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兔会打滚的青草地尽头,有一间用蒲公英绒毛和麦秆搭成的邮局。屋顶铺着层层叠叠的蒲公英伞,风一吹就扬起白色的小绒球,像给天空寄去的漂流瓶;墙壁糊着晒干的玉米叶,上面印着各种小动物的脚印,那是常客们盖的邮戳;门口立着根细竹杆,顶端系着片大荷叶当信箱,荷叶边缘卷着圈,刚好能卡住信件,不会被雨水打湿。邮局的主人是只穿亚麻布小褂的小鼹鼠风风,他的爪子总沾着点花粉,那是给信封盖邮戳时蹭到的,每次分拣信件,圆溜溜的眼睛就眯成一条缝,像在破译风里的秘密。
这里的信件从不要加急的邮费,只帮“说不出的心意”赶路。想对妈妈说谢谢的小鹿会托风风寄片带露珠的三叶草,叶片上的纹路能渗出甜甜的汁液,妈妈舔到时就知道是孩子的心意;和朋友吵架的刺猬会送来颗扎着缎带的红果子,果子里藏着句软乎乎的道歉,朋友咬开时果汁会溅在鼻尖,像被轻轻碰了下;最特别的是冬眠前的青蛙,总来寄封用荷叶做的信,里面包着片自己蜕的皮,风风知道,这是说“等我春天醒了,还和你玩”。而让信件永远不会迷路的,是藏在陶罐里的“风信笺”——那是用晨露混着风的气息做的纸,写上去的字会跟着风的方向发光,无论多远都能被收信人闻到熟悉的味道。
这天清晨,草地的露珠还挂在草叶尖,邮局的玉米叶门就被“窸窸窣窣”顶开了,像有团毛茸茸的东西在外面拱。风风正用蒲公英杆蘸着花蜜调墨水,抬头就看见一只翅膀沾着泥的小蜜蜂,六条腿紧紧抱着片花瓣,花瓣上的花粉被蹭掉了大半,看起来蔫蔫的。“能……能帮我寄封信吗?”小蜜蜂的声音嗡嗡的,带着点哭腔,“我昨天和蜂后闹别扭,说她分配的采蜜任务太重,现在想跟她道歉,可我不敢飞回去,怕她还在生气……”
风风赶紧用爪子把它扶到棉絮垫上,壁炉里烧着干艾草,火苗窜得小小的,把空气烘得带着清苦的香味,能让紧张的心慢慢松下来。“先擦擦翅膀,”他从抽屉里拿出片干净的薄荷叶,帮小蜜蜂擦掉翅膀上的泥点,又端来一小碟用花粉调的蜜水,碟子是半个胡桃壳,边缘还留着牙齿啃过的印子。小蜜蜂嘬了两口蜜水,翅膀渐渐舒展开,透明的翅膜上能看到细细的纹路,才小声说:“我其实知道蜂后是为了大家好,冬天快来了,要多存点蜜,可我当时就是觉得委屈,还把采了一半的花蜜都撒了……”
风风的心像被蜜水浸过的棉花,软软的发甜。他打开装风信笺的陶罐,里面的信纸泛着淡淡的绿光,摸起来像被风吹过的云。“给你用最软的风信笺吧,”他抽出一张,用蒲公英杆沾着花蜜写字,“字会变得暖暖的,蜂后读到时,就像你在她耳边说悄悄话,而且……”他往信纸里夹了根蜂后最喜欢的薰衣草花蕊,“信一拆开,就会飘出她最爱闻的香味,她肯定就不生气了。”小蜜蜂的触角突然抖了抖,眼里滚出颗亮晶晶的泪珠,掉在风信笺上,晕开一小片湿痕,那上面的字顿时变得更亮了:“我还想告诉她,我找到一片开满向日葵的花田,明天就带大家去采最甜的蜜……”
风风笑着点头,用蛛丝把薰衣草花蕊和信纸捆在一起,又在信封上盖了个蒲公英邮戳——那是用晒干的蒲公英花盘做的,印出来的图案像朵炸开的小太阳。“我让最早的晨风送这封信,”他把信放进荷叶信箱,“等你采完向日葵花蜜回去,蜂后肯定会用触角碰碰你的头,像以前一样。”小蜜蜂用后腿抱住风风的爪子蹭了蹭,突然从翅膀下掏出颗最大的花粉团:“这个给你当墨水,能写出带阳光味道的字。”风风把花粉团收进罐子里,看着小蜜蜂“嗡”地一下飞出门,翅膀上的泥点被风吹掉了,像只重新亮起来的小灯笼。
中午时,邮局的门被“咚咚”敲响,声音闷闷的,像有谁用小爪子在捶。风风抬头就看见一只背着小竹篓的老松鼠,尾巴上的毛掉了不少,露出光秃秃的皮,竹篓里装着些捡来的干树枝。“风风,能帮我小孙女寄封信吗?”老松鼠的声音沙沙的,像树叶在摩擦,“她前天在树上玩,不小心摔了下来,腿有点疼,现在总躲在树洞里哭,说再也不能爬树了,我想告诉她,等她好了,爷爷还带她去摘最红的山枣……”
风风从抽屉里拿出张用梧桐叶做的信纸,那叶子被秋阳晒得黄黄的,摸起来脆生生的,写上去的字会带着树的味道。“给她写封会发芽的信吧,”他往墨水里掺了点柳树的汁液,“字干了会变成小小的绿芽,她一看就知道,腿会像小树芽一样慢慢好起来,而且……”他往信封里塞了片自己收集的“勇气树皮”——那是从老松树上剥下来的,带着股韧劲,“摸起来糙糙的,像爷爷的爪子,她就知道爷爷一直在陪着她。”老松鼠从竹篓里掏出颗饱满的橡果:“这是她去年埋在土里的,说要等今年发芽,我把它压在信里,她肯定认得。”
风风把橡果用软草绑在信纸旁边,又在信封上盖了个松鼠邮戳——那是用松塔做的,印出来的图案像座小小的塔。老松鼠看着风风写字,突然用爪子抹了抹眼睛:“我年轻时也摔断过腿,当时以为再也不能上树了,后来慢慢养着,照样能爬到最高的枝桠摘松果。”风风往信里多夹了片枫叶:“等她能爬树了,让她自己写封信给您,我给你们盖个‘祖孙邮戳’,用两片叠在一起的枫叶做的,红红的像两颗靠在一起的心。”
老松鼠的尾巴猛地翘了起来,像把蓬松的扫帚:“她最爱在树洞里藏秘密,说等腿好了,要把最大的山枣都藏在我枕头底下,我得赶紧回去等她的信。”风风把信放进竹篓里,看着老松鼠一颠一颠地走出去,竹篓里的干树枝“哗啦哗啦”响,像在给信伴奏。
傍晚时,邮局的墙角传来“悉悉索索”的声音,风风低头一看,是只背着贝壳的小寄居蟹,壳上沾着不少沙粒,像裹了层盔甲,小爪子正费力地推着封信往柜台挪,信是用海草编的,湿淋淋的还在滴水。“我……我想寄封信给大海,”小寄居蟹的声音带着点咸腥味,像刚从浪里捞出来,“我妈妈说涨潮时会来接我,可我等了三天都没等到,我想告诉她,我找到个特别大的贝壳,足够我们俩住了,而且我还学会了用海草编绳子,不会再被海浪冲走了……”
风风的心像被海水轻轻拍着,软软的发潮。他拿出张用海带做的信纸,那纸泡在水里也不会烂,写上去的字会变成蓝色的波纹。“给大海写封会唱歌的信吧,”他往墨水里掺了点海盐,“信一掉进海里,就会发出海浪的声音,妈妈肯定能听见,而且……”他往信封上系了根自己捡的“浪花绳”——那是用泡沫凝固成的,亮晶晶的像根银线,“海水一泡就会发光,妈妈在很远的地方也能看到。”小寄居蟹的眼睛眨了眨,突然用爪子从贝壳里掏出颗小小的珍珠:“这个给你当邮戳,能盖出带光的印子。”
风风把珍珠嵌在海螺邮戳上,果然盖出的印子闪着淡淡的光。他帮小寄居蟹把信放进防水的海草袋里,看着它背着贝壳慢慢爬向海边,沙粒在它身后画出条弯弯的线,像给大海的邀请函。“等涨潮时,信就会飘向妈妈啦,”风风在后面喊,“你要站在最高的礁石上等哦。”小寄居蟹没回头,只把贝壳转了转,让风风看到里面新铺的软海草,像在说“我准备好了”。
天黑了,青草地的萤火虫亮起了灯笼,邮局的荷叶信箱还在轻轻晃,里面的信被晚风吹得沙沙响,像在互相说悄悄话。风风坐在壁炉边,数着今天寄出的信:小蜜蜂的道歉信应该已经到了蜂巢,蜂后说不定正带着大家往向日葵花田飞;老松鼠的信被小孙女捧在树洞里,那些绿芽字肯定让她的眼睛亮了起来;小寄居蟹的信正随着海浪漂,珍珠邮戳的光在水里闪啊闪,像颗会指路的星星。陶罐里的风信笺还剩很多,明天可以给准备冬眠的刺猬写封“春天见”的信,给南迁的大雁寄片家乡的羽毛,告诉它们这里的草还绿着。
壁炉里的火渐渐小了,剩下的火星像风信笺上的字,明明灭灭地照着风风的影子。他打了个哈欠,把亚麻布小褂脱下来叠好,靠在装邮票的柜子边睡着了。梦里他的邮局变得很大很大,蒲公英屋顶延伸到云朵里,每个来寄信的生灵都能找到最合适的信纸:蚂蚁用花瓣写团队的约定,兔子用胡萝卜叶写晚餐的邀请,连蚯蚓都从土里钻出来,托风风寄片带湿气的泥土,告诉地面的朋友“地下很暖和,别担心”。
月光透过玉米叶墙照进来,在地上织出黄色的网,像张巨大的风信笺。风风的爪子还沾着花粉,在梦里轻轻划着,像在写一封给月亮的信。等明天清晨的第一缕风掠过草地,又会有新的脚印带着心事来,想托蒲公英邮局寄一封说不出的话——而风风会守着他的风信笺,让每个心意都乘着风赶路,路过向日葵花田时沾点甜,经过松树林时带点暖,漂过大海时裹着光,最后轻轻落在收信人的心尖上,像个不会被吹散的、暖暖的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