣昌盛。”
与此同时,在皇后和妃嫔们的宫殿里,也是一片热闹的景象。皇后陈可卿端坐在梳妆台前,宫女们围绕在她身边,为她梳妆打扮。
她身着一件华丽的凤袍,凤袍上绣着五彩的凤凰图案,每一只凤凰都仿佛在展翅欲飞。她的头上戴着凤冠,凤冠上镶嵌着各种珍贵的宝石,光芒四射。
“皇后娘娘,今日您如此盛装打扮,真是美若天仙。陛下见了,定会龙颜大悦。”宝珠笑着说道。
陈可卿轻轻一笑,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自信:“这是陛下的万寿节,我身为皇后,自然要庄重得体,为后宫表率。”
惠贞皇贵妃刘冰清、华贵妃薛宝钗、白贵妃白弦音、淑贵妃荀悦等妃嫔们也都身着华丽的服饰,精心打扮一番后,依次前往太极殿。
太极殿内,杨起早已端坐在宝座上,威严庄重。皇后和妃嫔们鱼贯而入,她们整齐地排列在殿中,然后优雅地对着杨起行万福礼。
“恭贺陛下万寿无疆!”她们齐声说道,声音清脆悦耳,充满了喜庆的气氛。
杨起微笑着点头,目光扫视着众人。“众爱妃平身,今日是朕的寿辰,大家不必拘礼,一同喜乐便是。”
他挥了挥手,太监们端着精美的托盘走上前来,托盘里放着各种珠宝首饰。
“这些珠宝首饰,赏赐给你们,愿你们今后依旧侍奉朕尽心尽力。”杨起说道。
皇后陈可卿率先上前接过赏赐,盈盈下拜:“多谢陛下赏赐,臣妾定当恪守本分,为陛下分忧。”
其他妃嫔们也纷纷上前领取赏赐,口中不断谢恩。
随后,杨起起身前往太和殿。太和殿外,文武百官早已整齐排列在广场上。他们身着朝服,神情肃穆,等待着皇帝的到来。
当杨起的銮驾缓缓驶来,仪仗队高举着旗帜,威风凛凛。百官们纷纷下跪,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响彻云霄。
杨起在众人的簇拥下登上太和殿的宝座。宝座高大雄伟,上面雕刻着精美的龙纹图案,彰显着皇家的威严。礼部官员按照品级,依次引导官员们进入殿内行礼。
内阁首辅大臣礼部尚书刘晨率先上前,他步伐稳健,神情庄重。
行完大礼后,他说道:“陛下,臣代表满朝文武,恭贺陛下万寿无疆。愿陛下圣体安康,我大秦江山永固。”
杨起微笑着点头:“刘爱卿,朕即位以来,你忠心耿耿,为朕分忧不少。新的一年,还望你继续辅佐朕,共创大秦盛世。”
刘晨再次行礼:“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接着,吏部尚书史鼎、户部尚书秦业、邢部尚书法秦、工部尚书荣国公贾赦、商部尚书林宇等官员依次上前行礼祝贺。他们纷纷表达了对皇帝的祝福和对大秦未来的期望。
外国使节们也带着本国的特产和礼品,前来祝贺杨起的万寿节。一位来自西域的使节上前,献上了一匹毛色雪白的骏马。
“尊敬的陛下,这是我们国家的特产骏马,希望能为陛下的御马厩增添光彩。祝您福寿安康,大秦繁荣昌盛。”使节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道。
杨起饶有兴趣地看着这匹马,说道:“多谢贵国使节的厚礼,朕收下了。愿我们两国友谊长存,互通有无。”
朝贺完毕后,杨起站起身来,看向殿内的众人,发表了一番讲话。
“朕即位以来,一心致力于大秦的繁荣昌盛。过去一年,我们在夷洲岛取得了重大胜利,这是我大秦将士们浴血奋战的结果,也是诸位爱卿辅佐之功。来年开春,我们将继续远征海外,开疆拓土。朕相信,在诸位爱卿的辅佐下,大秦必将国富民强,成为天下之强国。”
他的声音洪亮有力,充满了自信和决心。
“今日是朕三十五岁的寿辰,愿与诸位一同庆祝。也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继续为大秦的发展贡献力量。朕定不会亏待诸位。”
众人纷纷跪地,高呼:“臣等定当效犬马之劳,为大秦鞠躬尽瘁!”
讲话完毕,便是盛大的宴席。太和殿内,摆满了丰盛的菜肴。桌上有山珍海味,珍馐佳肴,香气扑鼻。乐师们坐在一旁,演奏着欢快的乐曲。舞女们身着艳丽的服饰,翩翩起舞,她们的舞姿优美动人,仿佛一群仙女下凡。
官员们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欣赏着表演,整个太和殿内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
内阁次辅大臣吏部尚书史鼎端起酒杯,走到杨起面前:“陛下,臣敬您一杯。祝愿陛下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愿我大秦在陛下的带领下,繁荣昌盛,万世流芳。”
杨起笑着接过酒杯,与他碰杯:“史爱卿,多谢你的祝福。朕也希望你在新的一年里,把吏部之事管理得井井有条,为大秦选拔更多的人才。”
史鼎连忙点头:“臣谨遵陛下旨意,定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的情绪更加高涨。华贵妃薛宝钗站起身来,轻启朱唇:“陛下,今日是您的寿辰,臣妾愿为陛下献上一曲,以表心意。”
杨起欣然笑道:“好,爱妃才艺出众,朕甚是期待。”
薛宝钗轻移莲步,走到殿中,开始唱起了悠扬的歌曲。她的歌声婉转悠扬,宛如黄莺出谷,让众人陶醉其中。
一曲唱罢,杨起鼓掌称赞:“爱妃唱得甚好,朕甚是欢喜。”
宴会一直持续到深夜,杨起看着殿内欢乐的场景,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这不仅是自己的寿辰庆典,更是大秦团结繁荣的象征。在众人的祝福声中,这一年的万寿节庆典圆满结束,而大秦也将在新的一年里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