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砸下,路面成溪。
乡村的水泥路上,一位肤色晒得偏黑的男人身着上深青短袖,下黑色长裤,踏着没过脚踝的水势,伞紧紧罩着头缓步向前。
见到一幕,李不言突然一个健步跑了上去,凑到那位男人身边与他并肩前行。
离得近后,就能发现男人头紧盖的伞下的肩膀垂落着两只小脚丫,小脚丫穿着一双粉紫的小鞋。
暴雨加风刮来,伞突然掀起一角。
粉雕玉琢的小孩扎着两个小揪揪,侧着肉肉的脸枕在男人的头顶上,单手环抱男人的额头,一只小肉手还紧攥着扛在小肩膀上的伞柄。
男人的双手,一手反上扶着小孩坐在他肩头的后背,一手扶着小孩一只垂落的脚丫,防止小孩掉下来。
扶着脚丫的大手,甚至还空闲多出三根手指勾住伞柄中段,以达到固定的目的,防止被突如其来的大风袭翻。
哒哒啪啪的暴雨声中,小孩清脆软糯的声音掺杂在其中。
她问:“阿爸,天为什么要下大大的雨?”
“因为土地渴了,想要喝水了。”
“哦~阿爸,我为什么不能下去走啊?”小孩的语气含有可惜。
“因为你阿妈不许。”
“那她为什么不许啊?”
“因为你会弄湿衣服,阿爸回去后会被你阿妈臭骂一顿。”
“那阿爸你,为什么不能被…被臭骂一顿?”
“你为什么想要阿爸被你阿妈骂?”
“因为我想下去,我也想踩水水……”
“不可以。”
“哦~为什么不可以?”
“……”
无穷无尽的问题,只为达到下地淌水玩的想法。
这两位,一位是李爸,一位是当年才三四岁的小不言。
李不言歪着脑袋,看着李爸和小不言,自语道:“哇,这都能翻出来给我看。不过,我还真想我爸妈了。”
李不言话一落,眼前景象又突然转换。
那是七八岁的小不言,拿着一根长度近十厘米的废铁钉,偷偷地在冬天的烤火盆里烤。
还去了阿公的工具库里拿了个小小铁锤,经过一个冬天反复捶打,一根带着钉子钉帽,钉子尖锐的尾部被捶打成了一把大刀模样的钉子大刀就此现世。
小不言举着自己的成品首先拿给李妈看。
李妈仔细把小不言上上下下都瞧了一眼后,半天才憋出话来。
“哎呦我的老天啊,你…你你一个漂漂亮亮的小女崽崽打铁钉……你怎么会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想法啊……”
小不言不顾李妈感觉世界真的彻底大变了的悲鸣,又拿着她锻造的钉子大刀跑去和李爸炫耀。
李爸粗糙的大手指捏起那钉子大刀,惊讶地笑着夸赞道:“不错不错,有毅力有想法。”
炫完李爸又跑去跟奶奶炫耀,她的阿奶摸着她的小手慈祥笑道:“伤了手没?可不能伤着自己。”
炫完奶奶又跑去找爷爷,她的阿公扬着惊喜的笑意对她说道:
“哎呦呦,我家的小言厉害了,这手法可以啊。来来,阿公和你叨叨一下,这样……还有这样……”
小不言第一次得到了隐形的野生锻造大师指导。
看到这一幕,李不言摸了摸下巴,自语道:“阿公的经验和手感很不错,可是有很多想法老了。”
情景再次转换。
山上,小不言爬上一棵树。
兜里装满了刚摘的野果,脖子上挂着一个望远镜,树下是狗胖胖摇着尾巴在等她。
小不言俯在树干上,抬起她大伯送给她的望远镜,窥看着对面另一个城市的县城山野。
对面的山野,不同于她村里的地区山上种满郁郁葱葱的大树,山下开出流水农田。
对面的山野崎岖荒野。
而小不言窥看的,是那山野弯路上,大货车拉的大家伙。
一辆货车有多大,小不言特别清楚,她家就有一个亲戚是开大货车的,每次和父母逢年过节去串门时,她总是慕望那由人类的智慧创造出的大家伙。
那么的高大威武,在那个大家伙面前,她矮小得连个轮胎都不如。
可今天,小不言却看见了更大的家伙。
那是一片七十米长,二十吨重的大风车叶片。
在小不言的生活里,突然有一天发现山的另一边立起随风而转的大白风车,她问过李爸那是什么。
李爸告诉她:“那是隔壁县装的大风车,叫风力发电机,可以风力发电,转一转能发好多电。”
无论是那遥遥远看立于山峰之间看似很渺小的风车,还是李爸说的可以风力发电,都能勾起小不言的好奇心。
她特意守在山上看,却让她看见了意外的一幕,那就是大风车的运输和安装过程。
对面的山野,不仅要装一座风车,而是沿着崎岖的山脉装一排。
山路崎岖,弯道众多,近来阴雨天不定,有些段道路时而泥泞。
车队在盘山路上慢慢挪动,像一串串笨拙又小心翼翼的甲虫。
那叶片卧在大拖车上,翘起的一头叶尾,像一把利刃,破开了低垂的云雾。
人与车的协作,如群蚁般搬动庞大的食物,在山川小道上穿行。
这一段时间里,一整整个暑假,小不言看见人们把一座座风力发电机运输上山巅,一点点被无数渺小的双手托举组建起来,寸寸刺入云端。
山川静默里,人如蚁群,却能将重器举上云霄。
这一刻的小不言顿时明白了许多,她在电视上看的东西,远远不及亲眼所见得来的震撼。
她想起了和阿公爱看的军事频道,那里面的飞机,坦克,炮弹若能亲眼所见应该更加震撼。
想到这,小不言低头看了看自己的两只小手,她在想,人能用这么小的手,创造出这么浩大的东西,那真正震撼,叹为观止不仅仅是那些重器,应该还有人。
那一年,小不言已经立在自己道路的门槛上,她在站门槛上静静地凝看门里的路,却还没有能力迈步进去。
为此,她开始了迅速地填充能力。
这让眼看她连续跳级,首先带来的不是惊喜,而心惊胆战的李爸李妈和阿公奶奶担心了好久。
才十二岁出头,小不言就去了省城上学。
李妈想连包带家的来省城陪读,被小不言给劝了回去。
“阿妈,我就住学校里,省城学校好得很,有空调有洗衣机,有食堂,有事找老师,你别担心嘛。”
李妈可不是一句两句能说通的,“我怎么不担心,你才那么小就要去那么远的地方一个人住校,我怎么能不担心。”
“你会叠被子么。”
“我会啊,你忘了,阿妈。”
“不不,我说错了,你会晾衣服会整理衣服么。”
“我会啊,你又忘了,阿妈。”
“不不,可你要学习,要学那么那么多东西,你有时间整理衣服么,你有时间去打饭么,天冷了,你吃不上一口热饭怎么办,怎么办?天冷了衣服不干,没火烤,不烘干怎么办,你要穿湿的?”
“阿妈,我可以多买一点衣服……难道我只能穿一件衣服么……”
李妈有些焦虑不解,她不明白小不言为什么老要拦着她。
“不不不,你还那么小,那么远,省城啊,去一趟两个小时。”
其实那不算是省城了,是市里,但这个地区的人们总会下意识认为市里就是省城,因为它曾经是过省城。
小不言无所谓,“就两个小时而已,以前在县里不照样上学嘛。”
这一听,李妈更加担心焦急,“那能一样么,你出门走两三分钟,到路口就有去县城的公交车,最多十五、二十分钟就到学校门口了。平时我都是送你到路口,看你上车去学校的。中午你可以在老师那里午托,晚上放学老师在校门口目送你上车回家,再不济还有你爸去接你,可省城不一样!”
“如果生病了怎么办?你怎么一个人照顾自己?”
李妈句句逼问。
小不言也来了性子,“哎呀,阿妈,你说得好像我很傻的样子,生活上的东西我都会,就算不会我不知道问别人啊,别人不说或者说的不靠谱,我不知道打电话给你啊!”
“还有生病了,我不知道找老师要去医院看医生啊,不知道打电话给你和阿爸啊,实在不行,我叫别人帮我打个120,120肯定会有医生来救我!”
“你不要觉得我很傻很笨嘞。”
“哎呀呀,你就别担心了。”
“反正我不管,你和阿爸不能去陪我,我一个人能在学校里住得好好的,你们来就会影响我学习。”
小不言的态度很强硬,她就要一个人。
两母女态度僵持不下,李爸站李妈一方,而阿公却帮小不言说话。
他年长经历多,已经在旁边瞧出了小不言的小心思,“让小言去,给她一年时间,如果有问题,你们再去帮忙。”
“小言想尝试独立,又不是什么伤天害理,损人损己的事。”
“之前上学,不就是一个人安安稳稳地来回坐车回家,还不影响学习,她能干得很,你们要相信自己的孩子。”
“老三你就和老师说清楚点,让她多注意小言,有什么事赶紧通知你,你平时多勤快一些,常去看看小言。”
李不言看见这一幕,挠了挠脑袋,“当年可是和妈僵了好久,差点没说成功,幸亏有阿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