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刘备显然最近读书不少,而且都是读的当皇帝必须的正统性设计的书,所以聊起这事儿之后,居然不寻常地专注,语言也变得有力度起来:

“朕通读《陈涉世家》之后才意识到,陈涉是死在他自立为王后,人人皆可自立为王,他把王的神圣性打成了一片厕筹,却又提不出新的法子建设一套新的制度取代王政。

而只要没有新制度,只是简单的改朝换代,那么破坏正统的后患,就是让天下长久陷入战乱。陈涉派去光复赵地的武臣,得赵而自立赵王,赵王武臣派韩广复燕,韩广又自立燕王。

其将周市复魏,虽未自立,却立魏王之后为王——这是周市比武臣、韩广野心小么?当年朕以为是,现在朕知道不是。

周市不过是先欲取齐而为当地自起的齐王田姓后人所败,不得齐而退求其次得魏。又看到了武臣自立赵王后、派韩广导致韩广有样学样为燕王。

所以周市知道事不过三,不能重蹈陈涉和武臣的覆辙。自立这事儿遥遥无终,就像是打开了一个不忠的闸门,滚滚而出天下汹汹,人人反主,弑主者终为其僚属所弑。周市自称无德不配为王,立魏王之后为王,才能堵住他的部将在他叛主后再叛他的危险。

陈涉号称首义,最后死时,不是被章邯的军力所杀,是他放出去的群王个个怕陈涉这个首王追究他们自封,所以不但不助张楚击秦,还乐见秦灭张楚。

最后高祖皇帝能得天下,现在想来实在是侥幸,有项梁立了怀王、后来被项羽升为义帝,而高祖最初的汉王,是因天下共主的‘怀王之约’而得,高祖首取关中、实灭暴秦,依天下共约而为王。

这种王,才避免了陈涉那种无视正统之王被臣下汹汹背叛的下场。若非如此,秦末何人才配有德拥有整个天下?天下无非还是再陷战国之世,数雄并举罢了。

如今之世,与当初秦末之世高祖未出时何其相似?袁绍固然可以挟伪天子以令诸侯,他想学的是王莽董卓。可王莽之时,并无其他军阀掣肘,王莽是以外戚权贵代汉。

董卓、袁绍之时,天下已乱,不是权贵政变,而是军阀篡逆。而军阀篡逆之门一开,流毒无穷,不亚于陈涉武臣韩广当年的连环自立。袁绍可以挟刘和,可他建立起来的基业,真有人长期忠于他么?

他本人一死,曹操就迫不及待挑唆其诸子并争,以图取而代之。如今幸好有朕,可以把那群伪朝乱臣贼子覆灭,他们放出的流毒才不至于蔓延华夏。

可若是没有朕,曹代袁氏之后,曹氏难道就能坐稳?不可能,陈涉的例子已经说明了,无正统者就算推翻了前朝,他自己也是坐不稳的。

天下既然兵强马壮者可夺之,他派出的将领在帮他夺天下过程中岂有不壮大之理?到时候不过是再一次以臣篡君而已,永无宁日!除非哪一天,一个朕这样从外部来的势力,把那个已经失去了正统严肃性的伪朝灭了,才能把他们伪统流毒的流传断掉。

朕算是看明白了,以军阀篡君这种事情,只有两种情况:要么防微杜渐,一开始就没出现过,让天下人不敢想。要么就是篡成一次之后,跟着就是无数次。

最近反思袁绍,朕每每想及此,都是不寒而栗。若是天下无朕,不知华夏会不会陷入百年甚至更久的反复篡逆战乱之中。”

刘备这番感慨,着实是让李素有些吃惊,因为这是刘备自己读史,加上旁观袁绍挟刘和、曹操挟袁谭这两拨历史重演,自己推导出来的。

但不得不说,刘备的看法还有一点道理,而且确实是逻辑上自洽的,是用心学习的结果。

虽然这个世界没有了“以曹篡汉、司马篡魏”,但是好歹还有“以袁篡汉、以曹算袁”这个惊人的历史相似,填补了这个最高权力更替的血腥教训,给历史补上了课。

只能说,历史的必然性自有其规律,正统性这玩意儿,就像是处,只有处和不处两种状态,没有中间态。

要么就是有正统,要么就是破了一次之后,做两次和做一万次性质相同。

以两次笑一万次,比五十步笑百步还可笑。

而刘备这个迷茫、侥幸的心得,在李素看来,简直不需要任何注解,他直接就能秒懂。

因为李素原本学的历史,后来就是这么发展的嘛!

武将,或者说皇帝授权的军阀,篡位成功的次数越多,就会导致后续朝代的皇帝,一个比一个更不信任武将,给武将加一道道越来越多的紧箍咒,最后导致华夏民族对外自废武功。

李素的这种认知分类,其实跟大多数被统治阶级接触的历史学还不一样,因为他学的是专注外交造核和正统性的历史。

在李素的认知里,华夏的帝制史是这么分段的:

秦到陈,是华夏第一帝国,这里面都有正统传承有序。

比如刘邦好歹也是怀王之约和秦王子婴投降得到的正统,拥有了当时天下两大势力秦楚的背书,这才合法稳定拥有了天下,毕竟战国后期就是秦楚齐有正统之争(这一点大家有兴趣的话以后再展开讲,这里不水字了,想听的留言。为什么赵魏韩燕不存在正统性问题)

刘邦只是举个例,后续也都有禅让有传承,不是自立,没有让正统贬值到谁都能分裂,一直到南朝末期的陈。

再往后,是与之并列存在过一段时间的“华夏第二帝国”,从北魏到宋。其中南北朝那一段,是华夏第一帝国和第二帝国两个正统升降交替存在的过渡期。

宋之后是被异族消灭,后续明再光复,那些没有传承,可以单独看。

而李素学的课里,把第一第二帝国,又可以各自分为两段,前一段是“君主正统性没有被军阀污染的纯正期、武德充沛期”,后一段是“君主正统性已经被军阀污染后的不稳定期、自废武功期”。

中华第一帝国的第一阶段,就是秦汉,秦汉没有“武将篡位”的先例,所以君主不用有丝毫的“重文抑武”,对外对异族一切以战斗力怎么强怎么来,所以秦汉是华夏范围大规模扩张的时期,版图涨了很多。

中华第一帝国的第二阶段,就是自废武功期,其实就是魏篡汉、并且导致司马篡魏之后。

魏第一次篡汉时,他还不知道后人可以有样学样,所以自废武功提防武将的程度不用那么明显,等司马氏都成功后,那就证明这事儿肯定是有样学样可一可再的。所以历史上晋时君主对军阀和武将人才的提防,其实不比后来宋明号多少。

大多数人读史不注意这一点,主要是因为从晋到唐,还有一个提升武德的补充招数——信任胡人将领。魏晋时候北方大量的五胡雇佣军被使用,五胡将领被提拔,用熟胡杀生胡,用乌桓杀鲜卑,用鲜卑杀柔然,一度弥补了武德不足的问题。

而另一方面,“有军阀篡位导致正统不纯”的教训,当时只是在南朝比较严重,所以刘义隆要杀檀道济。

读史的人注意不到当时的武德衰落和提防武将,主要是因为北朝当时还狠血腥,不防武将(当然也导致国与国之间的攻伐灭国很多),北朝的武德弥补了“君主自废武功”的感官识别度。

如果纯看“宋齐梁陈”的历史不看北朝的话,它们很多做得还不如后来号称“弱宋”的赵宋。

好在,华夏历史后来还有过一波疆域扩张期,那就是出现在“华夏第二帝国”的隋唐时代,它们因为一开始没有背负华夏第一帝国过于漫长的“武将篡逆”历史教训包袱,还可以不用太防武将。

当然了,唐就相当于是隋的柱国军府变过来的,隋也是北周的柱国军府变过来的,所以唐要恢复到汉那种“丝毫不担心武将篡逆,军事制度以对外战斗力最大化为唯一建设标准”的武德充沛状态,那也是不可能的,多多少少要打点折扣。

所以唐的武德建设,走了一条修正之后的路线,以汉为目标,但结合晋对五胡的利用——

唐在李世民等开国君主还活着的时候,因为皇帝本身有武德有威望,压得住,可以汉将胡将并重用,而且毫无保留,实现了几十年的快速扩张。

李世民死后,唐还有扩张,但都是靠“重用胡将”,因为汉将有篡位的血统优势,既然他是汉人,他又有兵权,他篡逆成功了天下百姓是会接受的,所以不能重用。

开元年间对四夷扩张,李隆基之所以重用安禄山高仙芝哥舒翰,就是看重了这些人血统卑贱,不是汉人,想篡位天下百姓和士大夫也不答应。

但结果也显而易见了,一场安史之乱,证明了这种制度设计也没用,胡人篡逆照样有人响应。

所以,别说什么后来“弱宋戕害华夏武德”,搞得好像这事儿是赵匡胤之后才开始的。

安史之乱后,中央王朝的皇帝个个都想戕害武德,宁可对异族自废武功也要压制藩镇,只是他们实力比赵匡胤弱,统一汉地都做不到,所以这种限制无从谈起罢了,不是他们心里不想。

所以基于正统论和外交造核的历史学,“华夏第二帝国”的“武德充沛期”和“自废武功期”,应该以安史之乱为分界,再后续的宋统一并实际着手,只是个思想到实践的落地过程。

总结一下,“曹魏代汉”和“安史之乱”,分别是华夏第一帝国和第二帝国开始自废武功的思想建设转折点。

“司马代魏”和“宋以文抑武”,分别是华夏第一帝国和第二帝国自废武功的实践着手点。

说到底,李素当初穿越之处,不屑于辅曹,很大一部分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因为他觉得穿越到三国压根儿就不存在辅曹辅刘辅孙这些问题。

问题的本质是辅汉还是自己争霸。

你都辅一个不是汉的东西了,你还辅个毛线劲儿?只要不是汉,那就是谁都能做,必然要陷入“皇帝从此忌惮武臣,以降低民族对外战斗力为代价换取统治稳定性”的历史循环论,那还不如自己干呢。

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那些觉得“我穿越了曹家,只要杀了司马懿,我的天下就稳了”的人,只能说没学懂正统论。

曹操的遗产不是被司马懿篡的,是被他儿子立起来的“军阀可以当皇帝”这个历史先例篡的——注意,再强调一下,这个跟刘邦不一样,刘邦是怀王之约提前约好了的,怀王之约不叫“军阀可以当皇帝”。

所以曹丕就是第一个军阀当皇帝的例子(军阀是上面名义上有主的,不是自成一国。国与国的统一战争不叫军阀战争)

就算有个穿越者,除非你也跟李素一样深谙正统论造核论各种塑造神圣性,否则你武力再强科技再进步,也就管自己活着的那一辈子时间。

等穿越者一死,他统一天下过程中发明的科技也都已经普世了,他手下那些将军们也都有掌握,到时候穿越者的儿子还不是被轻松杀了再改朝换代?

所以说没这个魅力值社交手腕和统治手腕,就别随便揽这个活儿。

李素就是有自知之明,他已经算是所有穿越者里最有造正统手腕的人了。但他依然知道自己出手争霸、不能说完全没有机会,但也不敢保证死后守得住正统性。

那还费这个力操这个心干嘛?多忙那么多,最后还可能只是烈火烹油一两代人、随后全家族灭?然后连自己有的封圣学说威望都丢了?那还不如少费点劲搭个顺风车呢。

这些思索,其实都是李素穿越后十三年里,慢慢一点点积累复盘的。

但是今天,刘备因为感慨袁曹相继有样学样、正统崩坏的恶劣后果,提到了这个问题,所以让李素觉得有必要帮刘备梳理一下。

当然,李素自己心中那点东西,不可能全拿出来,因为很多事情都还没发生呢。

但是,既然司马代魏可以用曹代袁来类比,李素倒是受到了启发,他觉得他可以把他上述这一番对“华夏第一帝国第二帝国,武德充沛期自废武功期”的辨析,换一层皮,再加上适当推演,跟刘备敲敲警钟。

刘备不是想问“如若天下无有朕,让袁曹相继篡逆,卑辱神器,天下将归于何种状态”么?

李素就给刘备推演一下,让他知道如果那样,会陷入怎么样一种“导致华夏民族自废对外武功”的恶性循环。顺便警示一下刘备好好做皇帝,好好设计大汉第三轮的权力制度建设。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正良缘杨辰秦惜富二代修仙日常打怪爆率太高,开局转职武神豪门大佬的六岁小侄女御兽:开局觉醒双灵环回到92:开局被俩大舅哥投河林家有女异世归韩娱之影帝重生九零乱晴秋权门贵嫁重生神医嫡女不好惹对手不败战神秦惜杨辰绝代掌教贵女奸商丫头,悔婚无效韩娱之灿我有一个超能终端六零俏媳妇篮球皇帝姜先生的团宠小嗲精太娇了爱欲横流农门长姐有空间第39次相亲春闺密事缠绵入骨:总裁好好爱校花的透视高手农家后娘巧种田步步高升V5宠婚:鱼精萌妻,要乖乖凰妃倾天下超级保安在都市boss偏执宠:小娇妻,真甜!姑苏伊梦夜倾城大一开学,学姐一脚踢飞我的行李大国体育红妆粟裹权臣重生后只想搞事业傲娇男神住我家:99次说爱你大时代1994闺门荣婿重启1986我在豪门当夫人重生之极品鉴宝师萌宠豪门冷妻:非你不可次元游历日记道门小天师雄起,我洗鞋子养你最强升级系统
爱看读书搜藏榜:宠婚为爱:甜妻你好文娱:我被黑成了娱乐圈大佬轮回新世规则兄弟!boss偏执宠:小娇妻,真甜!甜妻动人,霸道总裁好情深山村小药神豪门情夺之黑莲逆袭特勤精英九天无神官路登天逆袭,不服输的人生最精彩!漫威里的次元餐厅玉谋不轨四合院:我能采摘别人技能戒不掉的喜欢重生后我不用做寡妇了你是我心里说不出的痛日娱之遇见那些人开局尘遁换木遁,我被全网笑惨了田园医女之傲娇萌夫惹不得不是直播民生吗,你怎么成全能了尊主的巨星之路四合院:秦淮茹,我对寡妇没有兴独家蜜婚:帝少宠妻太深度都市仙途异能反派,求求你给主角留点活路吧学园异战录喷人就变强:我怼哭了百万毒鸡汤命运两头设堵我却左右逢源贵夫临门祸害娱乐圈,你说自己是正经人?巨星大导演庶福良缘重生日本之剑道大魔王哼!我的总裁大人说好断绝关系,你们后悔算什么?我的人工智能可以升级御兽:我契约的都是上古禁忌彪妻重生重生1990,带着全村人发家致一拳和尚唐三藏快穿:宠妻男二走上人生巅峰总有人爱你如命大侠等一等抗战之我每天一个签到大礼包[综]一梦经年破产千金逆风翻盘快穿攻略,黑化女配要洗白离婚后,我上离婚综艺被疯抢,前妻跪求复合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都重生了谁还白手起家,我选择当富二代重生御兽,立志躺平却被女神契约火红年代,这个小公安有情报系统快穿归来,网黑真千金杀穿娱乐圈乡下来的真千金,竟是玄学大佬替弟从军五载,归来全家夺我军功?全球高武:我背后一口棺,专业的捡尸随母改嫁旺新家,重生嫡女嘎嘎乱杀出道十年查无此人,圈内全是我前任?重回1960:渔猎白山松水我和富二代灵魂互换城市求生之牛小二的奇葩人生四合院:易中海的养老心思,被我扒个底婢女扶瑶我带小萝莉找上门,校花无痛当妈尚书千金投井后通灵?全京城慌了神医农女:我靠种田富甲天下七零随军:穿书作精她撩又甜重生后另择良婿,王爷红眼求名分踏出女子监狱后,三千囚徒誓死追随都市:女儿重生后,我成互联网教父了重生08:从拿下极品校花开始重生70,从给妻女煮碗白粥开始仕途风云:升迁消失三年回归,九个女总裁为我杀疯了大国军工:重生1985,为国铸剑SSS警报!真龙踏出女子监狱!沪上名媛随军当晚,长官他破戒了大国房枭重生归来,我是战神也是首富女子监狱归来,我无敌于世知青下乡:从当赤脚医生治疗中风开始召唤之王:我手搓九星大魔神,你哭什么分开四年,容总他又带崽来求婚了捡漏我是认真的,空间里全是帝王绿复读一年,你攒了7个前女友?每日情报,从洗浴中心拯救校花开始!重生七八:从上山采药开始致富重生76:觉醒空间,宠妻致富我都要疯了吧,谁家实习警察一等功挂满了神医绯途一天一骷髅,我稳坐枯骨王座职场:让你去养猪没让你日赚十个亿校花你别哭,教父来投资你浮香美人皮断亲后,我鉴宝天师身份震惊全球暗区提现成神豪,前女友哭着求复合疯了吧,校花给我生了三个娃六零:开局拒绝扶弟魔,我逆天改命重回八零:谁说女儿都是赔钱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