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结束后不长时间,田书记就把蒋奇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笑着看向对方,田书记问道,“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考察工作就要结束了,你是准备什么时候推进你的工作方案呢?”
想了想,蒋奇回复道,“还是等这项工作结束之后再说吧!对了……田书记,我想这试点城市……”
见蒋奇说话吞吞吐吐,田春望笑着摆了摆手,“黄书记已经对我说起了这件事,你就先在抚安搞试点吧!”
在之后的日子里,蒋奇一边认真完成现有的工作,一边安排大量的人事干部赴地市及县区进行调研,为后续的工作开展打下基础。
一个礼拜后,以丁永胜和王浩为首的相关涉案人员均被纪委带走接受调查了,与此同时丁永海卸下了抚安市委书记一职,调到了省政协任副主席。
一石惊起千层浪,很多人都认为丁永海这下算是彻底的栽了,被双规只是个时间的问题。
当然也有很多官员知道丁永海的背景,所以认为对方只是相当于被变相保护起来了而已,结束了政治生涯并不代表人就一定不安全。
此外,蒋奇推荐的张锐和陈岚也顺利履职了新岗位,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两人一定没少孝敬蒋奇,否则蒋部长为何要力荐这两人呢?
有人不知道,有人就知道!比如知道的人很清楚这两人其实压根儿和蒋奇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去,纯属是因为工作能力得到认可才被提拔的。
不管怎样,蒋奇都通过树立典型来让其他干部看到,只要肯踏实工作,就有被破格提拔的可能。
终于,关于省委启动的年度省管干部集中调整工作结束了,此次工作为期三个多月,虽然发现了一些问题,但也为组织选拔出来了一批有能力有担当的好干部。
这里需要值得一提但却没有具体展开来说的问题需要介绍一下。
蒋奇下面的人曾向他汇报,有很多厅级老领导曾联合找组织部门的干部“谈话”,强调“干部提拔要讲论资排辈,否则会寒了老同志的心”。
话说这些老家伙们那可是很善言辞的,软磨不行就来硬泡,甚至暗示组织部门若不妥协,后续工作可能会“遇阻”。
机关里向来不缺这种倚老卖老的人,而对于这样的干部,处理方式也不能太极端。
一方面,这种人自古有之,朝代虽换了,但品性却遗传了下来,甚至很多人还认为这帮老家伙的努力就是为自己的将来争取到了一束光。
另一方面,从想要干事创业的年轻人来看,他们无疑不把这群老家伙当成了阻碍自己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说实话,蒋奇很想让这帮老家伙们都回家养老,可是用过激的手段去处理这些人很显然不合适,那怎么办呢?
思来想去,蒋奇还是准备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借着全省“优秀干部队伍建设座谈会”之机,蒋奇让事先准备好的基层代表发言,这些科级、处级干部以及企业代表可都是有真本事的人。
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基层干部全面讲述了“面对乡村振兴难题,急需懂技术、敢创新的年轻干部”来主导这项工作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用。
而企业代表则提出“希望主管部门干部能真正懂产业、解难题,特别是有专业技能人才为其服务。”
这两种赤裸裸的表述相当于就差说老家伙们提出的论资排辈纯属扯淡了,毕竟只有年轻人才懂这些。
舆论更加倾向于政府要选用实干型人才,老领导们失去了群众基础,虽然知道这是蒋奇安排的一场有预谋的会议,但也确实无话可说。
最终,考虑到还是需要做出一定的平衡之后,蒋奇思来想去决定在诸如发改委、科技厅这样的核心岗位任用实干型人才。
与此同时,对于“本土派”以及一些老领导也做出了有限的妥协,比如将几名资历合格、无明显问题的干部调整到非核心的省文旅厅、气象厅任副厅长等。
这样一来,蒋奇不仅维护了组织的原则,更避免了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虽然缓和了各方矛盾,但蒋奇也意识到了人事博弈的长期性,他着手建立的“干部实绩量化考核体系”也终于提上了日程,即将要开展试点工作了。
说起蒋奇的人事制度改革方案,主要围绕以下五个方面来开展。
推行竞争上岗制度、改革干部选拔方式、调整干部编制并重新分配岗位、打破论资排辈,注重能力和业绩、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对于推行竞争上岗制度,这可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蒋奇准备落到实处,通过一系列公开公正的竞岗选人方式,让编外专业人才走上编内岗位。
这种方式不仅能打破“铁饭碗”,而且还能对在编人员产生一种危机意识,真正实现能者上、庸者下。
对于改革干部选拔方式,这项工作最大的难点就在于推进干部选拔工作的改革。
通过干部直选的方式,改变以往选拔任用干部中存在的潜规则,让选拔过程更加公正、透明则是题中应有之意。
对于调整干部编制和岗位分配,这项工作需要由组织部牵头,会同纪委、人事厅、编办等单位从那些超编的部门中先填选出干部分配到空编的单位中去。
如果某些领导不愿意走,不服从分配,那没问题,下一步就是教育谈话,然后纪委按照旷工处理等方式确保这样的人能够服从分配。
对于刚刚提过的打破论资排辈,注重能力和业绩这项工作,其重点就在于要引入竞争机制,推行目标责任制。
将工作任务具体分配到每位干部身上,通过完成情况来评价干部的工作表现,使有才能的人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对于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这项工作,其实说实话,这项工作的难度是最大的。
按照常规方法来看,无非就是德能勤绩廉这几种考核方式,可在实际过程中不得不选用这几种方式的同时,蒋奇还知道这里面多少存在着一些形式主义。
那怎么办呢?蒋奇只能采用通过情报人员明察暗访的方式来了解被考察对象的实际情况,可是这项工作却无法写进人事改革制度的方案里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