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天,黄帝那眉头皱得,嘿,真就跟麻花没啥两样!只见他一路风风火火,跟一阵旋风似的,直接冲到岐伯跟前。一把就拉住岐伯的胳膊,那架势,就好像溺水的人抓住了救命稻草,扯着大嗓门儿嚷道:
“岐伯啊!我最近可真是被《胀论》给折磨惨啦!里头讲什么‘不管这胀病是虚还是实,治病的关键就是麻溜儿地下针。离病源近的,扎一下就成;离得远的,扎个三下也差不多能搞定’。我就照着这话去观察了呀,可现实中倒好,有的人明明扎扎实实扎了三针,这胀病却跟个赖皮似的,一点儿都没见好啊!我这脑袋都快想破咯,头发都快愁掉一大把啦!你快给我说道说道,这到底是哪个环节出岔子啦?”
岐伯一听,忍不住乐了,伸手轻轻拍了拍黄帝的肩膀,笑着说:“黄帝呀,你先消消气,听我慢慢跟你唠唠。《胀论》里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这里头讲究可大了去了!得保证这针准确无误地扎到肉肓这个关键地方,而且还得刚刚好刺中穴位,这才行呢!这就好比你去射箭,那必须得正中靶心,这箭才能发挥作用呀!要是射偏了,那可不就白搭了嘛,一点儿效果都没有!”
“你要问这肉肓在哪儿呀?它就在咱们身体深层的肌肉和脂肪中间那块儿。这地儿可关键啦,就像是身体里的一个重要指挥部。而穴位呢,那就好比是身体里的一个个小开关,每个开关都有它独一无二的作用。只有当针准确地扎到肉肓,还顺利刺中穴位,就好像把开关给打开了,身体里的气才能顺顺当当、有条不紊地运行起来。要是这一步没做好,那后面可就全乱套咯!”
“要是这针没刺中穴位,你想想,这气就好比被关进笼子里的小鸟,在身体里到处乱撞,可就是找不到出去的路,只能干着急,这就是所谓的气内闭啦!气都被困得死死的,那病怎么可能好得了呢?就好比一辆车,没了路,它能开到目的地吗?肯定不行呀!”
“要是针压根儿就没扎到肉肓这个关键位置,那就更麻烦了。这气啊,就没办法按照正常的路线运行,整个身体里的气就像一群没头的苍蝇,彻底乱套啦!就拿卫气来说吧,它本来像一群训练有素的士兵,整整齐齐地巡逻保卫着身体。结果针没扎对地方,卫气就像突然没了指挥官的士兵,队伍一下子就散了,东奔西跑,乱得一塌糊涂。阴阳之气也开始互相追赶、纠缠不清,就像两个调皮蛋在打闹,把原本和谐的秩序搅得一塌糊涂!这就好比一场原本精彩有序的比赛,突然闯进一群捣乱的家伙,选手们都被搞得晕头转向,场面那叫一个混乱!”
“再回到胀病这个事儿上,本来是想通过针刺把身体里多余的气或者不正常的气泻出去,结果因为各种失误,没泻成,气下不去,那胀病自然就好不了啦。你说扎了三针都没效果,这肯定是哪个环节出问题了呀。这时候就得重新找找原因,换个方法扎针,一直到气能顺畅地下去了,这胀病才能治好。要是还不行,那就得再次重新开始找问题,多折腾几次,总能找到解决办法的。咱老祖宗的智慧,还能搞不定这点小毛病?哪会有治不好的道理呢!”
“在治疗胀病的时候啊,可一定要仔仔细细地审查病情。这就好比行军打仗,你得先把敌人的情况摸得透透的,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战术呀!”
“要是病人身体壮实得像头牛,肚子胀得硬邦邦的,摸上去就跟石头似的,还老是放屁,那味儿重得能熏人一个跟头,这明显就是身体里的邪气太盛啦,这就是实胀病。对付这种情况,就得用泻法,把这些邪气像倒垃圾一样,统统给它排出去。就好比一个房间里堆满了垃圾,你得赶紧把垃圾清理出去,房间才能恢复整洁、空气才能清新,身体也是这个道理。”
“要是病人身体虚弱得像只小猫,肚子胀但是软软的,还老是觉得累,走两步路就喘得不行,没一点儿力气,那这就是正气不足啦,是虚胀病。这时候就得用补法,给身体补充能量,就像给汽车加油一样。只有能量足了,身体才能有劲儿去恢复正常,把胀病给赶走。”
“只要咱们能准确判断病情,该泻就痛痛快快地泻,该补就稳稳当当地补,那这治疗效果,就跟敲鼓就有回声一样,那是绝对灵验!哪会有治不好,气下不去的道理呢?这就好比你按照规矩办事,事情肯定能顺顺利利地解决。只要找对了方法,这胀病啊,根本就不是啥大问题!”
“咱先唠唠足三里穴,这可是穴位界的大明星,大名鼎鼎的!它在小腿外侧那块儿,具体位置呢,就在犊鼻下面3寸的地方,就在犊鼻和解溪这两个穴位的连线上。这足三里穴啊,就像是脾胃的专属私人小助理,对脾胃功能那是相当重要,重要到啥程度呢?简直就是脾胃的贴心小棉袄!”
“要是脾胃功能不好,消化能力差得很,吃点东西就肚子胀胀的,难受得不行。这时候刺激足三里穴,就好比给脾胃请了个超级厉害的私人教练,能让脾胃的功能蹭蹭往上涨,消化能力变强,肚子里那些堵着的气也能顺畅起来。不管是实胀病还是虚胀病,足三里穴都能大显身手!实胀病的时候,通过泻法刺激它,就像给脾胃打开了一个垃圾通道,把那些不好的邪气‘嗖’地一下都排出去;虚胀病的时候呢,用补法刺激它,就像是给脾胃这个小工厂注入了满满的新活力,让脾胃重新充满能量,活力满满地运转起来。”
“再来说说中脘穴,它在咱们上腹部,就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往上量4寸的地方。这个穴位可不得了,就像是身体里脾胃周围气的交通枢纽,重要性不言而喻!”
“要是肚子胀是因为脾胃的气在那儿堵着,不流通了,这时候刺激中脘穴,就好比给这个交通枢纽来了一次全面大疏通,道路畅通无阻,气就能顺顺利利地通过啦。对于实胀病,扎针泻中脘穴,就像拿着大扫帚,把堵在脾胃周围的邪气一股脑儿地清扫出去;对于虚胀病,补中脘穴,就像是给脾胃虚弱的气加了一大桶油,让气变得充足起来,顺畅运行,肚子自然而然也就不胀啦!”
“还有天枢穴,它在腹中部,离肚脐大概2寸的位置。天枢穴主要负责管理大肠的气,大肠气顺畅了,消化和排泄才能正常进行,就像一个机器的传送带,得顺畅运转,整个流程才能正常工作。”
“要是因为大肠的气不通畅,导致肚子胀得跟个气球似的,那刺激天枢穴就对啦!在治疗胀病的时候,根据虚实情况来操作。实胀的时候就泻天枢穴,把大肠里那些又脏又臭的浊气‘噗’地一下排出去,就像给大肠来了一次大清洁;虚胀的时候就补天枢穴,增强大肠的功能,让气能正常推动粪便排出,肚子自然就不胀咯,就像给传送带加了点润滑油,让它转得更顺畅。”
“合谷穴也很牛掰!它在咱们手背上,就在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合谷穴就像是身体的一个全能小卫士,能调节全身的气,守护着身体的健康。”
“当胀病是因为外感邪气,比如说吹风着凉了,或者被一些外界的病菌入侵,导致身体里的气变得紊乱不堪的时候,刺激合谷穴,就像派出了身体里的超级英雄,能把这些邪气统统赶出去,让气恢复正常秩序。实胀病的时候,通过泻合谷穴,把外来的邪气像赶苍蝇一样泻出去;虚胀病如果还伴有一些外感症状,比如有点小感冒、流鼻涕啥的,也可以适当补合谷穴,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就像给身体穿上了一层坚固的铠甲,让气更顺畅,身体更健康。”
“最后讲讲内关穴,它在前臂掌侧,就在曲泽和大陵这两个穴位的连线上,腕横纹往上2寸的地方,在掌长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这个穴位主要负责调节心脏和胃部的气,就像是心脏和胃部之间的一个协调员。”
“要是胀病的时候还伴有心慌、胸闷这些症状,感觉心里头‘扑通扑通’跳得厉害,胸口还闷得慌,那刺激内关穴就绝对没错啦!实胀病的时候,泻内关穴,就像给心脏和胃部打开了一扇窗户,把里面的邪气排出去,让呼吸更顺畅;虚胀病的时候,补内关穴,就像是给心脏和胃部送来了温暖的能量包,让它们的气更充足,身体也更舒服,肚子胀的感觉自然而然就会减轻不少。”
“实胀病呢,简单来说,就是身体里的邪气太嚣张啦,把气给堵得死死的,就像下水道被一堆垃圾堵住了一样。这时候就得用泻法,而且下针的时候要稍微狠一点,把这些邪气都给它‘赶出去’!”
“就好比一个房间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垃圾,乱七八糟的,不清理出去,人根本没法好好待在里面。扎针的时候,要准确地刺中足三里、中脘、天枢这些穴位,用泻法,让邪气顺着针孔就‘溜’出去了,气流通了,胀病也就好得差不多啦。”
“比如说足三里穴,用泻法刺激它的时候,就好像给脾胃的垃圾通道安装了一个强力抽水马桶,‘哗啦’一下,把那些不好的气都‘吸’出去,排得干干净净。中脘穴用泻法,就像是拿着大铲子,把脾胃周围堵着的邪气一铲子一铲子地清理掉,让脾胃周围的气流畅通。天枢穴用泻法,就像给大肠这个‘垃圾处理厂’开足了马力,把大肠里的浊气一股脑儿地排出去,这样肚子里的气就顺畅啦,胀病自然也就好啦!”
“虚胀病就和实胀病不一样啦,它是因为身体的正气不足,气就像没了油的车,没有足够的力量推动身体正常运转。这时候就得用补法,轻轻地刺激穴位,给身体补充正气,就像给车慢慢加油一样。”
“通过针灸刺激足三里、中脘这些穴位,用补法,给身体自身的正气慢慢恢复,气足了,胀病也就自然消失啦。就好比给一个电量不足的手机充电,一点一点地把能量补进去,手机才能正常使用。”
“比如说足三里穴用补法,就像是给脾胃这个小工厂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力,让它能重新充满活力,高效地工作起来。中脘穴用补法,就像是给脾胃虚弱的气加了一把劲儿,让脾胃的功能慢慢恢复,肚子里的气也能顺畅运行,肚子也就不胀咯。就这么简单!”
“咱可得说说生活里那些容易引发胀病的行为。就说这饮食吧,有些人那真是管不住自己的嘴,特别爱吃那些生冷油腻的东西。什么冰淇淋啊,大冬天的也吃个不停,那冷得透心凉的感觉,当时是爽了,可对身体可不好啦!还有油炸食品,什么炸鸡、薯条,吃起来是香,可这些东西进到身体里,就像一群调皮捣蛋的小恶魔,把脾胃的正常工作秩序搅得一塌糊涂!”
“脾胃本来就像一个勤劳的小厨师,负责把我们吃进去的东西好好消化处理。结果这些生冷油腻的东西一进去,脾胃就忙不过来了,消化不了,气就会在肚子里堵着,慢慢地肚子就胀起来了。所以咱们平时可得注意饮食,少吃这些东西,多吃点清淡易消化的,像蔬菜、水果,这些就像是脾胃的好朋友,能让脾胃舒舒服服地工作,气也顺畅,胀病自然就不会找上门啦!”
“还有啊,情绪问题也会导致胀病哦!有些人脾气那叫一个急,就像个一点就着的爆竹,稍微有点不顺心的事儿,马上就火冒三丈。一生气,身体里的气就像脱缰的野马,到处乱跑,完全乱了套!”
“这气一乱,就容易在身体里堵着,引发胀病。你想想,就像一条本来畅通的马路,突然一堆车乱开,把路堵得死死的,交通就瘫痪了。身体里的气也是这个道理。所以咱们得学会控制情绪,遇到事儿别着急,保持心情舒畅,身体里的气才能乖乖听话,不捣乱,胀病也就不会轻易来了。没事的时候,多听听音乐,出去散散步,放松放松心情,对身体可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