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嫌疑?”
张万和皱了一下眉头,要是这么说,自己不是做什么事都有警察监视着?
徐达和丁勇两人同时点点头,脸上有些为难。
“张老板,说实话,要是我当了警察,我也怀疑您是凶手啊!这...”
徐达这样说着,突然迟疑了一下。
“您总是一个人在别墅,做什么事情总是独来独往的,还有想之前出去旅游啥的,走的悄无声息,回来的时候我们两个也见不到你的人影。”
“最主要的是...您还跟那个死者有仇啊!我听那现场的情况描述,这很明显就是仇杀啊!”
徐达的声音越说越小,他知道张万和比较反感别人打听他的行踪,说着说着就没了声音。
“嗯...这个你们不用管,要是警察要来询问什么的话,你们先替我查看证件,确认证件无误,我一定全力配合。”
张万和说完,走进了自己的别墅里,夏雨萌此时正坐在沙发上,神情十分严肃,在想什么问题。
看到张万和回来,夏雨萌赶紧起身。
“万和,警察发现了什么问题么?”
张万和摇摇头表示没有,但是现在情况有些紧急,那个水缸最好要转移一个地方。
夏雨萌却觉得有些多此一举,刚才徐达也已经告诉过自己张万和被列为重点嫌疑人的事情。
要是现在慌慌张张的把水缸搬出屋外,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张万和却觉得,将水缸放在屋里,若是下次警察又来检查,周玉瑶正好传送书信过来,自己该如何解释?
别的不说,就白天那个警察伸手抚摸缸沿的时候,张万和的心都快要提到嗓子眼里去了,幸好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才这样蒙混了过去。
张万和一屁股坐到沙发上,忍不住长叹一口气。
“哎呀...邱封这事做的,解气是解气,就是这也太麻烦了吧?”
张万和抱怨道,夏雨萌也跟着无奈的笑了一下,突然想起来一件事。
“对了,刚才警察一走,周玉瑶就送了一封信过来,你要不要看看?”
张万和从夏雨萌的手里接过那一封信,信中是询问张万和对讲机如果不换电池,大概能运行多久?
当时张万和给周玉瑶送了将近一万块电池过去,反正那种东西便宜量小,值不了这个钱。
周玉瑶也是将电池两天一换,但现在对讲机有一个落入到了魏道中的手里,周玉瑶也不知道能坚持多久。
“什么?”
张万和看到这个消息,惊的从沙发上跳起来。
“对讲机落到了魏道中的手里?哎呀!我当初怎么就没想到这种事情?”
张万和懊恼的一拍脑袋,他当初还是挑质量好的电池买的,再加上对讲机平时也消耗不了多少的电量,一块电池用上一个月绰绰有余。
换一句话说,接下来的一个月之内,周玉瑶只要使用对讲机发布命令,很有可能会被附近魏道中的探子窃取消息。
张万和赶紧写信,想要将这个消息告诉周玉瑶,夏雨萌却有些不解。
“万和,这不对吧,不是说那个对讲机有效传达距离不超过一千米么?我想着,周玉瑶到魏道中军帐的距离,怎么着也超过了这个距离吧?”
张万和苦笑一声,这个对讲机是只要能发射频率,周围所有的对讲机都能接收到消息。
周玉瑶是让自己的士兵拿着对讲机驻守在沿途负责通讯,一个站点接到了消息,便立马对着对讲机再复述一遍。
周玉瑶的消息就是靠着这种模式传播回去,换言之,只要魏道中派人拿着对讲机随机蹲守在一个站点附近,周玉瑶有什么安排,他知道的一清二楚!
另一边,周玉瑶正焦急的等待着张万和的答复。
刚才宋红英和王佥已经回来了,周玉瑶已经能确定这个消息就是魏道中放出来的假消息,以此来引诱自己上钩。
“公主...万和真君回信了!”
宋红叶匆匆忙忙的跑下来,将张万和的书信交到周玉瑶的手上。
看到张万和说即使不换电池,对讲机也能坚持一个月左右的消息,周玉瑶大惊失色。
“什么?!居然有一个月之久!”
周玉瑶深知对讲机落到了魏道中手里的害处,就像刚刚王佥宋红英的遭遇一样。
自己这边的消息掌握在魏道中的手里,陷入了被动的境地,自己作出什么部署,那魏道中知晓的一清二楚。
也是正因为如此,王佥才会被迫和吴清硬拼,胸口还中了一斧头,宋红英也不会遭遇到投石车的袭击。
更何况那对讲机不需要换电池就能持续一个月之久,恐怕这一个月下来,周玉瑶早就和魏道中展开决战了。
但现在在僵持阶段,打的就是信息战,要是停止使用对讲机,那周玉瑶如此强大的信息优势便不复存在。
但是...要是继续使用对讲机,恐怕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要暴露在魏道中的眼下了。
“哎!”
周玉瑶权衡利弊,长叹了一口气,现在这个样子,全部军营上下也只能停止使用对讲机。
“公主,万和真君还有一封信给您。”
宋红叶将手里的另一封信也交到了周玉瑶的手上,周玉瑶有些意外,但还是接了过来。
“我这边有些情况,若是需要什么物资,最好这两天时间赶紧跟我说,否则到时候有些意外!”
周玉瑶看到这里,皱了一下眉头。
现在晋阳城的物资没什么缺乏,还有之前张万和送过来的那些物资装备,按理来说应该是不缺什么了。
但是这眼看着马上又要入夏,今年周玉瑶听说好像又是个大旱之年,那时自己在晋阳城被围,断水缺粮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周玉瑶想了一下,随后拿起一旁的纸笔,写下几个字之后,交到了宋红叶的手里。
“红叶,你回去准备准备,看一下信的内容,后来的事情,就由你在城主府内负责了。”
宋红叶拿过信件,将信拆开看了一眼。
“多谢万和,再送一些水让我们储备着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