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息怒!”
百官下跪,齐声高呼。
“荒唐!”昌隆帝拿起诗集指着姜相,“此诗乃是太子妃所作,这算什么线索?你还从每一句诗中挑一个字连起来,简直就是无中生有,故意找茬!”
他骂完以后,将诗集狠狠砸到姜相脸上,喝问,“姜振,你就是这么敷衍朕交给你的差事的?”
姜相跪在地上,“皇上,臣绝没有无中生有,太子妃所作诗词不是只有一首这样,她每一首的诗词都是如此。看似在赞颂大周,实则都是在诋毁大周,给前朝余孽鼓气,通风报信。”
“胡说八道!”昌隆帝气急攻心,心口一疼,脸色惨白,险些晕了过去。
“皇上!”王公公连忙扶住昌隆帝。
“皇上,是否是臣胡说八道,宣太子妃来一问便知!”姜相道。
“皇上,臣觉得姜相说得不无道理,太子妃已经是太子妃,身份尊贵,她如今手上握有兵权,这于祖制不合。”兵部尚书道。
“皇上,太子妃在民间的声望很高,她的诗词很有影响力,定有很多人看过,臣以为太子妃的诗很不妥,在民间造成极坏的影响!”礼部侍郎道。
“皇上,太子妃手握兵权,若她生出二心,后果将不堪设想。”
……
昌隆帝冷着脸听他们指责,议论宋司摇,议论来议论去,只有一个目的。
想让他卸了宋司摇的兵权。
“尔等可知宋司摇在成为太子妃之前是什么身份?”
“护国侯。”户部尚书回了一句。
“她是大周的护国侯,她的功勋是用战绩和性命拼出来的,就算她现在成为了太子妃,她依旧是大周的护国侯,这一点永远不会改变,尔等想要以此逼朕夺她的兵权,简直是痴人做梦!”
昌隆帝训斥完,起身就走了。
“退朝!”王公公大喊一声,连忙跟上昌隆帝的脚步。
“姜相,你说皇上会听我们的谏言吗?”兵部尚书问。
“我们做臣子的只是尽自己的本分,至于听不听,皇上自有考量。”姜相目光深邃,意味深长。
“姜相,要是皇上不听我们的谏言,那该如何是好?
“是啊,姜相,太子妃位高权重,她的那些诗词不是好东西,太子又对太子妃宠信过度,长此以往,恐对大周不利啊。”
“只有卸掉太子妃的兵权才能保大周平安,不然,这大周怕是要改姓沈了!”
“姜相,你说要怎么做?我们都支持你,只要皇上能卸掉太子妃的兵权。”
……
姜相听着这些请求,眼中闪过一丝阴狠,有这么多人支持他,这一次,他一定能扳倒宋司摇。
他给众朝臣说,从宋司摇的诗词可以看出她心术不正,她又手握重权,恐对大周不利。
于是,他联合众臣向昌隆帝谏言,收回宋司摇的兵权。
可是,众臣哪里知道,他要的不只是昌隆帝收回宋司摇的兵权。
这些朝臣只是他达到自己目的的棋子。
“大家稍安勿躁,我能理解大家的爱国之心,此事迫在眉睫,今天皇上不同意,我们明天继续谏言,实在不行,若皇上不同意,我等以命相搏,撞死在这大殿之上,不知各位可有赴死之心?”姜相问。
“我等听从相爷吩咐。”众臣拱手道。
姜相目露狠光,宋司摇,这一次,你死定了!
御书房。
昌隆帝坐在龙椅之上,气依旧没有消。
王公公在旁小心翼翼地伺候着。
昌隆帝怒骂,“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说得不只是君王,一群忘恩负义的狗东西,朕恨不得给予太子妃无上的权利,让她可以尽情施展自己的才能,为天下百姓谋取更多的福利,他们到好,一个个的生怕太子妃权利重了!”
“每次遇到天灾人祸,敌人攻城,他们都把太子妃推出去,如今天下太平,他们就把太子妃推出来围攻,一群白眼狼!”
“皇上,国师来了。”
昌隆帝正骂得起劲,有内侍进来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