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有一天突然心血来潮,问岐伯:“岐伯啊,我这心里头有个事儿一直琢磨不透,你能不能给讲讲,啥是阳痛啊?这阳痛到底是个啥原理?”
岐伯一听,嘿,这黄帝今儿个是求知欲爆棚啊,于是他慢悠悠地说:“大帝啊,您这问得好啊!阳痛啊,说白了就是上半身,特别是头面部那些地方因为热气郁结导致的疼痛。这种痛啊,就像夏天你被太阳晒得头疼脑热那种感觉,只不过这热气可不是从天上晒下来的,而是从咱们身体内部发出来的。”
黄帝一听,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啊!那咱要是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解决呢?”
岐伯捋了捋胡子,笑道:“大帝啊,您这就问到点子上了。阳痛上热,咱们得找足厥阴肝经来帮忙。为啥呢?因为肝经啊,它就像咱们身体里的灭火器,能扑灭那些不该有的热火。不过啊,这灭火器可不是随便按的,得按对地方。”
黄帝挠挠头:“按对地方?这咋按啊?”
岐伯指了指脚:“您看,这足厥阴肝经啊,它有个特别重要的穴位,叫太冲穴。这穴位在哪儿呢?就在您脚上大拇指和二拇指中间,往后挪一点,您按按看,是不是觉得酸酸涨涨的?对了,就是这儿!这太冲穴啊,是肝经的原穴,也就是肝经的精气汇聚之地。咱们针灸或者按摩这儿,就能调动肝经的灭火力量,把上半身那些热火给灭了。”
黄帝一试,果然觉得一股清凉之气从脚底升起,直冲脑门:“哇,老岐,你这招真灵啊!不过,你刚才还说了个足少阳,这是啥意思?”
岐伯笑道:“大帝啊,您记性真好!这足少阳啊,就是咱们的胆经。胆经啊,它有个特点,就是能疏通气机,让咱们的身体能够自由地俛仰,也就是弯腰、抬头啥的都不费劲儿。但要是胆经堵了,您就会觉得脖子、肩膀、腰啊,哪哪都僵硬得跟木头似的,连转个头都得费老劲儿。”
黄帝一听,连忙点头:“对对对,我经常觉得脖子僵硬,有时候转个头都得‘咔嚓’响一声才行,这应该就是胆经的问题吧?”
岐伯笑道:“大帝啊,您这可是说到点子上了。遇到这种情况啊,咱们就得找胆经上的风池穴和肩井穴来帮忙。这风池穴啊,就在您后脑勺下面,两条大筋和耳朵后面那条线的交汇处。您按按看,是不是觉得特别舒服?对了,这就是风池穴,它能疏散头部的风热,让您的头变得轻轻松松的。”
黄帝一试,果然觉得神清气爽,连带着脖子都灵活多了:“哇,这风池穴真厉害!那肩井穴呢?”
岐伯指了指黄帝的肩膀:“大帝啊,您看,这肩井穴就在您肩膀头儿那儿,跟乳头差不多齐平的地方。您按按看,是不是觉得特别酸胀?对了,这就是肩井穴。它能疏通肩背部的气血,让您的肩膀变得跟年轻时一样灵活。”
黄帝一试,果然觉得肩膀轻松多了,连带着心情都好了不少:“哈哈,老岐啊,你这针灸之道真是博大精深啊!今天听你这么一说,我可是受益匪浅啊!”
岐伯笑道:“大帝啊,您这可是抬举我了。针灸之道啊,那可是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咱们得好好珍惜,好好传承才行啊!”
黄帝一脸好奇地坐在龙椅上,岐伯则悠闲地摇着扇子,两人面前摆着一盘棋局,但显然,他们现在的心思并不在棋盘上。
黄帝挠头道:岐伯啊,我这心里头有个疑惑,就像这棋盘上的迷宫,怎么走都走不出来。你说,中热而喘,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呢?
岐伯笑眯眯地说:哎呀,黄帝大人,您这疑惑可问到点子上了。中热而喘啊,说白了就是身体里头的火苗子烧得太旺,把肺给烤得直喘气。不过别担心,咱们中医有办法!
黄帝眼睛一亮:哦?快说说,啥办法?总不能让我直接跳进冰窟窿里降温吧?
岐伯摇头晃脑道:哈哈,那倒不必。咱们针灸里有妙招,专治各种不服。中热而喘,取足少阴,腘中血络,一针见血,立马见效!
黄帝一脸懵懂:足少阴?腘中血络?这都是啥?听起来像是武侠小说里的神秘武功啊!
岐伯大笑道:哈哈,黄帝大人,您这想象力可真是丰富。不过,这足少阴啊,其实就是咱们脚上的肾经,而腘中血络呢,就是膝盖后面那个窝窝里头的一些小血管。咱们中医讲究的是辩证施治,中热而喘,说明肾水不足,肺火过旺,咱们就得从肾经下手,给肺火降降温!
黄帝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那这些穴位具体在哪儿呢?你能不能给我指一指?
岐伯站起身来,走到黄帝身边,摆出一副说书先生的架势:好嘞,那我就给您说道说道。先说这足少阴肾经吧,它可是咱们身体的“水源地”,从脚底一直往上走,经过小腿、大腿,一直到腰部,跟咱们的五脏六腑都有着千丝万的联系。而在这条经上,有个特别重要的穴位,叫做复溜穴。
黄帝好奇道:复溜穴?听起来像是能让水流回来的地方?
岐伯点头道:对头!复溜穴位于小腿内侧,脚踝上方大约两寸的地方。您想啊,这水要是流得太快了,咱们就得想办法让它慢下来,复溜穴就是这么个作用。它能帮助咱们调节体内的水分代谢,让肾水充足,肺火自然就不那么旺了。
黄帝若有所思:嗯,有道理。那腘中血络呢?是不是就是膝盖后面的那些小血管?
岐伯赞许道:正是!不过啊,腘中血络可不是一个具体的穴位,而是一个区域。在咱们膝盖后面的那个窝窝里头,有很多细小的血管,这些血管就像是身体里的“小水管”,负责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当中热而喘的时候,咱们可以用三棱针或者梅花针,在这些小血管上轻轻地刺一下,放出一点血来。这样一来,就能让体内的热毒随着血液一起排出来,肺火也就能降下来了。
黄帝惊讶道:哇,这听起来好神奇啊!不过,这放血疗法不会有危险吧?
岐伯摆手道:黄帝大人放心,咱们中医讲究的是“适中为度”。只要手法得当,放血量适中,是不会有什么危险的。而且啊,这放血疗法还能刺激咱们身体的自愈能力,让身体更加健康呢!
黄帝和岐伯坐在了一个装饰古色古香的茶室里,面前摆着一壶热茶,两人一边品茶一边聊天。
黄帝悠闲地说:岐伯啊,上次你跟我讲的中热而喘的疗法,我回去后仔细想了想,觉得真是妙不可言。不过啊,我还有个小问题,这复溜穴除了能调节水分代谢,还有啥别的作用吗?
岐伯微笑道:黄帝大人真是好学啊。复溜穴啊,它的作用可不止于此。它还能治疗咱们常见的腰痛、水肿、腹胀等问题。您看这复溜穴啊,就像是咱们身体里的一个小水库,既能蓄水又能放水。当咱们身体需要水分的时候,它就把水分释放出来;当咱们身体水分过多的时候,它又能把多余的水分排出去。所以啊,这复溜穴可是咱们身体的“水利部长”呢!
黄帝大笑道:哈哈,岐伯啊,你这比喻可真是生动形象!那咱们再聊聊这腘中血络吧。我听说啊,这腘中血络里头有个特别重要的穴位,叫做委中穴,是不是啊?
岐伯点头道:正是!委中穴啊,它可是咱们身体上的“四大总穴”之一,有“腰背委中求”的美誉。您想啊,这腰和背啊,可是咱们身体上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什么腰痛啊、背痛啊、坐骨神经痛啊,这些问题啊,找委中穴就对了!
黄帝好奇道:哦?那这委中穴具体在哪儿呢?你能不能给我指一指?
岐伯站起身来,走到黄帝身边,用手在黄帝的膝盖后面比划着:您看这膝盖后面的窝窝里头,有个凸起来的地方,叫做腘横纹。这委中穴啊,就在这腘横纹的中央位置。您以后要是遇到腰痛背痛的问题啊,就可以自己用手在这个地方按一按、揉一揉,保管您能舒服很多!
黄帝尝试了一下:哎哟,还真是呢!我这么一按啊,感觉腰和背都轻松了不少!岐伯啊,你这可真是我的福星啊!
岐伯摆手道:哪里哪里,黄帝大人过奖了。咱们中医啊,讲究的就是“上工治未病”,我这也只是提前给您预防预防而已。不过啊,这委中穴啊,它可不光能治疗腰痛背痛。它还能治疗咱们常见的腿痛、膝盖痛、小腿抽筋等问题。您看这委中穴啊,就像是咱们身体上的“止痛开关”,一按就开啊!
有一天,黄帝闲来无事,就琢磨起人类那复杂的情绪来了。他挠着下巴上的几根长须,悠悠地问岐伯:“岐伯啊,你说这喜怒哀乐的道理,咱能不能用中医那套给讲讲?”岐伯一听,嘿,这可是个有意思的话题,于是两人就开启了这场爆笑又充满智慧的中医课堂。
岐伯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地说:“黄帝,您这问题问得好!喜怒哀乐啊,那可是咱们心里的天气预报,要是这天气预报显示暴雨雷电(喜怒而不欲食),那咱得赶紧调理调理。这时候,咱们得找足太阴脾经上的穴位来帮忙。”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哦?足太阴脾经?这不是管咱们吃饭睡觉打豆豆(此处豆豆代指日常琐事)的那条经络吗?”
岐伯点了点头,笑道:“对头!脾经啊,它可是咱们身体的后勤部长,心情一不好,它就不爱工作了,食欲自然就下降了。这时候,咱们得刺激刺激它,让它重新振作起来。”
黄帝追问:“那具体是哪个穴位呢?不会是叫‘吃货穴’吧?”
岐伯被逗得哈哈大笑:“黄帝大爷,您可真逗!那穴位啊,叫太白穴,在脚内侧,大脚趾骨节后下方凹陷处。您想啊,太白不就是很白很干净嘛,就像咱们的心情一样,得给它去去浊气,让它变得明亮起来。按摩这个穴位啊,能健脾和胃,理气和中,特别适合那些因为情绪波动而吃不下饭的朋友们。”
黄帝一听岐伯这番话,眼睛猛地一亮,仿佛拨开了云雾见到了青天,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这么说来,如果一个人怒气冲冲,还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那他的问题就得从另一条经络上找答案了?”岐伯捋了捋下巴上的长须,嘴角勾起一抹微笑,那笑容里藏着几分智慧与风趣:“没错,黄帝大人,这时候咱们得把目光投向那英勇无畏的足少阳胆经了。这胆经啊,简直就是咱们身体里的勇士,平时负责冲锋陷阵,保护咱们不受外邪侵扰。可一旦怒气上头,这位勇士就容易失控,变得鲁莽起来。”
黄帝闻言,眉头微皱,好奇宝宝上线:“哦?那要怎么才能让这位失控的勇士冷静下来呢?总不会有个穴位叫做‘闭嘴穴’吧?哈哈,开个玩笑。”岐伯一听,顿时笑得前仰后合,连眼泪花都差点儿飙出来了:“黄帝大人,您这想象力,简直是天马行空,无人能及啊!不过,咱们中医里虽然没有直接的‘闭嘴穴’,但有个穴位叫做丘墟穴,它可是平息怒火的小能手呢!”
“丘墟穴?”黄帝重复了一遍,似乎对这个名字充满了好奇,“这名字听起来挺有意思的,好像是个小山丘的样子。难道说,按摩这个穴位,就能把心里的那座怒气冲冲的小山丘给铲平了?”岐伯笑着点了点头,眼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正是如此,黄帝大人。丘墟穴位于外踝的前下方,就在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您想象一下,每当怒气涌上心头,咱们的心田就像是被一座高耸入云的小山丘给挡住了阳光,让人心里憋屈得慌。这时候,咱们就得请出丘墟穴这位‘铲土机’,帮咱们把那座怒气的小山丘给慢慢铲平,让心田重新沐浴在阳光下。”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追问道:“那这丘墟穴具体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呢?按摩它真的能疏肝利胆,清热明目?”岐伯捋了捋胡须,缓缓道来:“黄帝大人有所不知,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怒气伤肝,肝气郁结则会导致一系列身体不适。而胆经与肝经相表里,胆经不畅也会影响肝气的疏泄。丘墟穴作为胆经的重要穴位之一,按摩它能够促进气血运行,调和肝胆之气,从而达到疏肝解郁、利胆清热的效果。至于清热明目嘛,那是因为肝胆之火旺盛时,往往会上扰头目,导致眼睛干涩、视物模糊等症状。按摩丘墟穴能够引火下行,缓解这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