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书院一战大胜,声名更盛。
那首《咏凤仪》很快被抄录成册,传遍长安街巷。
达官显贵、士子文人,皆争相传诵。
人们盛赞蓝田书院学子胸怀丘壑,文采斐然。
更盛赞三位公主殿下德才兼备,风范堪为天下女子表率。
一时间,这首《咏凤仪》几乎成了新时代贵族女性风华的标杆。
连带着赢丽质在士林中的声望。都隐隐提升了不少。
然而,比起《咏凤仪》这样正儿八经的文学作品而言,在士林坊间中,传播得更快更广的,却是那首《咏高阳公主》。
毕竟,人性便是如此。
对正襟危坐的典范,人们往往心怀敬意,却难免觉得有距离感。
但对于那些带着些许香艳暧昧色彩的故事,却抱有更强烈的兴趣。
而那首《咏高阳公主》,辞藻华丽,对女子容貌极尽描绘之能事。
什么眉黛远山色,眸凝春水痕、笑靥羞花月,幽兰自芬芳……
画面感极强,朗朗上口,极易记忆和传诵。
更关键的是,它咏叹的对象,是那位本就因容貌昳丽,性情张扬而闻名,近来又处于风口浪尖的高阳公主。
所以,不过两三日功夫,那首《咏高阳公主》便如同长了翅膀般,飞遍了长安的大街小巷。
人们或许记不全《咏凤仪》的铮铮风骨,却对这首描绘美人容貌的诗句津津乐道。
甚至不乏有轻浮子弟,摇头晃脑地吟诵,将其视为一桩风流雅事。
而诗中的主角高阳,则不可避免地,被再次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
贞观十五年八月十四。
昨夜,李北玄又是一夜未归。
在书院里忙活了整整两天,总算将书院大比的各项事宜,都安排得差不多了。
眼看天色尚早,李北玄便打着哈欠,回了镇国公府。
本来,又通宵了一夜的李北玄,是打算赶紧回去补个觉的。
但是他刚踏入前院,便隐约听见东侧书房,传来赢丽质的声音。
“……本宫不管你们用什么法子,三日之内,若再让本宫在听到那些东西,你们便自去领罚!”
嚯。
妞儿鲜少发这么大的火啊。
难道是属官办事不力?
李北玄调转方向,本想去书房看一看,但转念一想,还是没去。
毕竟夫妻之间,贵在相知,亦贵在相敬。
而他与赢丽质之间,也早已超越了需要事事过问的阶段。
他们是夫妻,是同伴。
但首先,是两个完整且独立的个体。
赢丽质有她的公主府属官,有她处理事务的规则和威严。
正如他有他的书院,他的格物之道那样。
赢丽质很少过问书院的事,李北玄自然也不会过多过问她的事。
无关距离冷漠,只是彼此尊重而已。
“哈啊~”
李北玄又打了个哈欠,径自回到房间睡觉去了。
但还没睡多久,就被人给吵醒了。
“姐夫,醒醒,醒醒!”
一道清脆的女声自耳边响起。
李北玄一惊,瞬间从被窝里弹射起来。
哪个小姨子进他房间了?
这可不合适啊!
李北玄刚弹起来,呲溜一下又要往被窝里躲。
但一抬头,看见一张稚嫩的小脸后,瞬间松了一口气,顿时摆摆手:“你个臭丫头啊,往男人房间里跑,你想挨打了?”
赢明达听见这话,先是一阵无语,随后又用手指戳了戳李北玄:“快起床,该吃饭了,吃完饭我有事找你。”
李北玄:“……”
被这小丫头理直气壮的态度给气乐了,李北玄忍不住屈起手指,在她光洁的额头上轻轻弹了一下。
“嘿,你这指使人的劲儿,倒是颇有你老赢家的风范。出去出去,我换衣服。”
赢明达被弹的一个后仰,顿时捂着额头,不满地瞪了李北玄一眼。
但还是听话地转身出去了。
临走前还不忘催促:“快点哦,饭菜要凉了。”
李北玄无奈地摇摇头,迅速起身洗漱更衣。
然而来到饭厅后,却见只有赢明达一人坐在桌边。
一双小腿在椅子下晃悠着,正拿着勺子小口小口地喝着粥。
虽然按规矩,未出阁的公主不应与外男同桌用膳。
但明达年纪尚小,李北玄又是姐夫,在这镇国公府内,倒也没人过于拘泥这些虚礼。
不过,高阳不在也就算了,他家妞儿居然也没在?
李北玄伸了个懒腰,在明达对面坐下。
扫了一眼空着的几个位置,问道:“怎么就你一个?你大姐姐呢?”
赢明达从粥碗里抬起头,小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撇了撇嘴道:“陪着高阳姐姐呢。”
说罢,明达顿了顿,放下勺子,学着大人的样子叹了口气,“高阳姐姐心情又不好了,饭也不肯出来吃,大姐姐只好在房里陪着她用些点心。”
李北玄一听这话,微微一怔。
“高阳又咋了?”
这丫头前些日子不是刚缓过劲儿来么?
这才几天,又出什么岔子了?
而赢明达歪了歪头,似乎是在思索。
想了一会儿,才言简意赅道:“是因为书院的小比。”
听见这话,李北玄又一愣。
“书院小比?小比咋了?咱们不是赢了吗?”
他最近这段时间忙得脚不沾地。
一直在折腾明天的大比。
对于前两天的小比,几乎没怎么注意过。
只是印象里隐约记得,蓝田书院好像三比零赢了,给弘文馆剃了个光头。
赢了高阳还不开心?
李北玄一脸纳闷。
而明达则点了点头,随后慢条斯理道:“蓝田确实赢了,但是,出了点意外事故。”
李北玄眯了眯眼:“事故?”
“嗯。”
明达继续解释道:“弘文馆有人作了首诗,《咏高阳公主》。你大概没听过,但外头的人都在传。那首诗辞藻艳丽,句子也好记,传播速度很快。短短两天,几乎整座长安都能背。”
“大姐姐这两天一直在压,但不管是派人收诗,还是查书坊封茶馆都没用,甚至连唱曲的都查了。可还是没压下去。”
说到这里,明达小大人似的叹了口气:“本来镇国公府封的好好的,但不知是那个下人多嘴,传到高阳姐姐那里去了,现在高阳姐姐又寻死觅活呢。”