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方孝孺被触动了。

接下来的几日,在知府李程的陪同下,穿行于苏州的街巷之间。

此前,他听闻苏州士绅势力庞大,在地方上几乎一手遮天。

不过这街市热闹非凡,商贾云集,行人摩肩接踵,脸上洋溢着笑容……这些事情,难道不是士绅们立下的功劳吗?

“这苏州城,倒是繁华的很啊。”方孝孺声音低沉而平静,听不出情绪。

李程挺直了腰板,笑呵呵道:“回大人,苏州向来是我大明的富庶之地,百姓安居乐业,全赖朝廷的庇佑和士绅们的尽心经营啊。”

“近十年来,士绅们一共建设了一百三十余座石桥,三百五十口井,还开垦了大量的田地,兴修水利,实乃我苏州的幸事啊!”

方孝孺微微侧头,瞥了李程一眼,没有回话。

两人行至一处开阔的广场,前方人群熙攘,喧闹声此起彼伏。

方孝孺看到一座粥棚映入眼帘,粥棚上方悬挂着一块醒目的牌匾,上面写着“善济粥棚”四个大字,笔墨苍劲有力。

在粥棚前面,还围绕着几十个衣衫褴褛的乞丐,以及面露菜色的孩童。

李程脸上的笑容更盛了,指着粥棚说道:“方大人啊,您瞧,这便是士绅们自发搭建的粥棚,每日施粥救济城中贫苦之人。士绅们心怀慈悲,不忍见百姓受饥挨饿啊。”

“您也知道,百姓生性愚昧,有时候生下来孩子,却不懂得照料,残忍的将孩童抛弃。士绅们便成立了救济堂,用以接待那些无家可归的幼童。”

“若不是士绅们救助,但凡遇到灾荒之年,百姓们必然尸横遍野。”

方孝孺目光冷峻,没有回应李程,而是迈步走近粥棚。

但见棚内,几位身着粗布衣衫的伙计正从大锅中舀出热粥,分发给排队的贫民。

贫民们一个个面黄肌瘦,眼神中却透着期许,急忙接过粥碗,脸上满是感激之色,低声说着感恩的话语。

方孝孺站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他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双手颤抖着接过粥碗,嘴唇嗫嚅着,眼中闪烁着泪花。

“李知府,这粥棚设立多久了?”方孝孺开口问道。

李程忙不迭道:“回大人,这粥棚已设立数月有余,风雨无阻,每日都有施粥。士绅们为了能让贫苦百姓吃上热乎饭,可没少费心思啊。”

方孝孺微微点头,心中不免叹了口气。

想当初,太上皇朱元璋若是能有一口饱饭吃,何至于起兵造反呢?

他走近大锅,只见那粥虽算不上丰盛,却也浓稠,米粒颗颗饱满,还能隐约看到一些菜叶和碎肉,确是能解人饥肠。

“平日里,来这粥棚领粥的百姓多吗?”方孝孺又问道。

李程连忙说道:“回大人,每日都有不少百姓前来,尤其是那些乞丐和孩童。而且,士绅们还会定期为这些贫民发放衣物和生活用品,让他们能度过难关。”

方孝孺听着李程的话,心中渐渐放下对士绅的戒备。

又过几日,李程引着方孝孺前往一座寺庙。

但见那寺庙红墙青瓦,飞檐翘角,气势恢宏,门前的石狮子栩栩如生。

“方大人,此庙乃士绅捐献修建,寺中香火鼎盛。平日里,寺中僧侣教导百姓与人为善,还化解不少邻里纷争。”

李程谄媚地介绍着,脸上满是自豪之色。

方孝孺踏入寺庙,香烟袅袅,梵音阵阵,让人心中顿时感到一阵宁静。寺中僧侣们身着灰色僧袍,见有贵客到来,纷纷合十行礼,面容祥和。

方孝孺在寺中漫步,开口询问道:“李知府,士绅们修建此庙,耗费不少钱财吧?”

李程笑道:“方大人,这寺庙从选址、设计到建造,每一个环节士绅们都亲自参与,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而且,寺庙建成后,士绅们还会定期捐赠香油钱,用于寺庙的维护和僧侣们的生活。”

方孝孺沉默片刻,缓缓说道:“士绅们富甲一方,多有奢靡之态,且把控产业,恐对民生不利啊。”

见状,李程立刻严肃的说道:“方大人,此言谬矣,苏州的士绅均是饱读诗书之士,明真理、辩是非,岂能做出压迫百姓的错事?”

“您细想,士绅们不仅为朝廷缴纳了大量的赋税,更是心怀天下,救济贫苦,维护治安,实乃有功之臣啊。而且,士绅们还会出资修建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方便百姓的出行和贸易。”

方孝孺微微颔首,心中思绪万千。

朝廷的士绅一体纳粮政策,真的是正确的吗?

这个政策,主要是从士绅手中拿银子,可士绅们受了委屈,会不会对朝廷不利?会不会引起国家动荡?

孰轻孰重?

方孝孺陷入两难境地,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等回到府邸,才严肃的说道。

“李知府,本官明白,士绅于我大明而言,至关重要……不过朝廷的政令,也罢,容我斟酌几日,才能下定决心。”

李程面露喜色,恭敬地说道:“大人能明察秋毫,实乃苏州之福,大明之福。相信在大人的治理下,苏州定会更加繁荣,士绅们也定能更好地为朝廷效力。”

“另外,士绅们准备了一些礼物,还请大人笑纳……”

方孝孺立刻板起了脸,呵斥道:“本官是来治理苏州的,并非是抢掠民财,这样的话休要再提,不然别怪本官翻脸!”

“是,是,下官明白。”

李程急忙致歉,见左右无事,便缓步离开了房间。

房间内,方孝孺按着太阳穴揉捏,陷入了深思。这次的苏州之行,让他察觉到苏州的士绅们,似乎一个个都是大善人。

真要对这些大善人动手吗?

当初,朱元璋认为开国功臣权势过大,便随意找个“谋反”的理由,一手掀起四大案,将开国功臣们杀的七零八落,十不存一。

那时候,方孝孺也曾劝阻过朱元璋,认为李善长、刘伯温这些谋士,均是有利于国家,岂能不分黑白的一律杀戮、流放?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方孝孺都认为朱元璋是个暴君、昏君。

如今,方孝孺不知道该不该推行这个“士绅一体纳粮”政策了。

良久,他喊来随从,低声询问道:“听闻陛下也在苏州,你可有什么办法联络陛下?”

随从点点头,又迟疑的询问道:“大人,您可是想询问陛下的意见?”

“不错。”

“恕卑职直言,士绅一体纳粮乃是定下的国策,倘若您没有施行,等到朝廷怪罪下来……”

随从的话还没说完,方孝孺一拍桌子,怒斥道:“胡闹,治国之道,在于平衡,善用各方之力,方能长治久安。”

“就算把士绅全部杀了,苏州的百姓生活就能变得更好吗?”

来到苏州后,在朱权的帮助下,刘老板的生意做的十分顺利。

这不禁让刘老板感慨,这年头,老老实实做生意,压根比不过办假证招摇撞骗。

或许是先入为主的观念,让他没有对朱权起疑,甚至还觉得,从应天府到苏州这一路,官府的人真是蠢笨的厉害,竟然连真证和假证都分不出来。

朱权做的这一切,并非是无的放矢。

而是让刘掌柜帮忙建一个米铺,刘掌柜爽朗的答应了下来,没用多长时间,就在苏州收购了一家米铺,稍微收拾收拾,朱权便当起了掌柜。

刘掌柜苦口婆心的教导朱权,如何经营米铺,如何扩大销售,如何以诚信为本。

朱权一句也没听进去。

他做生意只有个五字真言。

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

见此情形,刘掌柜觉得朱权真不是个做生意的材料啊!

简直就是个棒槌!

压根就不在乎粮食的价格,也不管百姓卖的粮食好坏,反正只要有人卖,他就敢买。

若是客人来买粮食,只要出价,朱权就卖。

高价买,低价卖……这不是纯纯的大冤种吗?

刘掌柜几乎是天天叹气,他本想一走了之,可他担心朱权赔个底朝天,万一把自己牵连进去,造官府的假证可是株连九族的重罪。

在这般情况下,朱权还提出“做大做强、再创辉煌”的口号,也不知道他有什么勇气喊出来的?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段时间,这天,刘掌柜察觉到,有位看起来像是官员的男子,竟然趁着夜色偷摸来寻朱权。

两人见面后,便把房门紧闭,也不知密谋些什么。

房间内,方孝孺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衣袖,在离朱权数丈之遥处行了大礼:“臣方孝孺,拜见陛下,愿陛下圣体安康。”

朱权颔首,笑呵呵道:“朕如今的身份是个掌柜,你不必多礼,寻朕是有什么事吗?”

方孝孺站起身来,微微抬起头,目光与朱权交汇了一瞬,又迅速移开。

他再次深吸一口气,说道:“陛下,苏州之地,向来富庶,苏州的士绅,并非所想的那般恶劣,他们做了不少善事。”

“臣以为,士绅一体纳粮之策,是不是可以晚些推行?”

朱权脸色一黑,哼道:“照你的意思,这政策不推行是不是更好?或者再给士绅更多的权力,让他们发扬善举?”

“方孝孺,朕真是看错你了,你才来苏州几天啊,就被士绅们给蛊惑了?”

方孝孺低着头,解释道:“若是士绅没有钱财和田地,又怎么能帮助官府治理地方呢?”

“藏富于士,不如藏富于民。你个蠢货,士绅们本就坐拥大量田产,掌控着商业,财富积累甚巨,却还享受着免税政策。”

“普通百姓呢?被国家的赋税重担压在身上,若是不堪重负,便会心生怨怼,国家又谈何安稳?”

方孝孺鼓起勇气道:“陛下,臣也知道赋税公平的重要性。只是士绅有功于朝廷社稷……若是如太上皇处理功臣之事,手段过于残酷,恐怕……”

朱权的脸色愈发阴沉,直视方孝孺,想要痛骂他一顿,却又骂不出口。

询问道:“他们是不是告诉你,士绅们挖河修路,开垦田地,有功于社稷?”

“陛下是怎么知道的?”

“哼,是不是士绅们还搞了粥棚,或者建了寺庙,无偿为贫苦百姓提供斋饭?”

“没错。”

方孝孺愕然抬起头,不解的看着朱权。

“一点小恩小惠,就把你收买了?你也不想想,士绅们的财富,是怎么从百姓身上获取的?让他们纳税,是理所应当。他们的那些所谓善举,不过是为了给自己谋取些好名声罢了,岂能成为逃避赋税的借口?”

“朕让你当巡抚,是让你全力执行,你还想拿父皇说事,父皇以铁血手段平定天下,奠定了我大明的基业,也是你能妄加议论的?”

朱权十分生气,他从来都没有如此生气过。

果然是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书生们做事就是犹犹豫豫的,瞻前顾后。

试想,在清朝那般严苛的环境下,雍正推行士绅一体纳粮,还杀了十几个士绅祭旗。

更别说,如今的江南环境,更是士绅们的温床,若真的强力推行政策,会引来多么剧烈的风暴。

所以朱权才会亲自前来坐镇。

没想到啊,方孝孺还没开始呢,就打算投了?

看着满脸怒容的朱权,方孝孺脸色苍白,声音颤抖道:“陛下息怒,臣只是希望找个更妥善的方式,能尽量不损害士绅们的利益。”

“放屁,改革不是请客吃饭,也不是过家家,而是伴随着流血牺牲!你若是没有这个能力,朕就换个巡抚。朕别的本事没有,斩马谡的勇气还是具备的!”

“臣……罪该万死!”

朱权眯了眯眼,如今的方孝孺还是欠缺勇气,就算再怎么责备他,恐怕将来遇到大事,方孝孺也会出乱子。

可若是阵前换帅,则是换了大忌。

更何况,朝中的群臣中,论能力、论学问、论经验、论资历……全部算起来,方孝孺还真是没人能代替。

“这样吧,你今日回去后,谎称生了病,闭门谢客。明日便和朕一起看看百姓的生活,到底有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方孝孺一愣,随即答应了下来。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极品大昏君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镇国少将军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凤帝九倾三国:开局被刘大耳逼出山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校花的贴身狂少大唐:我能搞钱,多娶公主合理吧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锦衣春秋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重生皇太子,召唤武将争霸天下沙雕网友援北伐大乾暴君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执戟战红楼马谡别传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异世枭雄传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人在隋唐:从合成词条开始无敌笙书传老子传奇:大道至简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携手狐仙共修真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医妃火辣辣千山记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路过漫威的骑士楚韵最强炊事兵大秦:开局成为始皇亲弟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三国伏生志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寒门科举小懒娃大乾边关一小卒乱世称王:为嫂逆袭逐鹿中原开局造反,先杀皇太孙我穿越来有八十万王军不过分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寒门小郎中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逐我出族?反手医圣震惊朝野!我在美利坚当兵王乱世枭雄,打猎养老婆开始启龙图: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红楼:混在锦衣卫里财色兼收放弃出轨长公主,改选青梅世家女女帝爱上胖流氓汉节我就上山打个猎,你让我争霸天下?手握十万精兵被赐死,叫朕如何是好?驸马威武:从卑微面首到一品皇夫诗临天下:七王子的科技降维战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一来开无敌挂大乾杀猪匠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废物皇子开局拒绝系统大乾:逍遥皇太子花屋湘军传奇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太子城传奇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白话三国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东周策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